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圖說
難迎「花開」
撰文/ 黎炫岐
編輯/ 李覲麟
「迫於無奈,公司決定進入停業整頓階段。」
雙十一在即,各大電商平台已然開始蓄力。然而,在狂歡來臨前,鮮花電商平台再度傳來「噩耗」。
近半個月前,鮮花電商「花加」人事部門發布了「致花加全體同事的一封信」,聲稱「公司自去年起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且最終決定停業。半個月過去,鋅刻度留意到,花加的小程序已「由於違反《微信小程序平台運營規範》,暫時無法訪問。」,而不少後知後覺的消費者也是最近才有所察覺,匆忙尋求退費或者抱團維權。
一石激起千層浪。沒有跑過時間的花加成為一個縮影,將鮮花電商賽道的「凋零」之路再度曝光於公眾視野,垂直鮮花電商平台似乎終究難迎「花開」。
跑不過時間的「花加」,難以送達的鮮花
兩年前,曾在羅永浩直播間翻車的鮮花電商「花點時間」曾在道歉信中寫,「給鮮花保鮮要跟時間賽跑。」
兩年後,一度是鮮花電商賽道明星、聲稱擁有超千萬用戶且先後獲得6輪融資的「花加」,終究也沒能跑過時間,在一紙員工信中寫道「我們沒有迎來春暖花開」。
這封發布於國慶假期前的信中提到,花加從2022年開始資金就開始緊張,管理層四處籌錢給員工發工資,甚至把所有積蓄拿出來投入公司,創始人王柯也已經負債沉重。但是過去幾個月,淡季、歷史訂單履約及還款壓力導致公司入不敷出,9月公司銀行帳戶被封,一切對供應商、客戶、員工的轉帳都被禁止。
據多家媒體報道,在這封信發布當天,就有多位花加用戶趕往花加總部申請退款。在黑貓投訴上,與花加相關的投訴多達上萬條,但有不少都是在2023年9月發起,而提出的投訴問題則包括「客服失聯,要求退款」「不按時配送且不予退款」「擅自修改收花日期,一而再再而三地延遲,售後不理,電話不接」等等,且大部分投訴狀態為「處理中」。
但事實上,更多用戶則是後知後覺,直至假期結束才發現此事。鋅刻度留意到,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媒體平台,有不少網友在10月初才有所察覺,其中有網友發布筆記稱「這次中秋國慶花束沒送到我還沒意識到有問題,忙著出國旅遊,回來就傻眼了」,而這位網友充值1000元還餘492元金額。
請輸入圖說
小紅書上有許多相關筆記
「幾百元金額都算少的了,我了解到的還有不少餘額有成千上萬的。」桃子是從去年開始在花加平台充錢,「斷斷續續充了近五千元,現在還剩下一千五百多元。」在得知花加停業前,桃子就察覺到,送花時間從八月就開始延遲,於是她在各大社交平台搜索發現,已經有不少網友察覺異樣要求退費,但大部分都未成功。
鋅刻度搜索發現,花加除了在官方小程序售賣外,還在各大電商平台也有官方旗艦店,而大部分消費者在花加購買的套餐價格都在千元左右,其中此前推出的花沁三重奏套餐價為1399元,謎藏包年套餐售價4788元。
目前,其在京東的官方旗艦店發布發貨通知稱,「因公司經營成本過高,業務有所下降,經過很長時間的堅持和調整,效果不佳,導致用戶未完成訂單暫停發貨……重組完成後未完成訂單將恢復發貨,繼續履約,在此期間,如需申請退款,可申請售後。」但不少網友表示客服並未及時回復。
而其在淘寶的官方旗艦店則仍有商品在架上,但鋅刻度諮詢客服還能否訂花時,對方表示「目前人工客服不在線或繁忙中」。而在社交媒體平台上有網友表示,早從7月開始,其花加淘寶旗艦店的客服就一直不在線。值得注意的是,鋅刻度留意到,其淘寶店鋪的保證金還余有1963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消費者在苦苦維權以外,員工和加盟商也在維權。
第一財經報道稱,有內部員工表示,在9月初,人事下發的通知就表示現金流極其緊張,9月底前發6月的薪資,其他部分薪資將儘快安排發放。但是在9月25日的全員信中,花加表示「原定9月底發放的薪資未能按時支付」,這也就意味著6月的工資並未如期發放。
有加盟商在小紅書上發布筆記稱,「我是6月份看到花加公眾號推送可以加盟的,也在當月交了一筆定金(2萬),但是一直沒有考慮清楚要怎麼開店,突然就傳出9月初花加經營出現問題。」
種種困局之下,鮮花再難抵達用戶之手。
拒絕中間商,花農走進直播間
