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剛好又中招乙流?專家支招如何預防

2024-01-14   全科與心理

原標題:甲流剛好又中招乙流?專家支招如何預防

前不久,「孩子甲流剛好又中招乙流」上了熱搜。甲流乙流有什麼區別?得過甲流或乙流,還會不會重複感染?如何預防?一起來學習!

,時長

02:12

什麼是乙流?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乙型流感(簡稱乙流),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

乙流的潛伏期多為1-4天。兒童感染者多突然起病,常有發熱(體溫可達39-40℃)、頭痛、渾身肌肉酸痛、全身無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伴有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狀。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較甲流更為明顯。患病的兒童主要集中在學齡階段,多為聚集性感染,低年齡段的小朋友因為活動場所受限,主要是被其他家庭成員傳染。

乙流和甲流有什麼區別?

省疾控專家表示,在2023年底到2024年冬春季,流感季節性高峰在江蘇已經過峰了,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正處於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共同流行的階段,其中乙型流感占比在上升。

甲流乙流都具有相似的傳染性,但甲型流感由於其遺傳變異的能力,更容易導致更嚴重的流行。當然,每個人感染後的具體症狀和病程因個體差異而異。及時接種流感疫苗,對預防這兩種類型的流感都是重要的。

甲流和乙流的症狀差別不大,很難根據臨床表現去鑑別,還是需要配合檢驗來診斷。特別提醒,乙流由病毒引致,我們平常用的青黴素、頭孢等抗生素是針對細菌的藥,對乙流是沒用的,所以不建議大家一發燒就擅自用抗生素。

得過甲流或乙流,

會不會重複感染?

甲流和乙流是流感的兩種不同亞型,不具備交叉免疫機制。感染甲流或乙流後,如果患者體質相對弱,那麼依然有機會感染另一種亞型的流感病毒。

流感疫苗可以同時預防甲流和乙流,接種過的人群相繼患甲、乙流的幾率就比較小。

一般來說,一年內感染同一種亞型流感病毒的可能性很小。比如,眼下流行的是A(H3N2)亞型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後患者身體會具備該型病毒的免疫力,那麼一年內再次感染同類型病毒的機率就小。但是,由於甲型流感病毒很容易變異,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群,就有再次感染其它亞型甲流病毒的可能。

近幾年,由於乙型流感病毒沒有太多變異,傳播範圍相對就較小,且一年內再次感染乙流的機率也較小。

感染流感後

什麼時候返校更「科學」?

流感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病程在一周左右,一周以後病毒數量就會明顯減少,這時檢測抗原或核酸基本呈陰性,也意味著病毒傳染性大大降低,返校對同班同學來說是安全的。

臨近期末,病毒輪番來臨,不少家長憂慮重重:為了避免孩子中招,吃奧司他韋預防靠譜嗎?

不建議身邊有同學感染流感時,讓孩子服用藥物預防。學校人員聚集防不勝防,總不能一直吃藥,還是應以物理手段的自我防禦為主,在密閉空間戴好口罩。學校方面應該提醒各班級進行通風,做好消殺工作。

除了打疫苗,

日常如何增強孩子免疫力?

接種疫苗是預防兒童流感的重要手段,一般推薦最佳接種期是流感高峰到來前兩三個月。但不是說錯過最佳接種期就沒有意義了,只要接種流感疫苗,在整個流感流行期都能起到保護作用。疫苗接種後,一般2-3周會在體內產生抗體,保護期基本可以持續一年。

春節臨近,人員社會流動性增加,沒有感染過流感病毒的孩子仍然可以抓緊時機接種流感疫苗。

此外,學校和住所要定時通風,尤其是家中有流感患者的,一定要保持通風,降低密閉環境的病毒濃度;減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到公共場合特別是上醫院時,一定要佩戴口罩;日常用生理鹽水洗鼻子,有助於降低病毒感染的幾率。

來源: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