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英雄》:一場8小時內橫跨1400公里的極限救援

2022-10-01     每經影視

原標題:《平凡英雄》:一場8小時內橫跨1400公里的極限救援

國慶檔已正式拉開帷幕,在上映的影片中,我們能看到家國大愛,也能看到平凡人的挺身而出。

截至10月1日20時,根據「救助救治新疆和田斷臂男孩」真實事跡改編的《平凡英雄》票房已超過3700萬元,在整個國慶檔中排名第二。資料顯示,《平凡英雄》由博納影業(SZ001330,股價9.69元,市值133億元)、天山電影製片廠、南方航空(SH600029,股價6.64元,市值1150億元)、中國電影(SH600977,股價9.93元,市值185億元)等7家公司共同出品。

近日,影片導演陳國輝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還原了黃金八小時內橫跨1400公里完成緊急救治事件背後的諸多細節。

從業近30年,陳國輝曾執導過《全程熱戀》《新娘大作戰》等多部受市場歡迎的影片。但從《烈火英雄》起,陳國輝開啟了「轉型」之路,他將視角從「小愛」轉向「大愛」,更多地去展現不同職業的普通人捨己為人、全力以赴的勇敢一面。

在2019年暑期檔中,《烈火英雄》收穫了超過17億元的票房成績。在陳國輝看來,我們身邊一直都有平凡英雄,他們可能是消防員,也可能是服務員、是公交車司機。但在某一天,就是這樣的平凡人會挺身而出,伸出援助之手。

6小時跨越1400公里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平凡英雄》的故事來源於真實事件:2021年4月30日,一名新疆和田地區7歲的小男孩因手臂被意外絞斷,需緊急前往烏魯木齊進行接臂手術。

這次手術必須在黃金八小時內以內完成,否則細胞壞死後將無法進行治療。從和田到烏魯木齊,橫跨1400公里,機組人員、醫護人員、110司機、120司機、空管塔台控制員……各行各業的平凡人挺身而出,爭分奪秒完成了一場生命接力。

當初看到這則新聞,陳國輝十分動容:我們有時會感到社會變得冷漠,但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還是有很多善良、無私的平凡人。2021年5月初,陳國輝直接飛往新疆採風,一了解就是5個月。

從業近30年,陳國輝還沒有拍過聚焦平凡人社會群像的影片。在拍攝《平凡英雄》前,陳國輝也反覆思考過「救助救治新疆和田斷臂男孩」事件的體量夠不夠拍成一部電影。但在到達新疆後,所有的疑慮煙消雲散。

陳國輝找到了空姐、飛機駕駛員、110司機、120司機、參與救治的醫生等大量原型人物,在與他們的聊天中,這段真實救治事件中的細節讓陳國輝感到驚嘆,他有了更深的感觸——每一分鐘、每一秒鐘,在那8個小時內都極其關鍵。

雖說黃金救治時間是8小時,但醫生告訴陳國輝,手臂斷裂超過6小時就非常危險,通常來說,很少有醫生願意做這樣的手術,6小時內跨越1400公里更像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我們在收集素材的過程中發現,110幫他開路,省了三分鐘;從和田到烏魯木齊過程中,空軍方面幫他申請了唯一的一班直飛飛機,節省了十幾分鐘;烏魯木齊機場幫他從145的停機位調到103停機位,從那個出口出去,又節省了三分鐘……我們計算了一下,加起來共省了21分鐘。」陳國輝記得這段故事的每個細節,在這場與「死神」的拉鋸戰中,無數的平凡人伸出援助之手,讓小男孩成功登上手術台。「最終,小男孩離關鍵救治時間,只相差15分鐘。」

《平凡英雄》劇照 圖片來源:出品方供圖

陳國輝回憶道,新疆和田機場總經理唐偉曾表示,在能把飛機安全叫停的情況下,一定要將小男孩送上飛機。「如果明天沒有工作,就沒有這份工作了,不管有什麼鍋,明天都由我來背。」這段真實的話語也出現在了《平凡英雄》的台詞中。「很緊張,只要有1個環節無法配合,只要有1個人沒有伸出援手,小男孩的手臂甚至生命可能就保不住了。」陳國輝感嘆道。

「下了手術台,只能睡5分鐘」這是一部真實的電影

《平凡英雄》的特殊之處在哪,對此,陳國輝沒有絲毫猶豫:電影中的所有故事,都是真實發生過的。

他在和田、烏魯木齊分別呆了數月,每天與當地居民一同吃早餐、逛夜市、喝酒,慢慢地與大家處成了朋友。「當地人很熱忱,有大愛。他們講話很『激動』,一開始我以為在吵架,納悶是自己說錯話了?後來知道他們嗓門就是比較大,我想把這些感覺都呈現在電影中。」

馮紹峰飾演的原型是新疆醫科大學中醫醫院骨三科醫生林立,林立在一次談話中透露自己每年會幫助100個孩子從新疆比較偏僻的地方飛到烏魯木齊,免費幫他們做手術。陳國輝稱,這些事林立此前從未告訴過別人。

在了解到很多平凡人做的不平凡事後,陳國輝決定,都將其如實呈現到電影中。《平凡英雄》的最後一場戲,幫助小男孩接通血管,在他與林立交流完後,拍板重新拍攝。「我不想只是很簡單地拍個最後一秒鐘血管接通的戲,我想把愛放在裡面。」

《平凡英雄》劇照 圖片來源:出品方供圖

林立幾乎每天都奔波於手術室,見過數不清的病人。有一次林立接通完血管,輕輕摸上病人的腿感受其體溫有沒有在恢復,這一細節被陳國輝捕捉到了。「他在說這段話的時候,眼神中充滿了愛,我問他你會摸小孩子的手嗎?他說,我會。」

