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祖師法術高強,但不是天外飛仙,他還有一個師父,你一定認識

2023-11-28     金寶哥講故事

原標題:菩提祖師法術高強,但不是天外飛仙,他還有一個師父,你一定認識

《西遊記》成書於500年前,但《西遊記》全書仍留下了諸多懸而未解謎團。好比方寸山的菩提祖師,他法術高強,卻不在天庭謀得一官半職,甘願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山林里開宗立派。

儘管吳承恩留給菩提祖師的筆墨屈指可數,然而讀者們依舊對菩提祖師頗感興趣,很想知道關於菩提祖師的點點滴滴。

一種解讀之法非常有趣,菩提祖師並非天外飛仙,他也有自己的師父。

一、菩提祖師

菩提祖師出現在《西遊記》的第一回和第二回,隨著孫悟空走出方寸山返回花果山,菩提祖師也徹底消失在讀者的視線之中。

不過,菩提祖師那高深莫測的法術依舊給我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他精通釋儒道三法,還傳授了孫悟空長生術、變化術和飛行術。

然而,當孫悟空忘了初心,在洞門口賣弄神通變成松樹之時,菩提祖師卻拉下臉來,將孫悟空趕出了方寸山。

從菩提祖師對孫悟空說的話來看,菩提祖師並非天外飛仙,他也有忌憚之人。

二、不是天外飛仙

很多朋友受86版《西遊記》的影響,認為菩提祖師屬於天外飛仙,只因孫悟空初到三星洞的時候,洞門口貼著一副對聯,上聯是:靈台方寸山,下聯是:斜月三星洞,橫聯是:天外仙宗。

遺憾的是,在《西遊記》的原著里,的確有上聯和下聯,但橫聯的「天外仙宗」卻是楊潔導演自行添加的。

在菩提祖師趕走孫悟空的時候,菩提祖師的兩句話證明他的確不是天外仙宗,書中是這麼寫的,悟空領罪,「上告尊師,我也離家有二十年矣,雖是回顧舊日兒孫,但念師父厚恩未報,不敢去。」祖師道:「哪裡有什麼恩義?你只是不惹禍不牽帶我就罷了!」悟空見沒奈何,只得拜辭,與眾相別。祖師道:「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注意看,祖師得知孫悟空即將犯下彌天大罪,要孫悟空立即離開方寸山,但孫悟空說了一句「師恩未報,不敢去」,於是祖師冷冷地回道:「不惹禍不牽帶我就罷了」。

在孫悟空即將下山之際,菩提祖師又對孫悟空警告了一番,讓孫悟空萬萬不可泄露他的信息,否則會讓孫悟空萬劫不復。

這樣看來,菩提祖師並非萬能的,他也有忌憚的人和事,如果菩提祖師真是天外飛仙,他揮一揮拂塵就能毀天滅地,何懼擔心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此外,菩提祖師傳授給孫悟空的長生術也有局限性,再一次證明了菩提祖師法術雖強,但終究無法突破「天地」二字。

那時孫悟空剛練成了長生術,高興得手舞足蹈,菩提祖師卻說:「此乃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五百年後,天降雷災打你,須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

可見菩提祖師的長生術並不能讓修仙者真真正正的長生不老,雖然突破了壽元的瓶頸,但依舊違背了宇宙的規律。因此每隔五百年,天地會降下三災在修仙者的身上,躲得過繼續苟延殘喘,躲不過就此一命嗚呼。

眼尖的讀者還會發現,菩提祖師的長生術似乎有投機取巧的跡象,竟是「奪天地造化」、「侵日月玄機」。一個「奪」和「侵」證明菩提祖師傳授的長生術只是鑽了天地日月的空子。

為了能讓長生術能躲過天地日月的懲罰,孫悟空最後又從菩提祖師那學會了另一門法術七十二變。

而且,從原著的暗示來看,菩提祖師也有自己的師父。

三、師父是誰?

前面提到,菩提祖師洞門口的對聯寫著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不管是靈台方寸山還是斜月三星洞,都和一個「心」字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而孫悟空得了神通之後得意忘形,變得野心勃勃,這才被菩提祖師趕出了「菩提學院」。如此看來,孫悟空是通過尋「心」才找到了方寸山,繼而拜了菩提祖師為師。孫悟空也是因為丟了「初心」,這才被菩提祖師掃地出門。

筆者認為,菩提祖師的師父也和「心」有關,吳承恩是借著達摩祖師面壁的故事作為原型,從而創出了菩提祖師這個人物角色。

原來當年達摩祖師不惜千里遠赴中土,隨後有了面壁十年的驚人之舉。達摩祖師面壁期間,無非是用「心」去感悟自己、去提升自己,這就是「心頭之師」的起源。而菩提祖師也有自己的「心頭之師」,這位「心頭之師」正是筆者前面提到的、菩提祖師法術無法突破的「天地日月」,也就是現代人常說的「宇宙」。

這樣一來,不僅能解釋菩提祖師為何不是天外飛仙, 也能解釋菩提祖師的法術為何無法突破「天地日月」,只因菩提祖師的師父正是「宇宙」,他的修為再高,依舊要遵循宇宙的規律和法則。

當然,以上解讀只是筆者的個人觀點,屬於《西遊記》萬千解讀中的一種,只要解釋得合理,不違背原著的設定,都可以權當一笑,這也是《西遊記》經久不衰、風靡不減的原因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8b6b3ca61fb2d3b2cd06ffc666a44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