中東土豪,在中國花錢買未來

2023-11-02   金投網

原標題:中東土豪,在中國花錢買未來

在巴以衝突愈演愈烈,整個阿拉伯世界亂成一鍋粥的當下,中東土豪們竟然取代歐美成為近期人民幣資產的最大買家

那這對我們有啥影響呢?

先是廣交會,到處都是跟機關槍掃射一樣開啟掃貨模式的中東土豪,甚至有中東土豪還說「錢的問題都是小問題,只要機器能滿足就行」,搞得國內廠商都感慨,歐美都沒有中東土豪壕啊。

接著是咱們的A股市場,中東國家主權財富基金更是成為了大買家。

先說說這些大買家的鈔能力到底有多強?

全球10大主權基金中,中東就囊括4家,資產規模更是高達4萬億美元占據全球主權財富基金總額的1/3,幾乎相當於日本一整年的GDP,妥妥的富可敵國。

那中東土豪們在咱A股市場買了啥呢?

沙特阿美就以246億元人民幣買入榮盛石化10%的股份

關鍵是這個價格,公司3月27日收盤價是12.91元 ,沙特阿美的收購股份的每股價格是24.3元,足足溢價了90%。相對於公司4.89元的每股凈資產,溢價也是近4倍。這回可不是賤賣給外資,而是占了個大便宜。要不說人家中東土豪多呢,不把錢當錢。

除此以外,沙特阿美還是螞蟻金服、滴滴、位元組跳動、貝殼、平安好醫生等一系列中國企業的投資人,可以說早就深度參與到中國的經濟體系當中。

光小薩勒曼主導的PIF在2017-2021年對華投資就高達122億美元,占比也有20%。財大氣粗的沙特王室頗為激進,手筆大且採用廣撒網式的投資思路,比如PIF投資標的既有BAT,也有作業幫等在線教育企業,也有小紅書、Keep、貨車幫、瓜子二手車等。

其他中東主權國家基金也沒閒著,阿布達比投資局和科威特投資局就頻頻出現在A股40餘家上市公司的前10大股東之列

特別是,阿布達比投資局是我們的老朋友了,早在1992年,當中國市場首次向海外投資者開放的時候,阿布達比投資局就開始在中國投資了,至今已有30年之久

目前,阿布達比投資局在A股、B股、房地產投資和私募股權領域均有涉足。從近期陸續披露的上市公司年報看,阿布達比投資局在2022年末繼續掃貨A股。

截至4月13日,在已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阿布達比投資局的身影出現在12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持倉A股市值超58億元,分別為紫金礦業、東方財富、東方雨虹、中國神華、大全能源、北新建材、生益科技、招商積余、環旭電子、浦東金橋、健康元和百隆東方

另外,中東的土豪們還非常青睞投資我們的新能源汽車行業

前有沙特王國「饋贈」給高合56億美元(405億元)的大禮包,後有阿聯阿布達比主權基金豪擲11億美金打入蔚來的帳戶,加上去年中東國家和前途汽車、天際汽車、吉利新能源等企業簽訂的大筆合作項目,主打一個「有錢豪橫」。

自2022年12月起,已有超過7家中國汽車製造企業與中東國家簽署合作協議或受到中東資本的投資。

你以為這就是中東土豪們在國內掃貨的極致了?

事實上遠遠不止這些,中阿企業家峰會的官方數據顯示,到2030年,中東主權基金的投資資本預計將增加到10萬億美元,其中有1—2萬億美元的投資將投向中國

中東土豪們,怎麼就這般愛上了人民幣資產呢?

直接原因就是,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過去,全球的資產端主要由美國提供,資金端由其餘各國包圓,大家儲備外匯,買美元計價的資產,支援美國的建設。

美國還比較正經幹事的時候,提供的資產端都是製造業、高科技、優秀上市公司等等,大家投他的實業、科技、股票,確實能賺著錢。

可後來呢,華爾街的金融大佬們覺得賺實業的錢太慢了,要玩金融,導致美國經歷了一波產業空心化,產業空心化,製造業大轉移,高科技就靠FANNG撐門面。

別的國家要買美國資產只能去買美債,買美債,基本上就是你要他利息,他要你本金

可美債經歷了兩年的加息周期後一直在貶值,就跟龐氏騙局一樣,持有就是虧損,誰都不願意當冤大頭啊。

歐洲資產也一樣,歐洲現在主打的汽車、香水、包包,導致中東土豪們只能去市面上買些次優資產。

比如,今年的矽谷銀行倒閉,瑞士信貸被收購,本質都是歐美的銀行拿著客戶的錢,根本匹配不到能還本付息的實體資產,只好一樣玩P2P擊鼓傳花,最後給爆了。

其中,沙特國家銀行就是瑞士信貸的大股東,剛持有沒多久瑞士信貸竟然暴雷,沙特的這筆投資都打水漂了。

眼看西方資產,要麼是早被瓜分殆盡的老錢,要麼是持有就是虧損和專割韭菜的美債,在這時,中國資產走近了中東土豪的心裡。

2021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占到全球的30%,相當於美德日韓的總和,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4成以上產品位居世界第一,不管是服裝鞋襪、工業母機還是航空航天,只要你有需求,我們都能造。

也正是看到這些,中東土豪們感覺揮舞著鈔票掃貨來了。比如阿布達比投資局,2019年底,對中國市場的投資比例只有4.5%,2023年一季度竟然高達22.9%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近幾年中東和中國從相見恨晚到雙向奔赴。

中東現在是啥情況,看下沙特的情況就知道了,整個國家的經濟完全是石油經濟,可現在全球都開始要減少碳排放了,這就像在高速上開車遇到斷頭路,必須要調整方向了。所以,沙特這幾年開始推行「願景2030 」核心就是經濟多元化,提升非石油部門和私營經濟的比重

比如說斥資上萬億要建一座長達170 公里的線型超級城市——TheLine,涵蓋汽車製造、數碼電子、建築工程、5G通訊、電力電網、電車軌道,乃至直播等各種產業。

比如說,計劃砸下5000億美元(3.6萬億元)建設自己心中一座未來之城,這座瀕臨蘇伊士運河的NEOM城是一個「科幻之城」,包括工業、居住、娛樂等區域。其中,最吸睛的莫過於長達170公里、高500米、寬僅200米的「零碳直線城市」(鏡線), 可容納500萬人,裡面有高速列車、垂直農業、體育場和遊艇碼頭等。

更關鍵的是,這座城市全部使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實現100%零排放。如果NEOM項目如願建成,沙特將發生覆地翻天的變化。

如此浩大的工程,對於基建能力孱弱的沙特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卻是巨大的機遇。

目前,中國電建、中國建築、中國鐵建、遠景能源等中國企業都已經參與了NEOM項目

未來,我們不妨大膽想像,「出錢」的中東資本和「出技術」的中國企業更深度地綁定,一旦全球最大的能源基地和全球最大的工業基地能結合,是不是意味著一個擺脫美元循換,支持人民幣資產循環的新體系開始破土而生

對於中東土豪國來說,和中國改革開放中的「市場換技術」不同,沙特等國是直接拿錢買。

但只有石油和金錢,阿拉伯世界將失去未來。如今,中東國家正在為50年後的「石油危機」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