陳國輝馬上找到馮紹峰,說要重拍這場戲。「我不想只拍緊張的手術,我要把醫生的愛拍出來,做完手術摸小孩子的手臂,這好像就在傳遞愛。」

對於醫生而言,自己的「兩分鐘」,或許就是病人的「一輩子」。在手術中,醫生的信念就是救助病人,哪怕只剩下一絲希望。

那段時間,陳國輝每天都去醫院找林立,發現他常常睡在地上。有時突然驚醒,會問身邊的人:「我睡了多久?5分鐘?不好意思,我們等一下有個手術。」然後立即起身。每天有很多病人找林立,他每做完一趟手術,只能爭取5分鐘的睡眠時間,然後投入下一場手術中。

「如果你不去跟他們變成朋友,很難知道裡面的細節,我想拍他們那麼多年的日常,(想知道他們)為什麼守在這個地方。」陳國輝向記者坦言。

一邊收集素材,一邊做劇本,直到2021年9月開拍。在這個過程中,陳國輝告訴編劇游曉穎,不能為編而編,要把真實的、有意義的故事呈現出來。陳國輝稱,《平凡英雄》中的每個情節都有真實原型,有些是當天正在發生的事,對白也是當天的對白。很多場戲在拍攝時,原型甚至坐在陳國輝邊上。陳國輝會諮詢原型的建議:「這個地方這麼說對嗎?當天的情緒是這樣的嗎?有沒有更好的表達方式?」

《平凡英雄》導演陳國輝 圖片來源:出品方供圖

時間是「反派」用動作片的手法去拍劇情片

在串聯起每個細節後,陳國輝十分激動:如果拍成電影,一定很精彩。

那麼要怎麼拍?雖然全部真實、有原型,但是陳國輝不想拍成一部紀錄片,他想融入類型片的感覺,突出跟時間賽跑、時間是「反派」的衝突感。

「最終是用動作片的手法去拍劇情片。」陳國輝坦言,他更想要的是通過電影傳達平凡人樸實的大愛、奉獻的意義。

回顧《平凡英雄》的拍攝過程,陳國輝稱:「都挺順利的,拍了差不多不到兩個月。」因為劇本已經完成,拍攝只需要順排便可。

說到印象深刻的、最難的戲份,陳國輝認為是小孩戲。第一場戲就是斷臂戲,因為小男孩帕爾曼·帕熱哈提是新人演員,還沒有經過專業訓練,演「斷臂」對他而言是一個巨大挑戰。剛拍完一條,帕爾曼·帕熱哈提就表示「不拍了,我要走」,陳國輝馬上拿著冰淇淋去安慰他。

《平凡英雄》劇照 圖片來源:出品方供圖

拍攝進程到了一半之後,帕爾曼·帕熱哈提又開始找媽媽,因為長時間把手臂架起來令他感到比較難受,他哭著說:「我想媽媽。」這一句話也給了陳國輝啟發,「我想媽媽」被放入了電影中。

陳國輝坦言,《平凡英雄》的投資體量並不算很大,相較於上部作品《烈火英雄》大量的特效,《平凡英雄》耗資最多的是搭景。醫院每天要做手術、要無菌環境,機場每天大量飛機起降,都不適合用來拍攝電影,為了高效完成影片,也為了不打擾社會的正常運行,劇組選擇自己搭景來還原場景。「背後還做了挺多工作的。」

2019年暑期檔,由陳國輝自導自編的《烈火英雄》拿下了超17億元的票房,影片將「逆行英雄」搬上大銀幕。在那之前,他與1000多位消防員也相處過數月,深入了解「逆行者」經歷的故事。

之後,陳國輝思考發現,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就有很多平凡英雄,他可能是一位服務員,也可能是一位公交車司機,他們每天在自己的崗位上高速運轉,但可能在某一天,他們就會挺身而出,幫助別人。

一開始,陳國輝沒有把點落在「英雄」上,影片也曾考慮過《8個小時》《生命速遞》等名字,在收集完素材後,他決定就叫《平凡英雄》。「這名字很貼,關於他們,不僅是這8個小時,而是關於他們每天做的很多事,我們回到了『人』身上。」

演員也做了很多功課。例如黃曉明去學習了模擬窗如何使用,馮紹峰克服心理恐懼,現場觀摩醫生使用手術刀,李冰冰去南航訓練基地學習怎麼當空姐……

《平凡英雄》劇照 圖片來源:出品方供圖

「現實生活中沒有NG。從《烈火英雄》後,我已經有很多現場的戲不跟著劇本拍了,我會要求演員即興表演,有時候開機了我沒有告訴他們,我要抓拍他們的臨場反應。對我來說,演戲我不要找技術派的,我一定要走心的演員。」

幸運的是,整部影片得到了出品方博納影業的支持。《平凡英雄》是博納影業在《烈火英雄》《中國機場》之後出品的「英雄」系列第三部,在整段創作過程中,出品方都給了陳國輝充分的創作自由。

出道近30年,陳國輝導演並上映的影片約為10部,從數量上看,不算是高產。但無論是《全城熱戀》還是《平凡英雄》,都獲得了市場和觀眾的肯定。「首先要自己喜歡,我本人也比較樂觀、正能量,我想將好的一面給大家看,可能觀眾看完也會有啟發。其實對於做導演,我都感到很幸運了。」

「每部電影都有遺憾,最起碼我拍出我想拍的電影,滿不滿意是觀眾說了算。」

記者|畢媛媛編輯 |魏官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7cc452ba9431f45a731aabe07634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