「我以前在不少鮮花電商平台訂過花,包括花點時間、花加和鮮花說這些我都用過,但是自從我開始看直播,就退坑鮮花電商了。」閔笑告訴鋅刻度,自從能夠直接在鮮花基地直播間或者花農自己的電商店鋪下單,她就不再為鮮花電商平台充值,「一是可以不用充值,風險比較小,二是其實直播間的價格現在都比較低,更划算。」
鋅刻度留意到,多地的花農開始嘗試將自家種植的鮮花搬到電商平台、直播間進行銷售。在直播間,上游的花農、生產基地直接面向消費者開播,產地直采更便宜,直接把鮮花價格打到「9.9元/10枝」,抖音電商數據顯示,2022年抖音鮮花消費者增長了3倍。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走播」將鮮花價格一再壓低,所謂「走播」,是指在早市和晚市上,直播為消費者代買鮮花的主播。基於鮮花的特性,到了每日市場交易快結束時,滯留下的貨物就會「骨折」出售,到這時,主播再去「掃地」,通過直播間把超低價的鮮花銷往全國各地。
而在這樣的競爭背景下,鮮花價格越來越卷,往往不過一杯奶茶錢。儘管質量可能良莠不齊,但不少網友認為「這個價了還要什麼自行車」。相較而言,花加這一類鮮花電商平台的性價比則面臨諸多質疑。
請輸入圖說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
早在花加停業之前,各大社交媒體平台就湧現出不少相關吐槽。
其中,在2023年母親節期間,就有不少人吐槽花加的鮮花翻車。有網友在小紅書上發布名為「花加 母親節鮮花翻車詐騙」的筆記稱,「你們發來的花和垃圾桶里撿來的有什麼區別?你們發給顧客的花和你們宣傳圖有沒有一丁點的關係?」
而在這條筆記下,也有不少評論稱,「你們還收到了,我買的花束幾天前就下訂了現在還沒收到」「花加和花點時間真是一言難盡,感覺就是拿爛花材隨便包個花束,和宣傳圖對比說是詐騙也不為過」……
在黑貓投訴上,相關投訴也不少。有消費者投訴稱,「我在花加商城訂花,合同內容為2023年起兩年內周一收一束鮮花。但實際中,出現花材質量差,掉頭,發霉,甚至多次出現送貨延期到周三甚至周四。」
於是,當鮮花電商平台「花加們」質量頻頻出現問題,性價比更高的鮮花直播間則成為了消費者的新寵。
巨頭爭霸,昔日新星均為「曇花」?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商務部商務大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重點監測零售企業銷售額環比明顯增長,其中鮮花綠植是除了養生年貨、衣服鞋帽外,增長最快的行業。
市場潛力引誘著巨頭們不斷湧入市場。
有媒體統計,2018年7月,美團點評上線美團閃購業務,涵蓋鮮花綠植等品類,30分鐘上門,24小時可配送。2019年前後,淘寶、京東傳統電商平台上線了自營鮮花業務。2020年11月,叮咚買菜上線鮮花業務。2021年5月,盒馬將旗下鮮花業務進行了獨立品牌包裝,成立成立「盒馬花園」項目。在拼多多,「9.9十枝鮮花」的店鋪比比皆是,拼多多旗下微信社群團購小程序「快團團」,更是眼下鮮花團購的熱門渠道之一。
與此對應的是,垂直鮮花電商平台卻總在經歷短暫的高光時刻後陷入危機。
回顧「花加」的創業路,其曾一度是這條賽道上的新星,據企查查,2015年-2018年,花加曾獲得5輪融資,其中金額最高的一次是2017年獲得的A+輪融資,達上億元。2019年10月,其已完成了3500萬元B+輪融資,領投方為上海雙創基金投資中心旗下基金,創始人王柯、國灝資本、昆仲資本等老股東參與了跟投。
請輸入圖說
花加融資情況 圖片來源:企查查
一紙員工信,卻宣告了這只是「曇花一現」。
而在花加之前,作為新三板「鮮花第一股」的愛尚鮮花,也曾以連年虧損撕開了鮮花電商的遮羞布:2014年至2017年,愛尚鮮花虧損近一個億;2019年7月,愛尚鮮花發布中止掛牌公告;泰笛鮮花的母公司泰笛科技也在新三板掛牌不到半年後發布了擬申請終止掛牌公告,原因同樣是連年虧損;以「一生只送一人」為噱頭的Roseonly,也經歷了高管頻繁離職、多家門店關閉、拖欠支付租金等負面風波。
或許,在這條主要依靠「燒錢」續命的賽道,留給垂直電商平台「花加們」的時間和空間都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