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人文星辰「三不朽」(第一影響力):立功、立德、立言,風流人物看今朝

2020-06-03     作家方曉莉

原標題:千古人文星辰「三不朽」(第一影響力):立功、立德、立言,風流人物看今朝

作者:方曉莉

正文:

事實上,所謂人文星辰,就是現在說的大咖,從古至今,不說學貫中西,不講國外名人,專談中國!

我以為這人文星辰當中奇人輩出,其中「三不朽」(意即文人世界當中,第一影響力。):立功、立德、立言,每個朝代,不同的人,有不同說法!

既受當時歷史所限,當然肯定是對過去的總結,畢竟唐朝人不可能說的唐朝後的名人,而我,也肯定是總結,這2020年之前,我所認識的人類歷史中,中國人文星辰當中的知名人物,「三不朽」!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叫做「三不朽」!

由於朝代不同,所以,推崇者所舉例的人物,也有所不同:

【服虔(東漢);杜預(魏晉);孔穎達(唐代);曾國藩(晚清)。】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廣為流傳:

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一般人對諸葛亮和王陽明,質疑不多,而曾國藩,則是爭議較多的:

(作者:四象封印式,來自:百度問答。)

當然,曾國藩作為「千古第一完人」,我覺得還是有點誇大了,不過他有部作品叫《冰鑒》,寫的便是識人之術,所以,這個人在功業上有一番成就,自然也不是虛的。

編輯

(曾國藩)

(我個人表示,《冰鑒》這本書作為識人之術,大抵跟曾國藩為官處事經驗有關,所以裡面一些人的判斷,跟我們以往的人,是不太一樣的。)

我有個文友叫「曾小樊」據說研究過一陣子曾國藩,看來也是頗為推崇!……毛澤東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我對曾國藩了解不多,對他不是很感冒,所以,在這古今的人文星辰當中,我提出的「立德」、「立功」、「三言」(三不朽),必定也是我的看法!

與其他人是不一樣的!

立德:在我看來,孔子固然成就了儒家學說,但我覺得,真正立德的,是老子。

(老子)

老子的《道德經》五千言洋洋洒洒,看似也沒說什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可以說,老子奠定了中國審美的基礎,也代表著,審丑的初步……因為從他文章中可以看出,人類是矛盾的,而這矛盾又是統一的,你可以說一件事壞,但同樣的,這件事也可以說是「好」的。

對老子來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對老子來說,「小國寡民」才是他理想的世界,以前我不懂,但我認為,這其實是一種觀念的傳達,即一個人發自內心的說話,小國寡民的狀態,蔓及到全國,而形成不對他人詬病,而互幫互助的一種狀態,這種小國寡民,便是為人所追求的,而實際上並非語言上的「小國寡民」。

至於「治大國如烹小鮮」,講究的則是法度,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法度。

……老子的傳說當然很多,還有說他出函谷關,被關令尹喜攔下,因而傳授《道德經》,姑且不論傳說是真是假,但其中《道德經》之博大精深,我以為是奠定了整個中華文化的基礎。

而孔子向老子問「禮」,未嘗不是沒有緣故的。

編輯

立功:實際上,在我看來,立功,主要有兩種人。

(唐太宗李世民)

(為紀念武則天而修的皇澤寺)

編輯

(成吉思汗雕像。)

一種是帝王之功,如李世民,武則天,還有之前的劉邦,成吉思汗,等人之功。

另外一種之功,則是將相之功。

比如當年輔佐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姜子牙,還有輔佐朱元璋的劉伯溫,以及輔佐劉備的諸葛亮。

這類人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謀士」所具備的聰明才智,神機妙算。

而他們在民間,也是以智謀與無雙人品取勝,在老百姓心目中,印象都非常好。

姜子牙自不必說,一些人小孩子生病了,還要拜姜大師,《封神榜》小說裡面,姜子牙甚至是封神之人,可見其地位!

(姜子牙)

諸葛亮在杜甫的詩中是這麼寫的:

編輯

(古詩文網)

編輯

(諸葛亮)

(民間供奉諸葛亮。)

武侯祠。

將諸葛亮的胸襟,才華,英年早逝的過往,後人的嘆息,寫的淋漓盡致!

而劉伯溫,也留下了許多傳說,據說當時,老百姓說道:「古有諸葛亮,今有劉伯溫」,而諸葛亮一貫是忠臣和謀士的代表,可見百姓們對他的推崇!

