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患癌小伙:變「小丑醫生」,用陽光快樂感染病人,暖心感動

2019-06-19     龔老師說教育

醫院的走廊里,瀰漫著消毒水的味道,往來如織的人流,臉上都是黯淡的表情。

然而有這樣一個人,他和所有人都不一樣:

戴著「小丑」專用的紅鼻頭,穿著紅黃綠相間的彩色衣服。

抱著一把尤克里里,歡快地穿梭在走廊里。


他叫宋龍超,也是一名小兒外科護士。

像他這樣的醫護工作者,全世界有千千萬萬,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夢想醫生」,也叫「小丑醫生」

小丑醫生並不是專職小丑而是醫護工作者們將自己的空閒時間捐獻出來,扮演小丑醫生,志願服務病人。

他們通過愛與幽默的力量,幫助患者克服焦慮和挫折,從而改善他們的健康狀況。

01

因為癌症同「小丑醫生」結緣

2016年,宋龍超被查出患有甲狀腺癌。

那時他畢業兩年,剛滿26歲。這樣的重擊放在任何一個年輕人身上,恐怕都會崩潰了。

手術後的第三天,和以往的日子比,沒有什麼不同,還是一樣的暗淡無光。

宋龍超一個人在病床上發獃,突然有三個人連招呼都不打就闖進了病房。而且穿得十分誇張,五顏六色的衣服、爆炸頭、紅色鼻頭。

他們在宋龍超面前做著搞笑誇張的動作,面部表情也在不停地變換。宋龍超怔怔地看著他們,愣了幾秒鐘才認出來。

那些都是來探望他的朋友,於是他「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小丑醫生」的力量。

02

為孩子造夢、同老人下棋,他們是病房中最溫暖的存在,出院之後的宋龍超基本康復。

那時候醫院的幾個同事剛剛從義大利學習小丑醫生回來,於是宋龍超也加入到他們的隊伍里。

他第一次作為小丑醫生接觸患者,是一名患闌尾炎的小孩。

當時檢查結果顯示,他的闌尾已經化膿,化膿以後就極有穿孔的可能,感染全腹膜炎。

對於小孩子來說,感染很危險,弄不好就會面臨死亡。


當醫生們準備手術的時候,小孩一直不配合。

躺在地上撒潑打滾,不讓輸液、不讓抽血,也不進手術室。

他的哭鬧聲吵醒了病房裡的其他小孩。

情急之下,宋龍超想起了柜子里的「紅鼻頭」。

於是他把自己扮成小丑醫生,在小孩面前做著小丑醫生的一系列動作。

果然,小孩的注意力被他吸引了,漸漸地停止了哭聲

在宋龍超的引導下,小孩配合醫生完成了手術。

而且小孩出院的時候,還興致勃勃地跟宋龍超說:「你一定要來看我啊!」

這是「小丑醫生」第一次給宋龍超帶來成就感。


還有一個小孩喜歡外太空,所以他們就扮演外太空的人,安撫小孩做手術。

手術結束後,小孩對他說:「哥哥,我剛剛去外太空遨遊了!


很多人覺得,小丑醫生只是哄著小孩玩的,其實並不是。

在成人的世界裡,小丑醫生同樣適用。

只是要用對方法,對待不同的病人,小丑醫生的表現也是不一樣的。

醫院裡有一個肺癌晚期的老人,剛接受治療的時候,他還是很樂觀的。

治療一段時間之後,他開始變得悲觀,也很封閉,不太願意跟家人交流。


小丑醫生得知情況後,戴著紅鼻頭和禮帽,還特意穿了一套比較老年化的衣服。

到了病房裡,他並沒有急著跟老人聊天,而是同病房的病人們下棋。

老人是喜歡圍棋的,看到有人下棋,他就忍不住靠近去圍觀,時不時地還支幾招。

漸漸地,小丑醫生就和老人建立了心靈上的聯繫,之後他們還約老人一起下棋。

在後來的聊天過程中,老人說了心裡話:

他是擔心自己的病花錢太多,不想成為家裡的負擔,所以不願意配合治療。


03

相比被誤解的刺痛

病人的傷痛更讓他們擔心

這些都是成功且美好的案例,當然也有讓人感到挫敗和疲憊的時候

由於國內小丑醫生還不是很普遍,所以很多小孩的家長認為他們是譁眾取寵,根本對治療起不到任何作用。

有些時候,小丑醫生走進病房,家長們會像提防壞人一樣,對他們冷眼相待。

看到小丑醫生興高采烈地走過來,有些家長甚至會態度強硬地說:「趕緊走!不要嚇到我家孩子!」


相比於言辭激烈的家長,有些小孩更讓他們頭疼。

偶爾遇到心理比較成熟的小孩,無論小丑醫生怎樣表演,他們的情緒不會有一絲波動。

每逢這時,挫敗感會突襲而來......

因為質疑的聲音,有些小丑醫生已經離開了團隊。

但是也有像宋龍超一樣堅持的人,因為走出病房的那一刻,還有小朋友依依不捨地喊著「哥哥」。


也因為他們的付出能換來一張張天真的笑臉。


每次工作前,宋龍超都要一遍遍跟著視頻學習小丑醫生的動作、表情。


當一系列動作都流暢地模仿下來之後,心中那根緊繃著的也弦鬆弛了下來,但是他又會深深地嘆一口氣。

工作時的他興高采烈,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他真的像小丑一樣快樂。

但是當摘下面具的那一刻,疲憊、茫然、失落、委屈瞬間涌動。


身為一名醫生,誰不想看著自己的病人漸漸痊癒呢?

醫者父母心,相比被誤解的刺痛,病人的傷痛更讓他們擔心。

而對於宋龍超來說,他的親身經歷,更能讓他體會到病人的痛苦和憂慮。

有時候病痛會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向你襲來,而你不能躲避、也不能回擊,只能任由它們侵襲著你的健康,甚至是生命。

作為患者的他也曾責怪上天的不公,「為什麼我的家裡會出現兩個(母親)癌症病人?我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個明天。


但是作為醫護人員的他又是那樣的堅強和溫暖,「如果我告訴病人們我也是癌症的話,他們可能接受不了。」

醫者自醫,或許是宋龍超扮演小丑醫生帶給他人歡樂的同時,也帶給自己力量。

你看不出他曾經是一個癌症患者,相反,他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陽光和快樂感染著每一個人。

讓家長更懂教育,讓教育更有效,請點上方頭像關注「龔老師說教育」

(聲明:此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Mj2xmwBJleJMoPMXd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