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作家說過:
「其實人與人都是很相似的,不同就那麼一點點。」
而這一點點,便是沉默的能力。
俗話說得好,言語是銀,沉默是金。
一個能夠控制得住自己情緒,懂得沉默的人,才是真正有本事的人。
1
垃圾情緒,不如沉默
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垃圾人」。
他們每碰到一點小麻煩,就會整個人變得煩躁不堪,忍不住向別人發泄負面情緒。
行動和話語之中,總是給別人造成一定的傷害。
於是有的人覺得,錯的是他們,我們無需讓步和忍耐,要學會和他們據理力爭。
但結果往往更傷得體無完膚。
其實,遇到這樣的人,最好的解決方式是懂得放過、學會沉默。
因為不與垃圾人計較、爭辯,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豁達,更是一種大格局。
微博上,曾有一段很火的視頻,叫《垃圾人定律》。
裡面講述了這麼一個事:
有一個男人急著出門,揚手攔了一輛網約車,沒想到司機竟是好久不見的朋友。
就在他們聊起日常的時候,開在前面的車突然停了下來,司機一個急剎車差點撞了上去。
前面的車主氣憤地打開車門,對著司機怒斥:
「我的天啊,你差一點就要撞到我了,你在哪裡學的車啊!你瘋了嗎?」
司機看到這樣的情況,不僅沒有因此下車理論,反而長舒了一口氣,露出了笑容,向他招了招手表達歉意。
這時候,坐在後面的這位男人很是不解地問他:
「你為什麼還能那麼冷靜又友善?這傢伙差點把你的車毀了,然後我們一起進醫院。」
司機笑了笑說:
「兄弟,讓我告訴你一件事,人就像一輛垃圾車。他們帶著垃圾到處行走,充滿著失望、煩躁、挫折和憤怒。
當他們的垃圾袋堆滿了,需要找一個地方倒掉,有時候可能會倒在你身上。
你不需要太在意這些事情,你只需要招手,微笑,然後繼續自己的生活。」
正所謂,「山之靜默,無以掩蓋其巍峨雄偉;水之靜默,無以藏其海納百川的容量。」
有時候,沉默並不代表軟弱和妥協。
相反,它擁有著暗香涌動的魅力,是對任何事物最有力的回應。
對待垃圾情緒,沉默就是最好的態度。
2
有一種成熟,叫不說
在生活中,總有些人喜歡在言語上勝人,用嘴皮子功夫獲得一時的成就。
殊不知,一個人能力的高低,往往不是通過嘴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一點一點奮鬥出來的。
真正有能力的人,都懂得少說多做,踏踏實實地努力做事。
因為他們知道,管住自己的嘴,才能管住自己的人生。
中國偉大的學者和詩人聞一多先生,在學術上取得了累累碩果。
他為了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學術,總是不畏艱辛、廢寢忘食,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獻著。
每當被人問起他如何取得這般成就時,他都會說出他的口頭禪:
「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聞一多先生的一生,都在用言行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有一種聰明,叫做少說多做;
懂得沉默的人,往往都是人生的大贏家。
美國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曾經說過:
「我深信,實事求是而不講空話的人,一定沒有許多話可說。」
一個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說話要軟,做事要硬。
因為他們知道,用最好的成績證明一切,往往勝過千言萬語。
少說多做,才是最有力的踐行。
古人有云:「謹言慎行、訥言敏行、言多必失。」
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直言不諱才是真性情。
卻不知道,說出口的話,有可能是一把傷人於無形的利劍,也可能是一把給自己栽刺的鋤頭。
說得多,做得少,做事推諉、敷衍了事,只會阻礙自己的前行之路。
唯有保持著腳踏實地的態度,在沉默中厚積薄發,才能更快地走向成功。
懂得沉默,是一種力量,更是一個人真正走向成熟的標誌。
越成熟的人, 越懂得沉默的力量。
3
沉默,是一種智慧
或許在許多人看來,能說會道是一種本事。這樣的人,身上都擁有著獨特的人格魅力。
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說話或許很容易,但沉默並非每個人都能學會。
一個人,能說會道是本事,但懂得沉默更是一種修養。
越是沉默寡言的人,越有大度寬容的偉大胸懷。
一日,一個年輕的記者去採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書法家。
他在採訪的過程中,問了老先生一個問題:
「您這一輩子,最大的心得體會是什麼?」
老先生笑而不語,只是把他領到了書房參觀一面牆。
記者發現,這面牆上只單單掛了一個很大的「默」字,看起來空曠得很。
他雖然很疑惑,但不好詢問,於是獨自細細揣摩。
後來,他才大悟其中深刻的內涵和哲理:
簡單的一個「默」字,就能夠讓人生的道路豁然開朗、受益無窮。
難怪老先生一生與人為善,不但贏得良好的聲譽,人生也是四平八穩,幾乎沒有什麼阻礙出現。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
很多人都會選擇用爭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但其實,有時候沉默,才是最快解決問題的方式。
適時的沉默,是一種大度,更是一種美德。
不僅寬恕了別人的過失,也會讓自己的胸懷更加開闊。
《論語》中,子貢向老師孔子提出了一個問題。
他說,到底怎麼樣才能做一個君子呢?
孔子用了八個字回答道:「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一個言行一致、心口如一,懂得管住自己嘴巴適時沉默的人,才能稱得上是有修養、值得別人敬仰的人。
懂得沉默,是一個人深入骨子裡的教養。
4
你的沉默,自有力量
英國大文豪卡萊爾有一句名言:
「蜜蜂不在黑暗中就釀不出蜜,人的大腦不在沉默中思考便產生不了偉大的思想。」
做人要學會沉默。
在沉默中沉思、在沉默中沉澱、在沉默中修行。
到最後,你就會發現:
你的沉默,自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