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炫富方式:無痛生子?女明星的新潮流是真的嗎?

2023-11-25   橘子娛樂

原標題:新型炫富方式:無痛生子?女明星的新潮流是真的嗎?

好傢夥,

又有男藝人在綜藝里體驗分娩痛了。

綜藝《家務優等生》,姚琛和蘇勛倫出門解壓,

在減壓館看到了疼痛等級體驗項目。

因為一直有聽說,但又沒有真正嘗試過,

於是姚琛自告奮勇,毫不猶豫躺了上去。

結果呢,

從陽光開朗大男孩

變成姚·撕心裂肺·鬼哭狼嚎·痛苦面具·琛

但在疼痛等級表里,這還只是第七級痛感,

女性的痛經排在第八級。

等級越高,痛感越強烈。

(好小子你的福氣還在後頭呢)

體驗到後面,姚琛逐漸化身為AKA·疼痛表演藝術家,

痛到失聲

撞牆

扭曲

你小子汗流浹背了吧!

蘇勛倫一開始還有點不屑,

姚琛體驗時,他在一旁笑開了花

甚至貼臉開大:「二級,不就打麻藥時的疼嗎?」

(哦是嗎?)

結果到自己的時候,

一級疼痛眉頭緊鎖

二級發出試探性尖叫

三級開始懷疑人生

四級一口一個小朋友

五級驚天地泣鬼神

體驗到五級就堅持不下去了,匆忙叫停。

一番體驗後,兩個人都覺得疼痛難忍。

更理解了母親的不易

還意識到疼痛體驗的過程是手動的,可以隨時喊停,跟真正的分娩過程比起來算不上什麼

(有一說一,能有這種意識算是小加分項)

本以為看到這,能讓男性感受到女性生育的不易,懂得去珍惜和感恩,這一段落就結束了。

畢竟在另一檔綜藝《戀愛到結婚的距離》里,陸虎也體驗了分娩痛,

整個過程眼淚狂飆。

想到僅僅是體驗就如此難捱,他轉身對自己的伴侶說了句:「別生了。」

結果看完姚琛、蘇勛倫的疼痛體驗,坐在一旁的專家說了一段讓人撓頭的話:

「這個痛不太容易耐受,但也沒有那麼誇張。」

「女孩們看了這個畫面會特別恐懼生孩子,但其實沒那麼可怕。」

還說現在有非常專業的技術可以做到減痛,不需要痛成電影里演的那樣,才能把孩子生出來。

啊?

橘一整個魯豫屬性大爆發:真的嗎?我不信。

吳昕和辣目洋子仿佛是在演我

再打開彈幕看一眼大家反應:

「女孩們可千萬別相信這些話。」

「別信她說的,真的痛到死。」

「無痛的話也很痛。」

不是專家的話不可信,而是有大量的痛苦例子在前,女孩們的恐懼實屬正常。

影視作品裡的生產戲,的確有藝術渲染的成分在。

孕婦們通常大喊大叫,不利於儲存體力調整呼吸,看上去或多或少會有些誇張。

但橘在一些被稱讚「良心」的橋段里感受到,即使沒那麼誇張,這個過程也是非常的煎熬。

《親愛的小孩》,

女主方一凡產前恐懼不已

生產時大汗淋漓,五官猙獰

產後筋疲力竭如同靈魂出竅

誇張嗎?

網友說任素汐的表演入木三分,代入感很強。

電影《女人的碎片》用了25分鐘描繪了分娩的過程。

凡妮莎·柯比在影片中的疼痛哀嚎

面目極度扭曲,持續發力後的虛脫狀態

真實得讓人如同親臨現場。

而現實中的分娩,不見得比影視作品裡的生產戲輕鬆。

拿女明星們公開的經歷來說,

謝依霖第一胎,選擇了水中自然分娩的方式。

本以為在這個過程中,能點個精油,放點音樂,把自己幻想成美人魚自然生下小孩。

現實卻是牙齦都快咬碎了才看到孩子的頭冒出來。

她把生孩子的過程類比成穿梭在陰陽界:

「陣痛一來就是鬼附身,瞬間雷電打擊喪失語言能力。」

「陣痛一走又立刻回到人間,只能趁回到人間的一分鐘趕快走路。」

韓國女星李荷妮,因為母親有三次生育經歷,並且從沒跟她講述過其中的辛苦,讓她誤以為生小孩是一件很輕鬆的事。

直到親身經歷,她才理解其中的艱辛。

比如過了預產期,孩子還沒有要出來的跡象,要靠運動來催促。

跳舞一跳就是4-5個小時

到了真正的待產期,要被出乎意料的疼痛折磨。

而這個過程需要37個小時

孩子出生後,李荷妮才意識到「生產原來是這麼痛苦的事」。

她哭著給母親打電話,為之前對母親的態度感到抱歉。

共同的感受讓母女之間有了一種神秘的聯結,兩個人一度達成和解。

如果說她們是因為自然順產的方式,延長了陣痛帶來的痛苦,換一種分娩方式可能會更輕鬆。

生了兩胎,一次順產一次剖腹產的朱丹,提起這兩段經歷她還是心有餘悸。

兩次生育她都經歷了大出血

孕吐嚴重到缺鉀進醫院打鉀,最後打到兩隻手都沒地方扎針口,

醫生還要往她腳上扎

而打鉀對她來說非常非常痛

經過28個小時才把孩子生下

生第一胎時,朱丹各方面身體指標都很好,胎位很正,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了順產。

