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的兒子病逝,朱元璋看了一眼遺書,道:他可能是裝死

2023-12-13     一畫書畫

原標題:常遇春的兒子病逝,朱元璋看了一眼遺書,道:他可能是裝死

明朝初建,一批傑出的將領嶄露頭角,其中徐達、常茂、李善長、鄧愈、馮勝、李文忠這六人因其卓越的才能被合稱為「開國六公爵」,備受朱元璋器重。

在這六人中,李善長擔任宰相,徐達、鄧愈、馮勝皆是傑出的名將,而李文忠更是朱元璋的親外甥,擁有赫赫戰功。然而,其中的常茂卻是個例外,地位相對較低,他之所以被封為「鄭國公」,源於其父親常遇春的卓越戰功。

但常茂的命運卻與其父截然不同。

朱元璋早年在和州大戰中,得到山賊領袖常遇春的投降,為他帶來了巨大的支持。常遇春在朱元璋的麾下表現出色,成為明初大將,為朱元璋攻城拔寨立下赫赫戰功。

然而,洪武三年,常遇春卻在病重的情況下病逝,讓朱元璋備感痛惜。常遇春的去世讓朱元璋失去了一個得力的將領,而此時常遇春的兒子常茂卻因為一場北伐中的錯誤受到了朱元璋的懷疑。在朱元璋眼中,馮勝和常茂的矛盾導致北伐計劃的失敗,使得納哈出逃,諸事撲朔迷離。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馮勝竟是常茂的岳父,兩人在這次北伐中相互指責,成為一時的笑話。

在此之後,朱元璋將馮勝撤掉主帥職務,貶謫常茂到廣西的龍州。常茂在那裡遭受了三年的冷落。然而,命運的轉折卻在這個時候降臨。開國宰相李善長被牽涉進胡惟庸逆案,成為新的調查線索,導致他被殺。

李善長曾是常茂的老師,兩人關係密切。這次的審查也牽扯到了其他和常茂關係密切的將領。朱元璋將矛頭指向了常茂,要求他自省並招供。朱元璋的聖旨看似寬慰,實則是在敲打常茂的心理。此時,朱元璋對於功臣已經不再容忍,而常茂則在這種壓力下感到惶恐不安。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常茂連發兩封信給太子朱標,試圖得到支持和回應。然而,由於朱標當時在西安,未能及時回復,讓常茂更加憂心忡忡。由於長時間的鬱積和不安,常茂在當年病逝。在臨終之際,他撰寫了一封遺書,承認了自己曾在軍中犯下的錯誤,但否認了與李善長的牽連。

然而,朱元璋看到這封信後懷疑常茂是在裝死,於是立即派人前往核實。可惜,由於距離遙遠和氣候原因,等到核查時,常茂的屍體已經腐爛。這次的結果讓朱元璋只能得知常茂確實已故。

但令人驚訝的是,《恭城縣誌》的記載卻提出了一個截然不同的說法。

據該志記載,常茂並未真的死去,而是詐死,棺材裡的屍體只是一個和他相貌相似的替身。真正的常茂則帶著小妾逃至廣西桂林恭城縣,生活下去。如今恭城縣的常姓人口眾多,大多是常茂的後裔。如果這個記載是真實的,那麼朱元璋對常茂是否裝死的懷疑就是合理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b119fe1b5d77e12bffd5f5941491b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