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錯專業和城市,都會追悔一生

2023-06-28     功夫財經

原標題:選錯專業和城市,都會追悔一生

作者:老古,知名財經專欄作者

又到了每一年的高考季,填報志願成為了無數家長們的煩惱。

家長和孩子們的困惑在於,填志願到取決於什麼?怎麼在短短的幾天內,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大事?面對無數專業和學校,到底我們要怎麼樣抉擇?

張雪峰發出的預警,給家長們帶來了什麼樣的啟示?新聞專業不能報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此文將剖析填報志願的本質,並給出具體的建議。

1 填報高考志願的本質

大部分人參加高考,去高校學習,是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

那麼,什麼叫好的工作,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掌握的勞動技能,將來能在市場上賣一個好的價錢。

即使是同一個大學,同一個分數,他們畢業後在市場中的收入水平都是不一樣的,甚至有天壤之別。

一些人進入大廠,年入數十萬還有期權,不到幾年時間,在一線城市買房買車,娶妻生子,另一些人即使是同一個學校畢業,但他們在市場中獲得的工資只是一份普通薪水,即使是清華大學,畢業兩年內,月薪一萬以內的依然大有人在。

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區別,在於他們選擇的職業方向是不一樣的。

讀大學是有代價的,需要付出艱辛的學習時間,需要犧牲四年甚至七八年的賺錢時間,還需要大量的學費和生活費用,對於中國家長來說,這是一筆投資。

我們必須清楚,既然是投資,就會有回報率的大小,甚至有利潤,有虧損。

對於處於高考志願面前的家長和學生來說,填報志願是人生中少有的企業家一樣的行動,他們必須以自已的時間、財產作為代價,面向未來的不確定性,選擇一種特殊的勞動技能進行學習,以期望在未來能夠讓勞動力的價值變高。

這一行動,與市場中企業家的投資決策行動是一致的,企業家需要對消費者(企業)未來需求進行判斷,這種判斷總是充滿風險的。

張雪峰與新聞系的教授槓上了,其實就是二者對於這一職業訓練未來需求的判斷不同。張雪峰其實進行了一次職業市場的預警,他在告訴人們,這種職業訓練將來的市場評價不高、勞動力價格也不會高。

既然填報高考志願是一次面向未來市場需求的判斷,那普通人怎麼樣才能減少判斷的錯誤呢?

2 先天稟賦

一個人的勞動質量和水平,取決於他的先天稟賦和後天學習,前者來源於基因,是人生的運氣,無法改變,後者來自於後天的訓練水平。

如果一個學生,擁有某一種特殊於常人的先天稟賦,並且這個稟賦有一定的市場需求,那麼維護並且加強這一稟賦,就有利於他將來在市場中形成比較優勢。

在市場中,一個人擁有相對於他人更為明顯的比較優勢,就是他在市場中獲取更高收入的主要來源。所以,如果孩子有某一領域的天賦,那麼,選擇職業時,就必須考慮這一因素。

先天稟賦帶來的優勢,是常人很難超越的。儘管各行各業會有起起伏伏,但是擁有先天稟賦的人,依然可以取得成功,行業衰落代表的是對人才的需求量不足,但任何一個行業都有頂尖人才,他們大多數就是擁有先天稟賦的那一群人。

當然,家長們還容易有一種誤區,就是不客觀地評價自已孩子的稟賦。

家長們經常有兩種極端傾向,第一種是因為愛孩子所以高估孩子在某一領域的稟賦,第二種是認為孩子某一方面的稟賦沒有價值從而忽略。

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錯誤的判斷。高估稟賦會導致錯誤的方向,而忽略稟賦,則會讓孩子的稟賦無法發揮出來。

同時孩子們自已也會錯誤地進行判斷,他們容易將自已的興趣當作稟賦。

興趣,只是一個人的喜好,並不代表這個人在這一領域會擁有比他人更多的天生才能。甚至興趣也是多變的,一個人在中學階段的興趣和大學階段的興趣,是可以完全不同的,到了工作後,興趣也經常發生變化。

興趣是吸引一個人求知的誘因,但同樣會因為艱辛的學習,導致興趣缺失。朗朗也是一個對音樂和鋼琴有興趣的人,但當他面臨職業訓練的枯燥時,訓練帶來的負效用會讓興趣完全消失。

興趣不是稟賦,興趣會隨時變化,興趣會在訓練的負效用中消失,完全讓孩子根據興趣選擇職業,其實不一定靠譜。除非,你確定孩子們在興趣的驅使下,能忍受高強度訓練帶來的負效用。

3 社會分工

市場經濟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分工越來越細化,在分工細化的社會中,會產生越來越多的行業,而每一個行業都會產生大量的優秀人才,這些優秀人才大多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專注於某一領域,他們往往是某一領域的專用人才。

在專業學習中,專用人才和通用人才的區分是非常明顯的,二者也各有優劣勢。

專用人才的訓練中,專業化程度更高,在他們的學習過程中,基本上是圍繞著一個職業方向展開,這種訓練方法的優點是,人的專業技能很高,但一旦這個行業不行,那麼,他們將面臨著轉型的巨大困境。

