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月亮的驚鴻一瞥,都是在旅途中的山之巔、水之湄、城之穹、鄉之野。
洱海月亮
中秋對於我來說,首先想到的是月餅和月亮。我對於月餅的記憶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和喜感。無非就是過節了,必須出現的一個應景的甜點。有的好吃些,有的不那麼好吃,但是無論好吃與否都不重要。因為中秋節吃月餅最重要的是儀式感。月餅,吃了;中秋節,過了。
比起月餅,我更鐘愛月亮。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共有十二次月圓,然而卻只有農曆八月十五的月亮最為皎潔,最為圓潤。中秋佳節也因這輪明月變得神奇華美,變得精彩絕倫。
關於月亮,記憶中曾經有幾次刻骨銘心的驚鴻一瞥,都是在旅途中的山之巔、水之湄、城之穹、鄉之野……皎潔的月亮帶著夜色的微涼,秋色的芬芳,清清爽爽、明朗地升起來。讓人幽思裊裊,情思綿綿。
記得有一次是15年前,中秋節的夜晚我落地大理。從機場去客棧的沿途,汽車順著洱海邊公路飛馳。我看見靠近洱海邊的上空有一輪巨大無比的月亮,你都不敢相信它是月亮,會驚嘆它那麼大、那麼圓、那麼美……
碩大而明亮的月亮灑下銀白的光輝,仿佛是天空中懸掛著的一盞明燈,又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天幕……映照著靜謐的洱海。而遠處的蒼山在月色的籠罩下,顯得更加巍峨壯觀,與洱海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壯麗的山水畫卷。
那一瞬間,突然想起那句詩:蒼山雪,洱海月,上關花,下關風。
還有一次是旅居在希臘克里特島的大山之巔,住在一個人跡罕至的酒店小別墅里。那天恰逢中秋佳節,山上偶爾有羊群清脆的鈴鐺聲被風吹響,叮叮噹噹,然後就是掛在寂靜的蒼穹中的明月,感覺伸手可摘,這是我第一次和月亮距離那麼近,整個世界沉浸在它那柔和的光輝中,寧靜而美好,恍若仙境……
中秋節,不僅僅是我和姐姐的結婚紀念日,也是我父親和我先生的父親的農曆生日。
所以,又逢中秋佳節時,每逢佳節倍思親。
現在中秋的明月,讓我懷念與父母一起度過的那些溫馨時光。曾經,一家人圍坐於月下,品嘗著月餅的香甜,分享著生活的點滴,那是多麼幸福的畫面。如今,明月依舊,而父母卻已遠去,徒留我在這塵世中獨自思念。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這句千古名言,如重錘般敲打著我的心。悔恨當初未能多陪伴父母,未能盡到更多的孝心。如今,只能在回憶中感受他們的溫暖,在思念中追尋他們的身影。
而我家先生這點做得很好。每周都回家陪父母聊天,有時候我會隨口說,我們回你父母家吃飯。他每次都很認真地糾正我:「我們不是回去吃飯,而是回去陪父母聊聊家常。」我先生的父母年過九十之後,他更是「父母在,不遠遊」。
在這個中秋佳節,我仰望那輪皎潔的明月,願父親母親在天堂安好,願他們的愛永遠陪伴著我和姐姐。我會帶著父母的期望,勇敢地面對生活的無常,珍惜每一個當下。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到來之際,讓明月見證我的思念,讓清風傳遞我的祝福。願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健康長壽,願每一個家庭都能在中秋佳節團圓美滿。(范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