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到了,面點師教你做月餅,簡單易學,色澤金黃,柔軟不幹硬

2019-09-12     青蔥食味

明天就是中秋佳節了,青蔥在這裡提前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每逢中秋節的到來,都不禁讓人想起蘇軾這首膾炙人口的《水調歌頭》。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因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故而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不禁讓人期盼家人的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正如詩句中最後兩句寫到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中秋節,人們除了祭月、賞月、賞桂花、飲桂花酒之外,當然少不了要吃月餅,親朋好友之間也會互相贈送月餅,以表達美好的祝願。但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月餅雖然包裝十分精美,但動輒幾十,甚至幾百的價格,不禁讓人感覺有些華而不實,所以我還是習慣親自做上一些月餅,這樣不但吃著放心,同時也更加的實惠。

其實說起來,製作月餅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複雜,掌握好方法,幾乎人人都可以做得出來。而且在製作的過程中,更能夠感受到節日的氣氛,就像包餃子一樣,一家人團坐在一起,訴說著家長里短,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將一個個月餅製作而成。我想中秋節吃月餅的真正的涵義就是如此吧!

廣式月餅

【準備材料】

低筋麵粉135g,液體植物油18g,轉化糖漿100g,鹽2g,水1小勺,餡料350g。

【分量】

使用直徑約5.5cm,深度約2cm模具,月餅10個,餅皮重26g/個,餡料重35g/個。

【製作方法】

第一步,將低筋麵粉過篩,然後分成90g和45g兩份。

第二步,在90g的麵粉中依次加入植物油、轉化糖漿和鹽,用橡皮刮刀快速混合均勻成黏稠的麵糊,然後蓋上保鮮膜靜置60分鐘。麵糊靜置好後,加入剩餘的45g麵粉混合均勻,混合的時候要注意避免搓揉出筋,若在混合時覺得麵糰太干,可以加1小勺水進行調整,混合好後,再次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中餳30分鐘。

第三步,麵糰餳好後,在面板上撒一些麵粉,防止粘黏,然後將其搓成長條狀,用切刀切成10份(每份約26g),接著用掌心滾成球狀,然後用手將其捏成中間稍厚,邊緣薄的餅皮狀。這裡餅皮的重量是根據模具大小而定的,所以大家製作上可以先製作一個比較一下,然後根據大小情況做一下調整。

第四步,我這裡準備了豆沙、五仁和板栗三種餡料,用掌心將其大致搓成球狀即可。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其它的餡料,一般超市都有賣現成的。

第五步,將餡料放在捏好的餅皮上,然後用餅皮緊密包裹住餡料,接著用掌心搓成球狀。在麵糰表面均勻的滾些麵粉,然後放入月餅模具中,用手將麵糰壓緊至滿模。接著將月餅從模具中倒扣出來,用刷子刷掉表面多餘的麵粉,然後放在鋪了油紙的烤盤上。其它的月餅依照此過程重複操作,月餅全部做好後,用噴壺在表面噴上一些水,放在烤制時開裂。

第六步,預熱烤箱,上下火160℃,中層。放入月餅烘烤7-8分鐘左右取出。這裡由於每個烤箱的實際溫度不盡相同,所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一下調整,多觀察一下不要烤糊了。

第七步,月餅取出後,用刷子均勻的在表面刷上一層蛋黃水(蛋黃水的製作:1個蛋黃和1小勺水,將其混合均勻即可),然後放回烤箱中,烘烤7-8分鐘左右,接著將其取出,再次刷上1層蛋黃水,然後放回烤箱中再烘烤12-15分鐘,至表面呈金黃色後即可。烘烤過程中,如果顏色過深可以調低溫度或者加蓋一層錫紙即可。

待月餅完全放涼後,密封1-2天回油後會更好吃。好吃的廣式月餅就做好了,喜歡的小夥伴就嘗試製作起來吧!


青蔥有話說

廣式月餅的餅皮特殊,烤後金黃潤澤,柔軟不幹硬,其中就是轉化糖漿在起作用。轉化糖漿又稱人造蜂蜜,在熬煮的過程中添加一些天然酸味水果材料,在一定溫度下,利用酸的分解將屬於雙糖的細砂糖轉化為單糖(50%果糖及50%葡萄糖),經過這樣的程序,煮好的糖漿不會結晶,甜度也比一般蔗糖高。轉化糖漿可以代替蜂蜜食用,煮好後可以多放一段時間再使用,顏色更漂亮,味道也更醇和。

轉化糖漿

【準備材料】

細砂糖500g,檸檬200g,白醋30ml。

【製作方法】

  1. 檸檬清洗乾淨,連皮切成薄片。
  2. 將水、白醋加入細砂糖中,中火煮至糖融化。
  3. 放入檸檬片,沸騰後轉小火,全程小火熬煮到108-110℃即可關火,此時糖漿色澤金黃,類似於蜂蜜的濃度。
  4. 將檸檬片渣過濾掉,在室溫下密閉保存即可。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大家好我是青蔥,敬請關注青蔥食味,每天為您帶來不一樣的美食體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6e9J20BJleJMoPMbQ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