而通用人才則象是萬金油,什麼他都學了一點,但什麼都不精通,不能說他們在職場沒有發展,但他們的發展的隨機性很強,取決於個人天賦在實際工作中的展現、機會、環境。他們的未來,沒有專用人才那麼有確定性。

工商管理、電子商務,這一類的專業都是通用人才的學習模式,選擇這一類型的專業就意味畢業後他的未來依然具備巨大的不確定性。

當然選擇考古這樣專用性很強,但市場需求極小的專業,也是一種痛苦,因為這一領域主要由政府投資,人們無法確定未來的需求量。

有一些專業性極強的領域,他們採取的教學方式,也不是大學這種方式,而是學徒式教學,因為無法理論化,只能進行經驗傳授,比如德雲社辦的相聲學習,文玩古懂的鑑定等。

對於個人來說,成為有很大市場的專業性人才,是最佳選擇。

4 行業的市場需求

中國古代有一句名言,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

到了現代社會,男女都怕選錯行。

進哪一行,都需要對這一行的未來進行判斷。全世界很多國家的中產階級都喜歡讓自已的子女去學醫,因為醫療需求的增長是非常明顯的,特別是已開發國家都進入老齡化社會後。

醫生這一職業擁有更大的穩定性,優秀的醫生在市場中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中。醫生界流行一句話,叫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這一句話反應的是中國醫生面臨的複雜環境。

但你只要看各大院校的醫學院分數線就知道了,醫學依然是一個非常緊俏的專業。

如果追求未來的確定性,學醫依然是一個好選項,只不過,現代中國醫療教育的實際時長,已被拉到接近十年的時間,對家庭的經濟條件有一定的要求。

雖然時間太長有不少是制度性的問題,但現代教育中,人們學習時間越來越長,變得越來越正常,因為時間長才有更高的專業度,同時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人們追求的是一生的總和收入。

而真正在過往二十多年來最好的職業,是IT業相關從業者。這就是賭對了行業,因為過往二十年來,世界上發生了一場網際網路革命,導致對這一行業的人才需求量不斷上升。

很多人在AI時代來臨時,會說程式設計師不好找工作了吧,你看機器都能編程了,這個理解正好錯誤,AI就是程式設計師開發出來的,而運行AI的設備也是IT業硬體人才搞出來的,你可以這麼理解,是IT業人才取代了很多人的職業。

我個人認為,網際網路革命還在繼續,世界的數字化進程,還在突飛猛進。而IT業是一個沒有門檻的職業,哪怕你是二本,大專,依然可能成長為優秀人才,因為各種技能的學習,在網上有無限多的免費資源,世界上最好的程式設計師們還將他們做的原始碼免費共享到網上,只要一個人願意學習,都可以成為專業人才。

真正制約中國很多普通高校的計算機專業學生的是,他們沒有學習能力和自律能力,這才是他們成長的天花板。

我個人認為,IT業是給予無數人普通人成為專業人才的一個最好的通道,如果他有遠大的志向和良好的自律能力的話。

判斷未來哪一個行業是高成長行業,再來選擇職業,這充滿著不確定性,他需要對各行各業有一定的了解,甚至由家長們的行業經驗決定,多向不同行業的專業人士請教,能為家長們的選擇提供不少的幫助。

我提供一個具體的建議,那就是上各種招聘網站了解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

5 選擇城市

大學生就業有一個現象,就是在哪個城市上學,就容易在哪個城市就業,特別是一些二線城市。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方便。

任何人去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都面臨著很多的難題,沒有朋友,沒有親人,需要重新找地方立足,還要熟悉一個陌生的環境。

城市,是經濟發展的中心,越大的城市,機會越多。大城市提供了一個人與無數人對接的機會,同時也能找到更好的職業發展方向。

在很長一段時間,大學生畢業後從事與學習專業不同的職業,是一個常態,他們怎麼來選擇職業呢?就是依據在城市裡與他人的接觸,電商平台上的各種運營人才、短視頻人才、流量操作人才,全部不是學校里教出來的,而是在市場中摸索尋找到的。

所以,即使是孩子分數不高,選擇不了好的專業,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去大城市,越大越好。

一線城市是首選,這些城市代表著商業和職業新的方向,在這樣的城市,很容易找到新的職業發展方向。

不要害怕大城市房價高,房價高就代表著有錢人多,在這個城市發財的人多,發展的機會也多,選擇對了城市,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作出下一輪正確的選擇。

6 結語

我不認為,在中學封閉學習的學生,自已有能力、有經驗完成這種有風險的決策,家長參與其中是必然的。

中國的高校專業並不是那麼的市場化,隨便選專業,是有可能帶來虧損和時間上的浪費的。

立足於市場,向市場中有經驗的人請教,多看招聘網站的信息,多了解一下各行各業的發展方向,才是選擇高考志願的正確方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9b0ea1d069c4715d31554fe4e9959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