而關於劉伯溫與朱元璋的相見,與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也帶著很強的傳說性!

(劉伯溫)

至於姜子牙則不必說,八十二歲垂釣渭水,遇周文王,後輔佐武王伐紂,不僅幫助文王得到天下,同時還被封為齊侯,建立齊國。

可以說,這姜子牙的文才武功,天上地下少有,不僅可以輔佐帝王成功,同時自己也成就了一方基業,這一點是後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與被成就帝王之業的朱元璋猜疑而導致其人激流隱退的劉伯溫所不能及。

當然,本身周文王,周武王,也都是少有人的明君,所以一個臣子,自己聰明,固然有立身之本,找一個好的上司,也很重要。

現代社會,我們不談明君,便看看商場當中,跟隨一個好的領導、上司,有多麼重要,便可以知道,在古代,封建社會,追隨明君,其價值意義有多大!

編輯

……

立言:千古以來,純粹立言,我認為有兩個人。

一個便是莊子。

(莊子)

莊周做夢,自己是蝴蝶,還是莊子呢?

他沿襲了老子的道家文化,但卻表現出不同凡響,在於他不羈名於世俗,飄飄然若仙,而沒有任何世俗沾染之心!

他便如風中的蝴蝶,你知道它落向何方?

它只是隨性而至,而風而往!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有人的解釋是莊子不求外物,超越自我,忘掉名利。

在我看來,莊子所言,實際上是說,一個人沒有外物的差別,一個人也沒有功勞的追求,一個人也沒有名譽的羈絆。

這不是說,他追求不追求,而是他認為,這就是生命的本真。

好比,神秀「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但實際上是六祖慧能,「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本來就是如此,你不必去做什麼。

外物,名利,羈絆,一切,無須追求。

它本來就這樣。

與此相映成趣的便是田園派詩祖,陶淵明。

(陶淵明)

可以說,陶淵明之後,田園派詩人,當以孟浩然為尊,話說孟浩然的詩歌,是真正的田園派,詩詞清新,情意感人,這裡推薦一首他曾經路過我家鄉桐廬寫的詩(詩歌裡面提及的「桐廬江」,大概是指富春江;建德新安江,是富春江上游,而富春江在我老家桐廬分水,支流便是分水江……而它們終究流向現在我定居的錢塘江附近……走進千家萬戶,為我們所用。)。

(孟浩然)

(古詩文網)

(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局部。)

但話說回來,我以為田園詩歌之道,還是要數陶淵明,源遠流長,這簡直是千古田園詩帝,孟浩然這個屬於小道了,當然,實際上我是非常喜歡孟浩然的,若論詩言,那孟浩然也算小言。

而陶淵明的田園詩,可以說是影響了一千五百多年,中華傳統文化,不為五斗米折腰精神,至今成為文人驕傲。

關鍵在於其氣節之堅韌不拔,之隱忍不屈,不與權貴同流合污的精神,在當代與現代,仍然令人擊節讚嘆!

(陶淵明:《飲酒(其五)》,「採菊東籬下」。)

而我要說,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合一,上古五帝,固然做的不錯,而在後來,傑出之人輩出!

毛澤東在「立功」與「立言」上,可以說是文武雙全,令人驚嘆!

(毛澤東塑像之一。)

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

立德、立功、立言,有的人講「立功」放在前面,因為以為功業之重要!

本文題目也是如此(因此以為援引。)。

然而實際上,一個人在人生路途當中,無論做學問,還是做事業,首要還是「立德」,其次才能「立功」,最後「立言」,因為前面積累了足夠的經驗!

而在廣袤的人文星辰當中,無論是周文王、周武王這樣的帝王大拿,不僅僅自己終於成就基業,也給後面的臣子一個很好的交待,也是姜子牙、諸葛亮、劉伯溫這些具有才智的人,在歷史天空中,閃爍著無比璀璨的光芒!

莊子、陶淵明甚至孟浩然一般自由浪漫之人,便給整個人文星空,帶來了新鮮的空氣!

他們既是燦爛的星辰,散發出溫暖的光芒,同時也給這個世界,帶來了明亮,那麼今後又會出現哪些「立功」、「立德」、「立言」的名流呢?

且用毛澤東的一句詩詞來回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E5venIBiuFnsJQVE27b.html



事實與人生

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