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短視頻平台應擔責 | 社會科學報

2023-10-12     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短視頻平台應擔責 | 社會科學報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短視頻平台應擔責 | 社會科學報

關注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2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我國短視頻用戶連年迅猛增長,截至2023年6月已達10.26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1454萬人,占全部網民的95.2%。《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連續兩年顯示,休閒娛樂已成為未成年人用網的重要目的,短視頻類應用與網站最受歡迎。短視頻平台為未成年人帶來了多樣化信息,拓展了其空間和視野,提升了其數字素養和技能,但也存在隱私泄漏、網絡詐騙、網絡沉迷、網絡暴力、人身財產受侵害等問題和風險,對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形成了負面影響。

原文 :《短視頻平台應承擔未年人保護的責任》

作者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方增泉 祁雪晶 元英

圖片 |網絡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出台在即,將會進一步促進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機制和責任體系的完善。自2021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以來,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連續三年對網際網路平台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現狀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短視頻平台在未成人保護方面的總體評估得分呈逐年遞增趨勢(2021年58.0分,2022年66.6分,2023年70.5分,百分制),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具體而言,在信息提示方面,一些短視頻平台在隱私條款中缺少信息提示內容,在未成年人實際使用過程中也缺乏顯著的信息提示;在技術保護方面,短視頻平台對數據風險的監測評估還有所欠缺;在防沉迷管理方面,仍有部分平台對用戶的身份審核不嚴,亟待進一步提升權限管理能力;在應急、投訴和舉報機制方面,短視頻平台基本設置了公開投訴、舉報的方式,以及應急預案和補救措施,但在實際中的應急響應處理機制不夠高效;在隱私和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短視頻平台在「真實身份信息註冊徵得監護人同意」和「加強保護敏感信息」方面有待完善;在科學普及和宣傳教育方面相對薄弱,平台大多缺乏進行科普宣傳的主動性和創新性。

確保短視頻平台有序發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網絡權益是一項系統性工程,社會各方需要一同努力、多管齊下,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打造風清氣朗的網絡環境。

第一,完善短視頻行業規範標準,嚴格落實法律法規。針對當下短視頻平台存在的問題,短視頻平台需要嚴格執行行業自律規範,承擔未成年人保護的社會責任。行業協會牽頭制定評價指標,及時發現短視頻平台在未成年人保護上存在的問題,強化未成年人風險披露義務。此外,還可以引入第三方機構,定期動態測評短視頻平台未成年人保護狀況並形成測評報告,敦促短視頻平台改進問題。

第二,加強防沉迷管理,完善「未成年人模式」。短視頻平台應在功能升級過程中主動探索未成年人模式的新內容、新形式,進一步豐富和細化內容池,為未成年人提供的內容能夠匹配他們的年齡和需求,讓其成為傳遞知識、培養興趣的資源陣地。同時,加強未成年人模式應用推廣,解決「打開率不高」「形同虛設」等問題,提升未成年人模式平均使用率,在現有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功能設置,提高未成年人身份識別的準確性,增強未成年人保護的有效性。

第三,人機協同審核把關短視頻平台內容安全。研究發現,短視頻平台算法存在內容高度同質化和信息窄化的現象,容易讓未成年人陷入「信息繭房」,偏離社會主流價值觀。對此,短視頻平台要秉持「科技向善」的理念和價值導向,儘可能地豐富「內容菜單」,通過人機協同實現內容的多元化、個性化輸送,利用 AI、聲紋等智能識別和算法技術加強內容審核,優化算法推薦機制,增加短視頻公眾議題的推送量占比,讓未成年人用戶能夠接觸到多元化且具有教育意義的內容,讓算法真正成為拓展知識結構的工具。

第四,完善未成年人隱私保護。短視頻平台需要履行合規義務,設置全產品、全鏈條、全方位的保護措施,有效預防未成年人隱私信息泄露。在「監護人通知和授權同意」過程中,平台應就「是否開啟未成年人模式」「是否允許被監護人發布作品並被推送」等問題徵求監護人同意,保障帳號使用過程中的隱私和內容安全,切實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目前,針對部分未成年人用戶會從其他渠道違規獲取帳號或暫時未進行實名認證的情況,積極建立較為完備的疑似識別、引導和保護機制,實施對未成年人隱私信息的主動保護。

第五,踐行知識普惠,做好科普教育。短視頻平台可以通過與專業的科普機構和青少年教育機構開展合作,利用平台的產品與社區優勢賦能科普內容,讓更多的未成年人用戶能通過短視頻平台點燃科學熱情。平台還可以完善激勵機制,通過吸引更多優質科普機構、科學家及科普號入駐,發起線上科普音視頻活動及線下青少年科學教育活動,激發青少年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助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發展。

文章為社會科學報「思想工坊」融媒體原創出品,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871期第4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拓展閱讀

關注 | 短視頻擺拍,能還是不能?

生成式人工智慧來了,如何保護未成年人? | 社會科學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71a2e9368007834a33f289517c70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