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小鵬G9:猜一個,25.99萬起?

2023-09-08     電動湃

在8月小鵬Q2財報會上,官方沒有一個字提到新款G9。

在此之前,業內已經盛傳新款G9將於9月推出,並且還將以「冠軍版」的有力價格上市。

然而財報會剛結束沒兩天,小鵬動力總成高級總監顧捷就發文透露:「G9的改款注重高端性價比,它的優點都會保留(靜音、好開、能耗、超充等),其它就等著Q4見真容吧。」

行事越低調,結果越重磅,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新款G9的定價將會是「重拳出擊」。

猜一個,25.99萬起?

小鵬G9,首次亮相於2021年11月的廣州車展。

但到了將近1年後的2022年9月才正式上市。這漫長的預熱期,多少透露出了小鵬一直「埋雷」的供應鏈問題。

不過,小鵬選在那個節點上市也有它的考慮。

當時小鵬剛發布了2022年Q2財報,連續4個季度奪得新勢力交付冠軍,且上半年營收接近150億元,較之21年同期勁增了121.9%。

2022年中的小鵬正值「巔峰期」,因此選在該節點上市G9,也是出於向上再升級的考慮。

只不過所謂的「巔峰期」,也可能意味著「倒V型」走勢的出現。

事實上,參照2022年小鵬Q2交付量同比增長98%的成績,以及當時對於Q3交付量同比增長13%-20.8%的指引預期,可以發現小鵬的高速增長已開始乏力。

這時候,G9以「小鵬首款起售價超30萬元」的車型身份推出,其實已經在冒險了。

然而,新車配置方案SKU過多,冗雜混亂,導致小鵬一時間陷入了巨大輿論漩渦。

雖說官方在48小時內對配置快速進行了調整,但對於這場「沖高戰役」,如此變動堪稱兒戲。

就在G9上市之前,何小鵬多次高調發聲——

「G9是豪華車裡最智能的,智能車裡最豪華的。」

「我們給G9銷量的基礎目標是超越P7,未來達到持續月銷1萬台。」

「我們相信G9在明年會超過奧迪Q5的規模,代表中國與世界競爭!」

「如果說保時捷是上一個時代的標杆,那么小鵬G9將接棒成為新時代的標杆。」

事後,何小鵬坦承,「這次事件跟之前成績特別成功有關,內部很自信」。

如今,小鵬G9上市已將近1年,該有的表現我們都看到了。

相比於1年前的高調,當下新款G9展車的低調到店,多少也是對此前做法的一種反思。

蟄伏之後,新款G9欲伺機出擊,重新證明自己。

相較其他車型在改款後,加入「i」後綴的做法,新款G9並沒有這樣做。

參照中期改款更名的小鵬G3i和P7i,前者改換了主打貫穿式日間行車燈的前臉,後者則是換上8155座艙晶片和雷射雷達,兩者在改款力度上都下了不少功夫。

至於新款G9,單憑沒有更名這點,或許可以揣度出其改款的力度。

驟眼望上去,新款G9外觀沒有任何變化,只是增加了「星際綠」和「暗夜黑」的兩種車身配色,同時新車加入了純白色內飾,並且取消鋼琴烤漆飾板來強化座艙的簡潔風格。

就此風格而言,新款G9是希望能多突出點成熟、高級的魅力。

結合此前何小鵬的說法,「G9本身就是定位在30萬以上,我們最開始做G9的邏輯,就是在30萬以上,且主力賣35萬元的車型。」

大概,新款G9是想借成熟風格,嘗試再去敲開高階用戶的市場。

與之同時,新車座艙標配Nappa座椅,改換了兩個帶通風口的50W無線充電區域,以及加入座椅靠背通風功能。另外,電吸門或成標配。

只是相比於功能的新增,新款G9的主要變動還是在減配部分,這包括——

從隱藏式杯托改為常規杯架;丹拿音響5D座艙改為選裝,並以自研音響品牌為替代;

另外,取消主駕座椅腿托、後排腿托、後排座椅按摩、迎賓落地燈、外後視鏡自動防眩目、副駕老闆鍵、電尾門的腳踢感應等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G9上市期間,小鵬聯合創始人夏珩曾表示,他們為5D音樂座艙付出了昂貴的BOM成本,其中包括超過100人的開發團隊。

「很多體驗過Xopera小鵬音樂廳的媒體和用戶,都實錘了G9前所未見的視聽感受,小鵬一直堅信音樂將成為汽車的核心能力。」

而在後來夏珩淡出小鵬管理層以後,新款G9在降本的路上也就走得一往無前了。

跟5D音樂座艙一樣,新款G9也把雙腔空氣懸架降級為了選裝。

要知道,這兩項配置可都是去年G9上市時強調的主要賣點。

在放下對「豪華」的執念以後,小鵬選擇把主要突出點,都集中在了自身品牌底蘊——智能科技。

需要強調的是,在肉眼可見的智能配置上,新款G9並未作出減配。

無論是車頭的雙雷射雷達,還是車內的雙14.96英寸雙聯屏+10.25英寸全液晶儀表組合,均得到了保留。至於小鵬向來出眾的智能語音功底,更不在話下。

值得一提的是,搭配雙雷射雷達+雙Orin-X晶片的新款G9,大機率可以幫助小鵬繼續鞏固智駕標杆地位。

此前官方表示,小鵬將在「今年Q3末」陸續在沒有高精地圖的城市開放無圖XNGP,年底開通50座城市。

此外,年底還將開通的還有「AI代駕」,也就是業內說的通勤模式,尤其此前小鵬已經公布了「北京無圖XNGP工程版」、「AI代駕工程版」的測試視頻,小鵬這一把看來是信心滿滿。

