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閱讀的人對話,不閱讀的你會不安、會窘迫、會害怕,怕暴露自己的無知,怕顯得俗不可耐,怕被當作一個愚蠢的人。
你確定你不怕嗎?
讀書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
讀書永遠是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成長方式,幾十塊錢就能買到各大學家耗費數年甚至一生的心血,你所付出的僅是閱讀和理解,便能讓自己的大腦接近於這些天才和大師。
可是你越來越不愛閱讀了,碎片化的時代讓你的大腦進入前所未有的空白。
你沒有知識也沒有學識,在人工智慧愈發乾掉機械化工種的時代,你慢慢意識到自己也許有一天會被幾行代碼取代。
世界正在懲罰不閱讀的人,當你不再看書,當你身邊的人都在看書時,量變終究會引發質變。
有一天,你會害怕那些總在深度閱讀的人,一開口,你就知道你輸得徹底。
相信無論你在身在國內的哪座城市,你總會在小區樓下碰到一些老人,他們坐在那裡,天南地北侃著,從天文宇宙聊到從古今中外。
似乎,全天下都只等他們一聲令下,就能傾巢而出。
事實呢?
他們沒有讀過多少書,也沒有去過其他國家,更沒有見過那些名人,所說的話全然沒有一丁點兒邏輯,全來自於小道消息和報紙八卦。
當他們開口,你認真聽聽,就知道只能當作笑話笑一笑。
如果你始終不閱讀,你的大腦會逐步退化,終有一天你會變成你所嘲笑的人。
你當然不能做一個不閱讀的人,你得想想,你在現實生活中所需的一切,最快的獲取方式,不還是閱讀嗎?
毫無頭緒的實踐,自然比不上學習理論後再實踐,前者永遠無法成為精英,後者卻能不斷突破。
不閱讀的你,不僅僅是失去文學領域給你的人生頓悟,從最最現實的角度來說,不讀工具書和專業書的你,也在被各類專業人才遠遠甩在身後。
你怎麼在專業領域比得過那些不斷鑽研理論、吸收理論、實踐理論又系統化輸出理論的人?
你怎麼在人生困惑時比得過那些遨遊在文學和哲學書籍里的人,他們在世界中早已有自圓其說的生活方式?
閱讀,能給你抵擋世俗的物質資本,也能給你獨立自我的精神世界。
還記得扎克伯格的書單嗎?
扎克伯格年少成名,身為天才程式設計師的他創建了世界上最傑出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他的閱讀面,不僅僅局限於技術層面的書籍,歷史、政治、哲學、文學、經濟、金融……
全世界的好書,他都在堅持閱讀。
真正讀書的人,都有著不一樣的氣質,他能發現這個世界的美,無論他的物質是富有還是貧窮,他都有最自洽的生存哲學。
讀書雖然是一個人的事,但讀好書多了,他會在人群中以平凡的方式耀眼,他只需坐在那,一語不發,人們都能察覺到他的不同。
當他開口,世界都安靜了,所有人都會著迷般聽他講述,所有人都願成為他的朋友,即便有時候觀點不同,也會為閱讀的人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所以,你需要做一個堅持閱讀的人。
當你想成為什麼領域的人才,就要找那個領域最頂尖的人教你,如果找不到,那就看最頂尖人才寫的書,那是最好的方法論。
全世界的精英都會將他們的思想寫下來,當你閱讀時,就仿佛全世界的精英手把手在教你,還有什麼比這更實惠的事嗎?
當你遇見人生的挫折時,當你陷入絕境痛苦不堪時,在夜裡輾轉反側找不到人訴說時,一本好的文學書籍,會讓你看見人生的光,一本好的哲學書籍,會讓你渡過人生的苦。
全世界的大師都會將他們的感悟寫下來,當你閱讀時,就仿佛全世界的大師站在你身後,陪你走過人生中灰暗的時光。
2007年股東大會。一位來自美國舊金山的年輕人問巴菲特:
「要想成為一個好的投資者,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巴菲特的答案是:「閱讀」。
巴菲特曾稱:「閱讀改變了我的一生。」
HBO 今年為巴菲特拍了一部紀錄片,名為《Becoming Warren Buffett》(成為沃倫·巴菲特)。這部紀錄片,可以說是目前為止記錄巴菲特的生活最真實的一部。
紀錄片中,巴菲特每天絕大多數的時光,都是獨自的在自己的書房或者辦公室度過的。
他每天的作息時間非常規律。
早上起床,先是花大量的時間閱讀各種新聞、財報和書籍,了解當下的趨勢。
然後吃了早餐來到辦公室,開始工作。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是:他的辦公室沒有電腦,沒有手機,只有身後書架上的各種書籍,和一桌子攤開的新聞報紙。
他每天就坐在那裡閱讀和學習。
查理·芒格曾這樣評價巴菲特:「我這輩子遇到的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而沃倫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他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很多人抱著想要得到什麼「致富秘訣」的心態來看這部紀錄片,結果巴菲特全程只講了意見事情,那就是「讀」。
我們日夜不停的高速旋轉,
想要突破目前的瓶頸,
擺脫平凡普通的標籤,
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漫無目的的努力到底有沒有用,到底什麼才是改變普通的人生的秘訣?
閱讀,能讓你擁有向世界宣戰的矛,也能讓你擁有抵抗萬千炮火的盾。
你當然要閱讀啊。
我自然害怕閱讀的人,在他們面前,我會顯得淺薄。
我自然不敢不再閱讀,世界正在懲罰不讀書的人。
終於,我用了人生十餘年的時間去讀書,我也慢慢出了好多本書獲得了名聲,我也慢慢擁有了一些財富和資本,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因為閱讀,我擁有了信仰,我知道我為什麼而活。
更重要的是,因為閱讀,我賦予了信仰,讓更多人去熱愛閱讀。
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