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為什麼遠不及襲人?曹雪芹:這方面,晴雯的確不如襲人

2023-06-30     少讀紅樓

原標題:晴雯為什麼遠不及襲人?曹雪芹:這方面,晴雯的確不如襲人

3、「晴卿不及襲卿遠矣」

與襲人一樣,晴雯在夢幻紅樓文本中都是作者十分喜愛的夢中人。脂硯齋「深知擬書底里」,但她在第八回的批語中指出:「晴卿不及襲卿遠矣」。那麼,晴雯遠不及襲人之處都在哪裡呢?

襲人是怡紅院的頭牌丫鬟,深得寶玉的寵幸和信任,擁有相當的權力,但她總是罕言寡語、溫柔和順、包容大度,從未濫用權力,欺凌、打壓下面的丫鬟。與襲人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晴雯性格火爆,伶牙俐齒,在怡紅院,她我行我素,鋒芒畢露,喜怒隨性,言談隨心,不懂得低調與收斂,常常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一不順眼,便發作起來,四處開炮,小到小丫鬟,如小紅、墜兒、春燕等等,大到與她平級的襲人、麝月、秋紋以及老輩份的賈府的婆子們、寶玉的奶娘李嬤嬤,甚至主子寶玉、黛玉、寶釵,往往得罪人而不自知。

僅以李嬤嬤為例,李嬤嬤是寶玉的奶媽,因其輩份、資歷,襲人尊重她,甚至在第二十一回李嬤嬤故意挑釁、極盡不堪入耳之言肆意辱罵的情況下,也沒有反擊,而是一直忍讓,忍不住的時候就自己抽泣,而此前的第十九回,襲人從家裡回到怡紅院,寶玉為她留著的酥酪已經被李嬤嬤吃了,襲人為其遮掩,騙寶玉說「前兒我吃的時候好吃,吃過了好肚子疼,足鬧的吐了才好。他吃了倒好,擱在這裡倒白糟蹋了。」脂批指出:「與前文因失手碎鍾[註:遙對],通部襲人皆是如此,一絲不錯。」;而第八回,寶玉醉歸,向晴雯問起自己在寧國府吃早飯時為晴雯特意叫人送回來的一碟子她愛吃的豆腐皮的包子,同樣也與李嬤嬤有關,但晴雯直接了當地回復,她並沒有吃,是李嬤嬤拿回家給孫子吃。遍覽通部書,也可以說,「通部晴雯皆是如此,一絲不錯」。

而且,晴雯的火爆脾氣和伶牙俐齒常常像脫韁的野馬,接二連三,牽三掛四,傷及到更多無辜。比如第三十一回,晴雯摔壞了扇骨,恰逢賈寶玉心情不好,就批評了晴雯幾句,晴雯不服氣,就直接跟賈寶玉懟上了,甚至說出了「要嫌我們就打發我們,再挑好的使。好離好散的,倒不好?」如此極端的話,寶玉雖然氣得渾身亂戰,但也只說道:「你不用忙,將來有散的日子!」這時被驚動的怡紅院頭牌丫鬟襲人過來勸架,晴雯本來應該感激襲人,藉此順坡下驢,但是,她反而繼續擴大戰火,炮口也對準襲人,含沙射影地暗罵襲人和寶玉的雲雨之事,還扯上前面第三十回的事情一一襲人開門,誤被賈寶玉踢了一個窩心腳,踢得半夜吐血。

誤踢襲人,寶玉本就心懷愧疚,晴雯氣頭上這麼任性一罵,不僅嘲諷了襲人,還在寶玉傷口上撒鹽,最終惹得一向憐香惜玉的寶玉執意要去回王夫人攆走她,導致事態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還好襲人寬厚大度,並沒有隔岸觀火,更沒有借刀殺人,而是以德報怨,再三求情,甚至不惜下跪,她才好不容易躲過第一次被攆的危機。

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同樣是在同事面臨被攆危機時,晴雯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卻大相逕庭。第五十二回,在襲人奔喪期間,病中的晴雯得知墜兒偷走了平兒的蝦須鐲,這事本來平兒顧及怡紅院和賈寶玉的名聲,要遮掩過去,而且,這事本來也是屬於襲人的職內分當,但她在沒有和寶玉商量的情況下,卻擅作主張,三下五除二就攆走墜兒,不給墜兒留下任何迴旋的餘地。

脂硯齋在第三十一回回前總批中評點「撕扇子」時稱晴雯為「嬌嗔不知情時之人」,任性的晴雯有時候真的「不知情」。晴雯因為自己討人嫌的嘴和脾氣,在第三十一回可以說幾乎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但是,晴雯並沒有吸取這次慘痛教訓,反而繼續任性,一味逞口舌之快。對於一再寬容忍讓、甚至不計前嫌救自己於水火之中的襲人,她還是一如既往,心結難解,總是尋機挑刺譏諷。

比如第三十七回,秋紋說起那日陪寶玉去賈母、王夫人處送花,寶玉的孝心讓賈母、王夫人極為高興,一高興就各自賞了秋紋幾百錢和幾件好衣裳。在怡紅院少有出頭機會的秋紋,說起自己被賞賜的經歷,不無得意之色、炫耀之意,這本來跟晴雯並沒有什麼關係,但晴雯卻立刻潑了一盆冷水,而且,在打壓秋紋的同時,還不忘扯上襲人,對王夫人給她准姨娘待遇含譏帶諷,且看書中記載:

晴雯笑道:「呸!沒見過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給了人,挑剩下的才給你,你還充有臉呢!」秋紋道:「憑她是誰給的,到底是太太的恩典。」

晴雯道:「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給別人剩下的給我,也罷了。一樣這屋裡的人,難道誰又比誰高貴些?把好的給他,剩下的才給我,我寧可不要,衝撞了太太,我也不受這口軟氣。」

為人處世方式截然相反,口碑也就天壤之別。比如,第二十六回,怡紅院的丫鬟佳蕙曾抱怨過賞罰不均的問題,提到襲人,她心服口服一一「我心裡就不服,襲人哪怕她得十個分兒,也不惱她,原該的,說良心話,誰還敢比她呢!別說她素日殷勤小心,便是不殷勤小心,也拼不得」,脂批也指出:「確論公論,方見襲卿身份」。與此相反,當她提及晴雯時,卻是憤憤不平一一「可氣晴雯、綺霰她們這幾個,都算在上等裡頭,你說可氣不可氣?」雖然只是一次談話,但佳蕙這次抱怨的場合是私底下,可以排除言不由衷的成分,而且,窺一斑而知全豹,可以說,整個怡紅院的丫鬟,除了晴雯,大家都服氣襲人,而對於晴雯,即使不是怨聲載道,也是鮮有人喜歡。

怡紅院外的人,對襲人也是讚賞有加。比如,第二十一回,寶釵「慢慢的閒言中套問他(襲人)年紀家鄉等語,留神窺察,其言語志量深可敬愛」,脂批指出:「此是寶卿初試,已漸成知已,蓋寶卿從此心察得襲人果賢女子也」。第三十六回,王夫人命鳳姐從她月例中拿出二兩銀子一吊錢來給襲人,給予她准姨娘的待遇。鳳姐笑推薛姨媽道:「姑媽聽見了,我素日說的話如何?今兒果然應了我的話。」薛姨媽道:「早就該如此。模樣兒自然不用說的,他的那一種行事大方,說話見人和氣裡頭帶著剛硬要強,這個實在難得。」第二十回,李嬤嬤尋機排揎襲人,黛玉先笑道:「這是你媽媽和襲人叫嚷呢。那襲人也罷了,你媽媽再要認真排場他,可見老背晦了。」鳳姐和黛玉都是何等聰慧之人,黛玉更是一向「孤高自許,目無下塵」,她們也對襲人稱賞有加,襲人之好,顯然不是偽裝出來的。脂批也指出:「襲卿能使顰卿一贊,愈見彼之為人矣,觀者諸公以為如何?」

怡紅院外的人,對於晴雯的印象如何,文本描寫得並不多,但並非無跡可尋,主要集中在大觀園發生繡春囊事件之後。固然,王善保家的和大觀園眾婆子在文本中大都並非正面角色,但從王善保家的首先拿晴雯尋「故事」,以及第七十八回晴雯被攆走時,大觀園眾婆子彈冠相慶:「阿彌陀佛,終於除去了這個妖精禍害,以後清靜些!」,就可以想見晴雯的一張伶牙俐嘴多麼的招人恨。

雖然襲人、晴雯所處的是特殊時代一一封建時代,但無論什麼時代,自由總是有邊界的,社會總是需要相應的秩序,即使今天的我們所有人人格平等,但社會依然需要法律,也還有不同的分工,還有上下層級之分,拋開時代的因素,小小的怡紅院,也可以說是我們今天的社會之縮影。

人類的情感都是相通的,對於大多數相似的事物,反應總是大同小異。身處在社會的「怡紅院」中,我們大多數人其實都只是小小的佳蕙、小紅之類而已。設想一下,如果讓我們在晴雯和襲人之間選擇誰作領導,相信大多數人的答案將會是襲人而不是晴雯。我們中的少部分人,會是「怡紅院」中的襲人、麝月之類,碰到晴雯式的領導同事,相信也會頭疼不已。我們中極少部分人,會是「怡紅院」的寶玉之類,碰到晴雯式的下級,在他犯錯或失誤之時,批評兩句,直接就跟自己懟上,還有點不依不饒的架勢,那領導的威信又何在?社會的秩序又如何維持?

有一種解讀,將敢於懟主子寶玉的晴雯視作反封建英雄,假如這種解讀成立的話,那麼,晴雯在看不順眼或者心意不順之時就對地位在自己之下的人肆意辱罵,隨性而為,是否也可以算作反封建的英雄之舉?如果是,那麼,反封建的結果並不會建立一個更加平等、更加文明的社會,這樣的反封建有何意義?!

因此,「晴卿不及襲卿遠矣」,絕不是「深知擬書底里」的脂硯齋戴著有色眼鏡,信口雌黃。

本篇拙文本中所引用的觀點大部分來自於此前的《「行」走紅樓》系列拙文,由於篇幅所限,無法一一詳細展開,也無法一一註明,敬請諒解!各位朋友,如有興趣敬請關注此前系列拙文的相關文章!特此註明!

作者:郭進行,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a6db6f3686fc2bac4978880d8f4a4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