結合近來新款G9將上市的節點,不排除新車將首發小鵬「最新、最強」的XNGP功能。

與之同時,新款G9依舊主推800V架構+3C電池,補能快、電耗低仍會是該車的主要賣點。

不過參照同為中大型SUV、800V架構的智己LS6,放出了23-29萬元的預售價之後,新款G9所面臨的定價壓力還是不小。

事實上,當下對於任何一個品牌來說,定價都是十分困難的決策。

這個「難」,更多在於車企自身想「放血多少」的決心。

對此,20.99萬起售的小鵬G6確實起了個很高的調子。

後來,純電續航大增+主打增程的新款嵐圖FREE,對比舊款降價6萬多,以26.69萬起售的同時,還能選裝百度阿波羅智駕方案。

至於標配3雷射雷達,外加增送華為ADS 2.0、電動擾流板、21英寸輪轂、Nappa真皮座椅等原來選配功能的阿維塔11鴻蒙版,在5000元翻5倍的政策下,實際售價僅為28萬起。

根據新車較之3月單電機版本上市時,再低了4萬元的做法,可謂「增量又降價」。

更重要的是,之前持續大賣的理想近來也開始出現訂單壓力,據悉現時多數門店已有1萬多的優惠力度。

現時新款G9該怎麼定價?

會再次上演G6的「轟炸式」定價嗎?

如果參照嵐圖FREE和阿維塔11的售價及配置調整,再結合新款G9在取消了大量豪華配置之後,「降價5-6萬元」並不誇張。

如果選在24.99萬或25.99萬起售,新款G9將以「800V架構+中大型SUV尺寸+XNGP」來直面Model Y。

原本照著30萬價位打造的產品,真要捨身「價格戰」嗎?這點對於多數人來說自然不會好受。

不過,這就是當前業內的大形勢,即便能在30萬級市場大賣的也僅有「帶油箱」的理想一家。

既然只能充當「陪跑者」,那就努力跑完這場比賽吧!

相較於G9帶來的銷量回報,該車為小鵬所帶來的革新力量更為突出。

「我堅定認為,G9這次事件會把問題轉化為機會。」去年底何小鵬在面對外界質疑時指出。

「對於技術、體驗和客戶的滿意度,我們犯了一些錯誤,沒有充分和媒體、客戶溝通,只簡單套用了P7的財務模型,導致結果和大家的看法不一致。」

「G9發布會出了一定的問題,但我們馬上做了調整。」

去年G9的上市對於小鵬來說,是具有「滑鐵盧式」的標誌性意義。

但也正因如此,給了小鵬徹底完成革新的決心和動力。

去年10月底,何小鵬發布全員郵件,宣告進行全面組織架構調整,他本人將通過增設委員會的組織來強化關鍵決策上的參與度。

同一時間,部分小鵬元老淡出一線,新援王鳳英加入。

據悉,王鳳英剛加入小鵬的時候,只負責銷售相關工作,包括由她一手去整合小鵬的直營和加盟銷售體系。接著今年5月以後,何小鵬逐漸把產品規劃和產、供、銷平衡的工作都交給了她。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小鵬召開了一場「新零售選商沙龍」,重新跟經銷商合作加盟體系,王鳳英是當中主角。

小鵬這次內部改革,成效已經開始從內至外散發出來。

近兩個月來,小鵬接連官宣聯手全球最大車企的大眾集團,以及全球最大出行公司的滴滴共同造車。

其中這兩宗合作並非只著眼於某個項目,而是真正觸達到了股權交易,小鵬在此合計最多賣出不超10%的股權。

可以看出,小鵬是抱著推倒重來的態度,踐行了「舍小我、成大我」的決心。

雖說新的產品體系還需要時間拿到市場上去正名,但從這般自我革命來說,小鵬無疑已走在了反彈向上的路上。

有一個細節值得留意:

去年何小鵬說到,「從23年下半年開始,大家可能會看到小鵬既有主力區間在20-50萬的車型推出,也可能看到百萬級產品出來。」

而在官宣聯手滴滴推出第二品牌「MONA」的時候,何小鵬指出「MONA車型是小鵬第二品牌,甚至第三品牌的開始。」

再根據官方在Q2財報會上表態,小鵬品牌價格定位在15-35萬元以後,我們大概可以知道——小鵬將推出定位更高端的第三品牌。

這一切,只待一個合適的時機面世。

G9是近一年來小鵬低谷期的導火索,也是小鵬下定決心改革的引爆點。

有危也有機,小鵬G9真正演繹出了「危機」的含義。

就此角度來說,這般價值已遠超G9單一款車所帶來的商業回報,我們亦不必對新款G9的成績予以多麼苛刻要求。

路很遠,故事還在繼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b376363c2d7d283cad46ad07a7841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