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陣容強大,演技精湛,劇情新穎,服道化製作精良,由徐冰編劇執導,廖凡、張魯一、張譯、董子健主演的《歡顏》是一部讓人不能快進的劇。
簡單來說,這部劇主要講的是一場「由金子引發的血案」,主角徐天(董子健飾演),受父囑託,攜帶未婚妻的照片和信,還有三根金條,從南洋出發,途徑廣州、福建、江西、浙江,去往上海,此行的目的,一是和未婚妻結婚,二是將三根金條交給共產黨以支持革命。
這部劇也可稱為公路闖關劇,一路上遇到很多人,有不惜犧牲性命幫助自己的人,也有設下陷阱狩獵自己的人,更有毫無關係卻無端影響劇情發展的人,還有很多平凡無助生死不能做主的芸芸眾生。主角一路闖關,最終完成使命。
故事脈絡清晰簡單,黑色幽默令人深思,人物刻畫細膩真實,一口氣連追幾集後,讓人慾罷不能。
親情連結
故事中每個人物都有一定的使命,編劇在角色設定中,下足了功夫。
徐天初到廣州,在組織的安排下,結識了共產黨員老孫(廖凡飾演)。老孫有兩重身份,一重身份,是他的社會身份,他是一名共產黨員,信念堅定,意志頑強。另一重身份,是他的心理身份,他是一個兒子早夭的父親。
在護送徐天去上海的過程中,他首先承擔著自己的社會職責,保護徐天,保護金條。但隨著一系列突發事件的發生,他和徐天的感情發生了質的變化。
徐天,南洋歸來,天真懵懂,和老孫的孩子年齡相當(如果孩子還活著)。老孫在保護徐天的同時,與徐天產生了親子關係的連結,這種關係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身體髮膚的照料。在劇情發展中,老孫和徐天在火車上遭到搶劫,老孫受傷。為了搶回金條,炸了保險箱,又受槍傷。雖說這一路,老孫是決策者、領導者,但由於身受重傷,身體的虛弱反而需要徐天的照料。
徐天騎車載著老孫狂奔,徐天攙扶老孫看病,而老孫,寧願犧牲自己,也要保全徐天,在這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兩人的關係由共事轉為了親情,老孫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了親子感情,享受到了天倫之樂。
二是精神信仰的引導。徐天在初見老孫時,就問老孫,什麼是革命,為什麼要革命,怎麼去革命。老孫和徐天在相處過程中也會問,你父親和你談革命嗎?並沒有,徐天的父親不常說話,對徐天只有教導。
但初識的老孫卻告訴他,革命是為子孫後代,成功沒那麼容易,死的時候還在這條路上就對了。事實上是老孫完成了徐天的共產主義教育啟蒙。
老孫為徐天而死,也是為共產主義而犧牲,老孫的死更奠定了與徐天的親子關係,既是精神信仰的連結延續,又是身體連結的完結。
老孫在死前,看了看徐天未婚妻的照片,告訴他,自己的孩子早夭,然後坦然赴死。
老孫在這一刻,值得。
亦仇亦友
愈亦秀的出場,是為了接替老孫。
俞亦秀為了徐天,殺了老孫,然後接替老孫去幫助徐天找金條,去上海。
俞亦秀是徐天的「殺父仇人」,卻又必須是他的同行搭檔。
劇中對俞亦秀的刻畫,同樣非常精彩。他是典型的浪漫主義者,長發披肩,長袍馬褂,手持卦盒,身材單薄,仿佛從晚清走來。他足不出戶,但是知道南洋的橡膠,知道上海的賭場,知道西部的沙漠。
他貌似瘋癲,卻最是純粹,純粹的像個孩子。他與徐天,是一場成熟的友情之戀。
徐天的到來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他原以為的苗寨世界,僅僅是他以為,他沒想到世界盡然已經崩塌至此,禮崩樂壞,道德淪喪,尤其是得知自己的不作為,成為了軍閥割據的助紂為虐。
信仰轟然崩塌,但是老孫的死,為他打開一扇窗,世界上居然還有這樣一種人,犧牲小我,成就大我。這是一種什麼信仰。
他為了離開苗寨,承受胯下之辱。他以為,離開苗寨,就可以過得很好,結果發現,離開苗寨,他什麼都不是,他什麼都不會。
徐天為了救亦秀,自斷小指。亦秀遇到了一個覺得他的命比三根金條貴的人,而他僅剩一條命。
知黑而守白,亦秀不得不死,他要把他的命補償給徐天,這才能成全自己的極度浪漫主義,連死都要為浪漫主義畫上句號。
他覺得,這樣值得。
雖不言愛,卻滿滿都是愛
亦秀的離場引來了另一位重磅人物俞舟(吳曉亮飾演),賭徒,戀愛腦。
亦秀和俞舟賭博,賭回了兩根金條,搭上了自己的一條命。徐天找俞舟報仇,說亦秀是他的仇人,也是他的朋友。
俞舟看著落魄的徐天,讓他幫忙傳三句話,然後護送他離開。俞舟的愛情故事展開。
俞舟有一位興趣相投,同樣愛賭的戀人,柳如絲。三年前,為了穩定,戒賭嫁與他人。
俞舟舊情難忘,想要見柳如絲一名,但是柳如絲從不見面也不接電話。為此,俞舟綁了柳如絲的丈夫,想要藉此見面。
落魄的徐天,受託去傳話,見到了活潑、青春、美好的柳如絲妹妹。
其實,柳如絲已死,但為了俞舟活著,她讓妹妹定時接電話,扮演著自己還活著的樣子。
這部分劇情刻畫很有深意,俊男靚女打著網球,院子裡賞花賞球。賭場人聲鼎沸,
熱鬧異常。
徐天綁著斷指,亦秀為金條搏命。同樣的世界,又不是同樣的世界。
俞舟穿著服帖的洋裝去見「柳如絲」,心裡那種難掩的激動與忐忑被演員刻畫的非常好。知道真相的徐天,和俞舟賭了一局,賭三拍花落。
神秘的力量驅使,樹上的花確實落了,俞舟願賭服輸,戒賭回東北。
劇情的最後,俞舟喊著,柳如絲,我不會再給你打電話了。不禁讓人潸然淚下。笑著含淚的眼睛,難過卻堅挺著的背影。雖沒說一個愛字,但沒有人不佩服這段愛情。
目前,出場的三個人被徐天串聯了起來,分別代表了親情、友情、愛情。
這三種感情是人類最基礎的三種情感,革命與信仰,家國與百姓,歸根結底,是由這三種情感構建而成。
徐天在這趟革命之旅中,被親情庇佑,被友情呵護,為愛情衝鋒。信仰不虛,他其實看得見,聽得見,他就隱藏在這些情感中,信仰在,他就在心裡。
最後,回到主題。歡顏,不是一個人的歡顏,他是一個美好的未來圖景,他體現在老孫想念兒子的臉上,體現在俞亦秀的「讓我再舒服一會兒」,更體現在俞舟的筆挺西裝上。
歡顏,是天下寒士俱歡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