但這個過程中,依然被漫長的宮縮帶來的陣痛折磨。

劃重點:即使打了無痛,也會因為感受不到疼痛,導致無法控制力度,造成撕裂等等。

生二胎時由於身體原因,只能選擇剖腹產。

在朱丹眼中,這次經歷並不比第一次輕鬆。

打麻藥後出現的麻醉反應,產生肢體錯位的副作用。

而在剖腹產後,還得在傷口沒完全恢復時,經歷每半小時一次的子宮復位,壓肚子、翻身、下床,每個動作都讓她覺得又下了一次地獄。

一些網友的評論也證實了這件事的痛苦。

在她們的講述里,橘依然能感受到,生育是一場過鬼門關般的體驗。

要經歷恐懼、痛苦、焦慮的反覆折磨,而這個過程所需要的時間,在分娩結束前仍是個未知數。

橘也在一些人的經歷里,看到了比較輕鬆的一面。

現有技術,的確有可以做到無痛分娩的可能:

丁文琪因為選擇了無痛分娩,等待開指的過程中還能喝珍奶吃麵包。

甚至還是化著妝生的

程曉玥表示,在醫生給她打完無痛後,生育過程很順利。

「真的沒有痛感,不知道自己在用什麼力」

熱依扎也說因為無痛分娩的存在,少感受了很多分娩時必經的痛苦

奚夢瑤在《愛的修學旅行》里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她兩胎都是剖腹產,但因為打了麻藥,只有打針的時候有一點疼。

生孩子的過程中,醫生還問她想聽什麼音樂。

這些描述看上去是蠻輕鬆的,奚夢瑤這番話也被網友稱為「新型炫富方式」。

仿佛在財富面前,一切痛苦都能化解。

不過奚夢瑤在參加《幸福三重奏》時聊過剖腹產的後遺症,生完小孩後骨盆一直開著,感覺到處都是腳,人如同散架一般。

有一期請來正骨師傅,奚夢瑤問,吳京的脊椎問題大還是她的?

得到的答案是她比吳京的問題嚴重。

給何猷君奚夢瑤嚇得兩臉震驚

而在程曉玥視頻的評論區,也有網友分享了自己打了無痛後的體驗:

「為什麼我非常痛?」

「打了無痛也很痛…」

「無痛前的宮縮也很痛,開完宮口也很痛,無痛不起作用了生的時候痛,縫針也痛…」

橘還在其他人分享的經歷里,get到無痛分娩只能在開指後打這個知識點。

在打無痛前要進行各項檢查,需要滿足打無痛的條件,並且要對藥物耐受。

有打完無痛完全不痛的

也有打了三針依然痛得嗷嗷叫的

對疼痛的反應,還真是因人而異。

有財力的女明星尚且如此,更不用說普通人了……

橘在小地瓜肆無忌憚的推送機制里,偶爾刷到的經歷也很觸目驚心。

電視劇里喊得像殺豬一樣都是真的

一些不同的手術方式,也有各自的優缺點,並不適配於每一位孕婦。

(咱就是說,做功課很有必要,一切都得謹慎!)

橘在這裡絕對沒有誇大的意思…

(各位大人明鑑🤝)

生育的難度不應被誇大,但也不該輕視。

專家說的「現有技術可以做到減痛」的確可信,

但每個孕婦的身體條件不同,對疼痛的感知不同。

每個家庭的經濟能力不同,能選擇的手術方式也不一樣。

而有些手術要根據體質來考量能不能進行,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功課。

在這種前提下,用一句輕飄飄的「沒那麼誇張」一筆帶過,恕橘不能認同……

如果是科普,最起碼讓人能夠在了解全貌、其中的風險後,擁有自己的選擇,決定之後的軌跡。

而不是丟下一句「沒那麼誇張」,成為一些家庭日後用來逼迫女性生育的話術:

專家說的,沒那麼誇張。

更何況,生育的難題不僅限於「生」,整個過程要經歷的羞恥、尷尬、屈辱鮮少有人提及。

韓劇《產後調理院》,就把這些部分揉碎攤開在觀眾面前。

常見的懷孕分娩百科中,分娩過程被分為四個階段

但在女主角吳賢珍看來,自己經歷的第一階段是屈辱期。

隨時隨地灌腸

剃毛

整個過程沒什麼尊嚴可言,只覺得屈辱。

而這僅僅是第一階段。

到了第二階段,整個人會變成一頭禽獸。

在極度的痛苦摧殘下,瘋狂嚎叫求饒。

僅剩的理智,也僅夠支撐自己對無痛針的需求。

第三階段會有短暫的平和,如地獄般的痛苦也隨著短暫消失。

但第四階段又會被打回原形。

如同規模宏大的大遷徙,全身承受著不得了的陣痛

孩子出生後,身邊的人都沉浸在得子的喜悅中。

女主來了一句:吳賢珍的人生結束了。

從今以後,她是某個人的妻子,某個人的媽媽,卻再也不是吳賢珍。

雖然是喜劇,劇情部分有點懸浮,但關於生育的過程,讓不少觀眾感同身受。

女主角在生育前,還面臨著「懷孕與晉升」的抉擇,要孩子還是要事業,同樣是難題。

生育之後的育兒也並不輕鬆。

儘管孩子出生的喜悅,可以沖淡一部分的痛苦,帶來養育的幸福。

但始終喜憂參半,就像謝依霖說的,這個過程是幸福的,但是不快樂。

因為新生命的出現,整個人被撕成一片片,被日常的瑣碎分去。而原本的自己在無數次分割後再也無法復原。

這樣,還是「沒那麼誇張」嗎?

最後一句

痛苦不該被放大,

但更不該被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