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興辦實業、支持抗日、反對內戰、興辦教育,見證了祖國的滄桑巨變,陳嘉庚先生被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正值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之際,7月31日,薪火相傳輝映浦江——上海僑界傳承弘揚「嘉庚精神」主題活動在位於北外灘濱江的廈門國際銀行上海分行舉行。
嘉庚先生愛國、創業、興學,他的實踐和精神形成了獨特而豐富的「嘉庚精神」。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齊全勝在致辭中說,上海僑界舉辦系列主題活動,學習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給集美校友總會回信精神,落實中國僑聯部署,旨在深入學習陳嘉庚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以國家為重,以民族為重的品格,關心祖國建設、傾心教育事業的誠心,推動僑界在新時代更好傳承和弘揚「嘉庚精神」。要將主題活動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落實十二屆市委五次全會部署,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展現僑界應有擔當和作為,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及上海「五個中心」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活動中,中國城市史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師範大學蘇智良教授在作《弘揚嘉庚精神,致力民族復興》主旨分享中,透露了陳嘉庚先生與上海結緣的兩個小故事。1920年9月21日,嘉庚先生作為廈門大學籌備委員會的主心骨,於上海虹口區老靶子路的華僑聯合會內,召開了意義重大的首次籌備會議。這場會議,不僅凝聚了上海各大高等學府的智慧與力量,更在當時《申報》的見證下,成為了廈門大學夢想啟航的標誌性事件。
時間來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在國家的戰略部署下,當時的上海水產學院遷往廈門,成為了集美大學水產學院的一部分。時光荏苒,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需求的變化,上海水產學院得以在上海重建,並發展成為今天的上海海洋大學。陳嘉庚先生雖未直接參與此段歷史,但其教育興國的理念激勵著兩地的教育工作者,續寫著廈門與上海深厚關聯。
主旨分享中,蘇智良還從海外艱苦創業、全力興辦教育、參與反清革命、全力支持抗戰、認同中共道路、參加新中國建設等方面,帶領與會人士走進陳嘉庚先生的非凡人生,感受陳嘉庚先生的愛國情懷、教育理想。此外,上海海事大學校史館館長、黨委宣傳部張峰副部長作《踐行「嘉庚精神」,助力海洋強國、航運強國建設》主題分享,講述了陳嘉庚先生作為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提交「建議恢復福建航海專科學校及上海航務學院案」提案,推動上海海事大學復校的背景和經歷和海事大學踐行「嘉庚精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有關情況。
圓桌交流環節,中國非洲人民友好協會副會長、上海市僑聯海外委員、上海達之路控股集團董事長何烈輝,2024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左智偉,集美中學上海校友會副會長、寶龍集團副總裁鄭詠棠,上海市海外經濟技術促進會會長、上海市僑聯委員張禮立,廈門國際銀行上海分行黨委委員、行長助理李蕾圍繞「嘉庚精神的當代價值與傳承」主題展開深入交流探討,解讀「嘉庚精神」的精神內涵,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闡述「嘉庚精神」時代價值,表示將立足現有崗位,身懷愛國之情,堅守報國之志,為同圓民族復興之夢貢獻力量。
活動現場還進行了「僑家記憶」項目啟動和廈門國際銀行上海分行「新僑驛站」。本次活動由上海市僑聯主辦,虹口區、楊浦區僑聯承辦,系2024上海統戰文化周系列活動之一,也是今年以來本市僑聯組織開展紀念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