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幸福需要持續性推進,而且在推進的過程中,要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感。我們總是忽略自己的存在感,而沒有找到自己的價值感。
其實一個人生活的幸福是自己感受到的,就是在內心深處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這種幸福的感覺是任何外在的條件所不能擁有的。
昨天去超市的路上,看著路兩邊的景色,看著來來往往的幾輛車,微風從臉龐輕輕吹過,那種幸福感油然而生,甚至會讓自己覺得這就是簡單的幸福,為什麼大多數時候沒有感覺到呢?
後來想一想:我們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被很多瑣碎的事情給占滿了,當很多瑣碎的事情出現的時候,整個人的感受度就不太好,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就不太好。當我們的精神狀態不夠好的時候,思考問題就會變得局限,整個人的想法就會變得比較消極,就會無法去體驗那種幸福的感受。
一個人在感受幸福的時候,內心是平靜的,內心就想要把這種狀態一直維持下去,甚至會讓自己始終保持這樣的一個狀態。一個人的狀態來自於哪裡?來自於平時的修煉,來自於平時的復盤。
其實幸福是一種能力。當我們和一位朋友聊聊天,幸福感就會有;當我們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旅行時,幸福感就會有;當我們和家人在一起吃一頓飯時,幸福感就會有;當我們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奮鬥時,幸福感就會增加。
幸福感的體驗有很多很多,關鍵在於我們平時是否被抓住。如果沒有抓住,那麼幸福感就會離自己而去;如果每天都能夠抓住,那麼幸福感就在每天都會出現。人生匆匆一輩子,時間真的很短,如何在短的時間裡面去感受幸福的歲月時光,這是我們需要去思考的。
我們在讀書的時候,老師很少會教我們如何創造自己的幸福;如何去接納自己的幸福;如何去感受自己的幸福呢。因為大多數的時間都在不停刷題,在刷題中度過不少的艱苦歲月時光。
考上大學就是幸福,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是幸福,結婚生子就是幸福,有了健康就是幸福。這些幸福是大眾所看到的,也是我們自己需要去經歷的。當我們這些幸福都有了,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後,那麼後期的幸福是什麼呢?後期的幸福應該如何去創造呢?這也是一個思考性的話題了。
所以把每天感受幸福的點進行復盤,看自己做哪些事,和哪些人聊天,是一種幸福。把創造和感受幸福修煉成一種能力。蘇東坡就是一個樂觀派,無論他被貶在哪裡,心態依然是如此洒脫而真性情。在那樣的艱苦環境中,他依然能夠創造出大氣磅礴的詩詞,可謂是帶給後人寶貴的財富呀。
結交一個人,往往會打開我們的思維空間,會讓我們從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會感受到自我價值感的提升。每一個人都不一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空間,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使命,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活法。關鍵一點:我們的高度到哪裡了?好好思考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