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寒潮冷空氣洶湧來襲,暴雪、中雨分布以下地區!

2023-11-16     小鹿愛白話

原標題:11月17日,寒潮冷空氣洶湧來襲,暴雪、中雨分布以下地區!

立冬時節,天氣逐漸轉寒,冷暖變化不定。有民間諺語警示:「立冬不凍倒春寒。」意指立冬期間氣溫若偏暖,無霜凍出現,則預示著明年春季可能會遭遇嚴寒天氣,對農作物的生長構成威脅。因此,我們應重視立冬時的防寒保暖,預防感冒和凍害。

根據中國天氣網的最新預報,2023年11月17日,全國大部分地區天氣以晴好為主,氣溫適宜。但部分地區可能會有降雨或降雪出現。

具體天氣預報如下:

1. 內蒙古中東部、黑龍江大部、吉林大部、遼寧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

2. 黑龍江中部、吉林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雪,局地有暴雪(10~12毫米)。

3. 遼寧中南部、山東中東部、江淮、江漢東部、江南、西南地區南部和東部、華南西部和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小雨。

4. 江西北部、浙江西南部、雲南西南部、台灣島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雨。

面對這樣的天氣變化,我們應密切關注氣象預報,做好相應的防寒保暖措施,特別是對於農業生產和戶外作業的人來說,更應提高警惕,預防可能出現的天氣突變帶來的不利影響。

立冬,作為冬季的開篇,標誌著冬季農事的起步。有農諺云:「立冬有食補,春來勇如虎。」這句話意味著,在立冬這個時令,人們開始進行食補,如雞、鴨、魚、肉、蛋、奶、豆製品等,這些食物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能夠增強人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預防感冒和其他疾病。因此,合理安排和搭配這些食物的攝入,能夠使我們在來年的春天保持健康。

此外,立冬時節,除了注重食物的補養,還要關注食物的搭配問題。我們需要避免過量或偏食,保持飲食的平衡和多樣性,以防止消化不良或營養過剩。

農諺不僅體現了人們對食物的重視,還展示了農業生產中的智慧。在立冬這個時節,農民需要根據天氣變化,對冬小麥、油菜、蔬菜等作物進行及時的管理,如防寒保溫、防病防蟲等措施,為來年的豐收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農民也會利用冬季的閒暇時間進行農田整理、改良和修整,以及對農具進行維護和更新。此外,他們還會在這個時期學習和推廣農業科技,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

立冬這個節氣,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更是中華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體現。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要向辛勤勞動的農民表示敬意和感謝。讓我們一起迎接冬季的到來,為明年的春天做好準備,並為祖國的繁榮和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7f601204fd124c01cae41b81f74b1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