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多支代表隊的奧運人數出爐。其中,中國隊運動員數量就達到了405人,成為少數超級大隊,而運動員人數超過200名運動員的隊伍,只有幾支。這同時也說明,中國體育巨大進步。而韓國隊由於7大球男女隊幾乎全滅,參賽人數創漢城奧運會以來最低,僅100齣頭。而東南亞參賽人數也被曝光,多隊僅有10人以下。
奧運會早已不是邀請制,幾乎全部比賽,參賽選手都需要通過預選賽或拿到一定的積分或成績才能晉級。所謂的某某隊派遣多少選手參賽,是較為外行的話語。奧運會獎牌和金牌數量,確實無法反應出一支隊伍的實力。但參賽人數,絕對可以。
中國經濟,曾不如大部分東南亞國家。但最近30年,實現了騰飛。現代體育,幾乎大部分都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而巨大的投入,換來了中國體育的全面開花。本屆比賽,除足球外,中國隊將參加大部分比賽。過往被認為最弱的田徑和游泳比賽,今年有望繼續突破。
國內媒體統計,中國隊一共405人參加比賽。也就是說,他們拿到了超過300個參賽席位。我們總調侃,吳艷妮只有流量,沒有成績。但吳艷妮,卻是最早拿到巴黎奧運資格的運動員之一。原因,是她在成都大運會的比賽成績,已經達標。同樣的情況,也體現在田徑、游泳的其他選手之上。而女排、鄭欽文、陳雨菲、孫穎莎等人,則是依靠排名拿到資格。
東南亞的奧運名額,也已經出爐。泰國隊憑藉自己的努力,拿到了51個參賽名額(如上圖)。印尼(29)、馬來西亞(26)、新加坡(23)、菲律賓(22)、越南(16),也都只有15到30個參賽名額。寮國、緬甸、柬埔寨、東帝汶、汶萊都不到5個。
東南亞總共參賽人數加起來,還不如中國隊的一半。這也說明,中國體育的進步。這其中,東南亞不少選手,如越南羽毛球的阮翠玲連進前八都難。泰國跆拳道隊,也僅僅是參與比賽(上圖為該隊領隊)。在過去的30年,東南亞在奧運會上進步並不明顯,甚至參賽人數都沒有明顯提升。
PS:湖北老球迷寫稿不易,方便的話請關注湖北老球迷,並點贊湖北老球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