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您來觀瞻~流感、流感疫苗、疫苗的「乾貨」知識!

2023-11-08     PSM藥盾公益

原標題:等您來觀瞻~流感、流感疫苗、疫苗的「乾貨」知識!

金秋時節,氣溫逐漸轉涼,早晚溫差越來越大,罹患感冒的人數激增。事實上,感冒雖是自愈性疾病,但確實非常煩人,如果得了流感那就會更加痛苦,而抵抗力相對較差的孩子則更是容易得感冒了。

NO!

現在最熱門的話題就是注射流感疫苗了,本文就嘗試談談疫苗和流感疫苗的「乾貨」知識。有人說,注射完流感疫苗後就不會再得感冒了,尤其是小孩子因此更加應該注射流感疫苗,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流 感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有別於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播途徑簡單且難以預防,發病率極高,是困擾人們的常見傳染病之一。

我國作為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是流感的高發地區,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因其抗原結構會發生較大的變異而容易導致流感的大流行,據不完全統計流感每隔10~15年大規模爆發1次。面對如此多難以解決的流感相關問題,接種流感疫苗儼然成為了最有效的措施。但事實上您知道嗎?對於普通感冒,流感疫苗是沒有作用的!

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是用來預防流行性感冒病毒所誘發的流行性感冒的,屬自費接種疫苗,一般在上臂外側三角肌作肌內注射,嚴禁靜脈注射。目前的流感疫苗是流感病毒經滅活的疫苗,由3種病毒所組成。

接種流感疫苗確實是預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可以減少接種者感染流感的幾率或者緩解流感患者的症狀。一般來說在接種者在2~3周後可以獲得相應的免疫力,當機體接觸到疫苗所針對的流感病毒時就可以啟動保護性免疫反應,從而使人「幸免於難」。

但普通感冒是由多達200多種不同的病原體所誘發的,包括病毒、細菌等等,注射流感疫苗並不會對這些病原體及其它分型的病毒都產生抗體,也就達不到預防普通感冒的作用了。不僅如此,很多人可能認為接種了流感疫苗會終生不得流感,這其實也是一種誤區:引起流感的病毒也很多,每年的流感病毒亞型並不完全相同,所以接種了流感疫苗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免疫原性,但絕不是一勞永逸的。

注射流感疫苗的4大問題

那妊娠期婦女適不適合注射流感疫苗呢?臨床共識:在妊娠期接種流感疫苗是有益的,這樣做既可以保護孕婦,也可以通過胎盤傳送抗體以保護新生兒免於罹患流感。

那肝腎功能不全,罹患血液病、神經系統疾病、神經肌肉功能障礙的患者適不適合注射流感疫苗呢?對於這些患者而言,患流感後出現的重症風險極高,是應該優先接種流感疫苗的。

那首次接種疫苗的兒童需要補種幾次呢?從未接種過流感疫苗的6月齡~8歲兒童,首次接種需2劑才能達到有效保護劑量,並且兩次接種最好間隔4周以上才會產生最好的效果。

還有,最佳的流感疫苗接種時間段是什麼時候呢?最佳時機應該是在每年的流感季節開始前。以我國為例,特別是北方地區,冬、春兩季是每年的流感高發季節,因此,9、10月份是最佳的接種時機,當然流感開始以後接種也是有預防效果的。

疫 苗

疫苗是指用各類病原微生物製作的用於預防接種的生物製品。通過有計劃地給人體接種抗原或輸入抗體或免疫細胞使機體獲得某種特異性抵抗力,從而達到預防或治療疾病的目的。

對於疫苗,我們需要了解的知識有這些:首先,第一類疫苗是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按規定應當接種的疫苗,如B肝疫苗、卡介苗等。而第二類疫苗是公民自費並自願接種的疫苗,像流感疫苗等。

其次,疫苗注射後產生不良反應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過一般都是在注射後的48小時內產生輕微的紅腫或者發燒。不過對於一些身體基礎水平較差者或者兒童,如正在感冒或對蛋白質有過敏的人,應當暫停注射。合格疫苗的現有製備技術已經比較成熟,相對還是很安全的,但一定不能忽視小機率事件,以免釀成大禍。

對於孩子來說,一類疫苗一定要接種,否則其所預防的B肝、麻疹等疾病對孩子的健康存在巨大的危險。許多家長擔心國內的疫苗不夠安全而特地去境外注射疫苗,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每一支合格疫苗都有編號,完全可以溯源;還有,接種二類疫苗更是可以要求接種方提供疫苗的相關憑證和批號信息,可以放心使用。

簡而言之,疫苗讓人類對於許多疾病有了抵抗力,它的益處顯而易見,流感疫苗亦然,但注射的風險同樣存在,並非人人都適合注射疫苗,以下人群就應該謹慎注射疫苗:

1、對雞蛋或疫苗中任何成分(包括輔料、裂解劑、賦形劑或者慶大黴素、甲醛、卡那黴素等),特別是對卵清蛋白過敏者;

2、患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病的急性發作期和發熱者;

3、未控制的癲癇和其它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或者家族和個人有驚厥史者;

4、患有高熱性疾病或急性感染時,建議症狀消退至少2周後接種疫苗;

5、注射後出現任何神經系統反應,禁止再次注射。

綜上

對於人民群眾而言,了解疫苗併合理、安全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因為怕產生不良反應而不注射疫苗是煒疾忌醫的表現,另一方面單純追求所謂的免疫效果而趨之若鶩地注射則更加不可取。

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石浩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a177d8217b35ffb634aa7abd8bd01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