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茶張古樹生普】賞析古代讚美普洱茶的詩詞歌賦!

2020-10-17     生茶張

原標題:【生茶張古樹生普】賞析古代讚美普洱茶的詩詞歌賦!

普洱茶興於東漢、商於唐朝、始盛於宋、定型於明、繁榮於清,歷經悠悠千載,沉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普洱茶作為一件藝術作品是由許多的物質與精神要素組成,每一個要素與要素之間又是相互牽連的。

從古至今,普洱茶就與詩詞結下了不解之緣,這些資料對我國研究民族文化、社會生活、茶俗茶禮等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下面生茶張帶您賞析古代讚美普洱茶的詩詞歌賦。

普洱的陳香韻味透露出深厚的歷史沉澱,彰顯出返樸歸真的自然真性,給人以一種無窮的誘惑。

普洱茶是我國十大名茶之一,原產於滇西南,是以其集散地普洱府合名的,元朝時被稱為「普茶」,在明朝萬曆年間才定名為「普洱茶」。

經歷千年的歲月流轉使「普洱茶」積澱下了無與倫比的文化寶藏,從三國時的「武侯遺種」到《紅樓夢》中的「女兒茶」,幾經滄桑輪迴,歷經風風雨雨,目睹人間百態,遺留下悠久的歷史文化。

普洱茶是指用「傳統工藝」加工的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加工整理而成的各種雲南茶葉的統稱,即通常所說的「生普洱」。

普洱茶是後發酵型的茶,它的茶鹼、茶多酚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在長期的發酵過程中被分化掉了,因此品性溫和,對人體不刺激,還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身體內脂肪、毒素的消解和轉化。

茶湯中的感覺藝術可通過視覺產生出"眼睛的感覺",甚至是"齒頰行為間的感覺"等等。

喝到好茶的時候,總有很多的話想說,卻不知怎麼說?特別是普洱茶,擁有文化深厚蘊底,生茶張告訴大家可以學會以下幾首描寫普洱茶的詩詞,立馬彰顯出普洱茶的歷史文化,也突現出自己的深厚的學識。

《茶庵寫道》

清代《普洱府志》

崎嶇道仄寫能飛,得得尋芳上翠微。

一徑寒雲連石棧,半天清磐隔松扉。

螺盤側髻峰嵐合,羊如迴腸屐跡稀。

掃壁題詩投筆去,馬蹄催處送斜暉。

《普中春日竹枝詞十首》

清代舒熙盛

鸚鵡檐前屢喚茶,春酒堂中笑語話。

共語年來風物好,街頭早賣白棠花。

《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

宋蘇軾

仙山靈草溫行雲,洗遍香肌粉末勻。

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採茶曲》(節選)

清黃炳

正月採茶未有茶,村姑一隊顏如花。

鞦韆戲罷買春酒,醉倒胡麻抱琵琶。

二月採茶茶葉尖,未堪勞動玉纖纖。

東風駘蕩春如海,怕有餘寒不捲簾。

《一字至七字詩茶》

元 元稹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夸。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 蘇軾《望江南·超然台作》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 杜耒《寒夜》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 陸遊《臨安春雨初霽》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茶在雲南各民族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人際關係交往中,往往是促進和象徵人情和美的信物,在祖先祭祀等重大活動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茶馬古道是民族文化交流最具典型性的象徵。

更多普洱茶知識,查看公眾號:茶者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SOzNXUBd8y1i3sJobQ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