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你懷孕發胖變醜就跟你分手的
你見過嗎?
韓國的瑜伽老師朴智媛
就攤上了這樣的事情
懷孕期間,因為情緒波動大
她只能靠吃來緩解壓力
一度發胖到86公斤
誰想到,前男友居然就嫌棄她
而跟她分手
順利生產後,朴智媛看著自己的身材
決心要重新找回自己
於是開始認真規劃飲食和訓練
短短10個月的時間裡
就甩掉快80斤肉,回到47公斤
在她的計劃中
飲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與我們很多人想像的不同
朴智媛在和朋友分享瘦身經驗時說:
「減肥飲食不是不吃,而是要更會吃!
吃對了,你不需要每次運動累的要死
也能『躺瘦』很多」
吃是減肥里最大的學問
特別是吃碳水化合物!
前不久
BBC新出的一部紀錄片
揭秘了減肥背後的真相
看完徹底顛覆很多人的認知啊!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大家一直盛行低脂飲食的理論。
他們認為,脂肪是發胖的罪魁禍首,應該堅持「低脂肪、高碳水」的飲食結構,鼓勵人們少吃、甚至不吃肉,多吃麵包、米飯、烤土豆這些高碳水主食。
然而現實情況是: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肥胖率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呈直線式上升。
直到2005年,瑞典將飲食結構調整為「低碳水、高脂肪」之後,肥胖率才得以有效控制。
也就是說,多吃肉,少吃碳水主食,體重竟然奇蹟般地減輕了。人們這才發現,脂肪並不是引起肥胖的元兇,真正的兇手是某類「碳水」!
那麼問題來了:
簡單來說,這是一種由碳、氫、氧組成的大分子。和脂肪、蛋白質一樣,為我們的身體提供能量。
一般來說,碳水分為3種:
1:澱粉含量超高的米飯、麵食類,被稱為米黃色碳水;
2:含糖量高的糖果、碳酸飲料、加工食品被稱為白色碳水;
3:纖維物質是一種釋放能量特別慢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於水果、蔬菜、粗糧等,所以我們把纖維稱作綠色碳水。
如果想要減肥,就要選擇正確的碳水,比如:
1、蘋果。一個蘋果的熱量跟兩塊蛋糕的熱量是一樣的,雖然熱量一樣,但水果中的天然糖會被緩慢吸收;
2、雞蛋。雞蛋沒有任何壞處,只有百分之一的凈碳水;
3、堅果、南瓜類。
4、原味燕麥。富含抗性澱粉和穀物膳食纖維,有助於瘦身,可以替代米飯、饅頭等主食。
都說「管住嘴、邁開腿」才能變好,說到底管住嘴的「怎麼吃」才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1、有效補充穀物膳食纖維
你們知道嗎?成年人每天要吃到30g膳食纖維,如果只吃蔬菜水果,最少要3公斤以上的蔬果才夠,所以我們日常攝入量是遠遠不夠的。
對健身人士來說,膳食纖維則更加重要:
1.在訓練前,富含膳食纖維的慢速碳水(如全麥麵包、麥片)能為我們提供充足而持久的碳水,這些長分子鏈條會在訓練過程中一點點分解,使我們保持精力衝擊重量,而如果選擇米飯白面,就非常容易快速地飢餓力竭。
2. 在訓練後,因為我們都需要補充大量蛋白質,除了蛋白粉,我們免不了要攝入大量肉類、蛋類,這些食物難免會增加腸道負擔,而多使用穀物膳食纖維,則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代謝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