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監李蓮英到底是怎麼死的?專家挖開墳墓,發現死狀很悲慘

2022-08-21     小花的生活

原標題:大太監李蓮英到底是怎麼死的?專家挖開墳墓,發現死狀很悲慘

推薦語:人這一生的命運本來就是難以預料的,我們也不知道我們的未來到底會去向何方,我們每一次的選擇對於我們以後的發展都會帶來很大的改變,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要盡力的去抓住每一秒,只有這樣子才不會讓自己後悔。如今的我們比起封建時代的同胞們要來的幸運很多,我們可以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可以勇敢的說出自己心裡的想法。而在封建主義下的那些同胞們,他們根本就沒有資格去說出自己的想法,更加沒有能力去追求自己想的生活,他們只能夠隨波逐流,統治者讓他們去哪,他們就只能去哪,讓他們做什麼,他們也只能做什麼,要說封建社會當中最悲慘的存在莫過於太監了。

因為在封建時期,皇宮需要大量的男性勞動力。考慮到後宮有很多的妃嬪,所以把大量的男人招進宮裡是不合適的,作為皇帝自然也不放心,天天把老婆和男人放在一個地方,肯定害怕自己會被戴綠帽子,也是因為這樣的想法衍生出了太監這個職位,當時想要入宮辦差事的男子都需要經過一道名為凈身的程序,而在凈身之後,她們就成為了太監。

1.舊社會的陪葬品—太監

為什麼會說太監可憐,是因為在當時他們為了生活,讓自己變得不完整,他們放棄的不僅僅是自己的生育能力,還有自己作為男性的特徵。在當時一般家裡窮的連米都沒有的人,才會選擇去當太監,那時很多人都看不起太監,覺得是一個非常低賤的工作。但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這麼想的,很多人選擇當太監也是冒著富貴險中求的想法。他們覺得在皇宮裡面到處都是貴人,如果自己可以做到左右逢源的話,就可能一步登天,確實太監作為離皇帝和後宮妃嬪最近的人,如果做得好真的能夠掌握非常大的權力。

在明朝時期曾經出現過宦官干政的情況,因為那個時候皇帝過於依賴於官宦,給了宦官非常多的權力。也正是因為皇帝這樣的選擇,導致朝政不穩,國家覆滅,很多影視劇當中的太監也都帶有一定的反面色彩,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太監都那麼的壞。清朝有一位太監非常的出名,雖然受寵,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甘正也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這位太監就是李蓮英。

李蓮英備受慈禧的寵愛,因為跟隨慈禧很久他從小太監成了二品,伴君如伴虎這句話並不是開玩笑的,一旦惹皇帝生氣,作為皇帝身邊的人是最有可能出事的,所以越是在地位高的人面前是否就越要小心翼翼,李蓮英這個人非常的有本事,能夠歷經四朝而不敗,除了運氣好,更在於他會審時度勢。李蓮英雖然出身不好,可是他能說會道,就連慈禧這種陰晴不定的人都非常的喜歡李蓮英,給了他很多賞賜,還有寵愛。像這樣一個位高權重之人,死因確實撲朔迷離的,曾有人說李蓮英是病死的,也有人說他是被害死的,關於他真正的死法,在當時有很多的說法。

2.李蓮英怎麼死的?

在1966年的時候,李蓮英墓被發現,當時有幾個考古學家在北京海淀區發現了一座墓穴,僅憑人力根本就沒有辦法把這座墓穴給打開,眾人用了一整個星期才挖開了一個小口子,透過缺口,大家看到底下是花崗岩。挖掘工作根本就沒有辦法繼續下去,後來有一位經驗老道的專家提出了解決辦法,那就是尋找新的入口,最終大家通過努力找到了墓門,成功地進入了墓穴內部。

墓穴裡面放著主棺,主棺看上去價值不菲,紫紅色的棺材上面雕刻著栩栩如生的金花,看上去非常的雅致,棺材打開之後大家見到了墓主的屍首,這具屍體被保存的非常的完整,屍體上面還蓋著一床被子,大家在掀開被子之後發現這具屍體只有頭蓋骨是完好的,下面的身體部分是一些黑泥。

為了能夠更好的展開研究,專家把屍體進行搬離。這座墓穴裡面有很多的金銀財寶,大家猜測墓主人一定非富即貴,想到這有很多人都非常的困惑,一個非常富貴的墓主人,為什麼屍身只剩下一個頭骨了呢?

3. 李蓮英死亡真相

如果說墓主人的屍身是自然腐壞的話,那為什麼只剩下頭骨保存完好,這種說法肯定是不對的,那如果屍身是被人為破壞的,為什麼不把墓穴當中值錢的東西都拿走呢?通過層層的考量,大家推斷墓主人的屍身在下葬前應該就已經是殘缺的。

後來專家經過調查才發現這座墓的主人是李蓮英,而墓室裡面並沒有遭到任何的破壞,說明盜墓賊根本就沒有光顧過這座墓穴。根據很多史料記載,李蓮英最後是病死的,但是根據墓穴中屍體的情況判斷,李連英並不是病死的,屍體的慘狀,告訴了我們李蓮英應該是死於他人之手。

其實在此之前就有了各種傳聞,有很多人都以為李蓮英可能是被革命黨殺死,畢竟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剛好是辛亥革命時期,有的人則覺得他是屬於宮斗,當然我們只能夠判斷李蓮英是被別人殺死的,而具體是被誰殺的我們無從得知。

總結:無論怎麼說以李蓮英這個人還是帶有一定的悲劇色彩的,即便他當時受盡了慈禧的寵愛又怎麼樣呢?一個不完整的人終究是帶有遺憾的,你覺得呢?好在現如今社會已經沒有太監這個職位了,我們無論出生在怎樣的環境當中,身處這個社會,我們都能夠通過自然努力去改變自己,最關鍵的是你有沒有信心,肯不肯堅持,那些悲催的往事只是在不斷的提醒著我們一定要把握當下,一定要不斷的奮起,你覺得是這樣嗎?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討論,歷史的變革和時代的發展,我將與你同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be21763cdbadf9ab72c587797297c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