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越能源歸母凈利降94.58% 兩董事「棄權」三季報

2024-11-04   每日經濟新聞

10 月 30 日 ,*ST 海 越(SH600387,股價3.04元,市值14.23億元,原證券簡稱海越能源)發布2024年三季報,公司前9個月實現營業收入12.19億元,同比下降40.57%,實現歸母凈利潤218.17萬元,同比下降94.58%。

不過該定期報告在審議過程中卻出現了分歧,海越能源審計委員會以「2票同意,0票反對,1票棄權」的表決結果,同意將三季報提交公司董事會會議審議,結果顯示,表決情況為「同意6票,棄權2票,反對0票」,棄權者為董事王侃和獨立董事沈烈。

10月31日下午,海越能源證券部工作人員在電話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應稱,公司尊重兩位董事發表的意見,會積極推進落實相關後續工作。

海越能源是一家以能源產業經營投資為主營業務的綜合性能源企業。圖據上市公司官網

兩董事投出棄權票

據海越能源公告,董事王侃認為,儘管海越能源管理層書面確認了不存在違規資金占用情況,以及公司在今年開展了持續的整改工作,但鑒於缺少獨立第三方的評估和判斷,對於公司嚴重的內控缺陷問題是否已得到整改和提升,其目前暫時無法得出相關結論。

王侃表示,審計師的審計工作是董事監督公司業務運營和內控管理的重要參考之一,但海越能源年審會計師事務所於4月20日披露的《海越能源2023年度審計報告》顯示,由於相關資金收回過程與公司對外支付大額採購款項存在時間點接近等情形,會計師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確定歸還資金是否來源於公司或交易對手。

同時,第三季度報告未經審計師審計,且第三季度報告包含上半年財務數據,因此其無法充分判斷2023年發生的資金占用是否已經收回,以及2024年初至報告期末是否發生了新的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或違規擔保事項。

王侃還表示,根據第三季度報告審計委員會會議決議,部分委員對議案投棄權票。他們表示,儘管公司已採取整改行動,但目前尚無權威性的驗收報告。此外,公司聘請的第三方中介機構就《公司2023年度審計報告》中無法表示意見的相關事項所開展的專項審計工作仍在進行中,尚未出具專項審計報告。他尊重和參考審計委員會的審核建議,認為目前確實難以評估公司的內控整改和資金占用現狀。

獨董沈烈則認為,海越能源連續幾年存在控股股東及其他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公司資金的違規記錄表明,既往公司就相關的內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不盡徹底。公司也因此曾兩次被「ST」,目前尚處於「*ST」之中。今年以來公司雖然就此又採取了一系列具有實質性內容的整改行動,但效果及持續性如何,目前仍無相關驗收報告支撐。

沈烈表示,海越能源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是對2023年年報、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和半年報的延續。他曾在4月份提議公司聘請獨立第三方審計機構對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大額資金進出及結存情況(尤其是與關聯方之間的交易)進行專項審計並出具審計報告。然而,由於種種原因,該提議直到8月下旬才得到公司的支持和落實。

截至目前,尚未收到由獨立董事提議聘請的第三方中介機構就《公司2023年度審計報告》中無法表示意見的相關事項,以及2024年大額資金進出及結存情況(特別是與關聯方之間的交易)所開展的專項審計報告。

沈烈還表示,其通過其他途徑尋求可信賴的證明支撐(比如公司內部控制缺陷整改的外部監管結論性意見、公司內部審計進行的相關穿行測試報告、公司被美國政府方面凍結資金的積極進展等),最終未獲得滿意的結果。

遴選會計師事務所

《每日經濟新聞》此前曾報道(詳見《*ST海越2024年上半年營收、利潤雙雙下滑 兩董事對半年報投棄權票》),王侃與沈烈對《海越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報告》和《海越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報告摘要》也投出了棄權票。

彼時,王侃認為,海越能源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連續發生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事項,這凸顯出公司內控存在嚴重缺陷且始終未能得到有效整改和提升。他通過報告期內歷次董事會的積極問詢,並參考年初至今的相關公司公告等信息後表示,暫時無法保證半年報內相關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王侃表示,出於謹慎性原則考慮,最終認為就公司半年報及其摘要中的資金流動、應收、應付款項、資產減值等信息無法保證其真實、完整和公允,但亦無足夠的依據完全反對議案,故投棄權票。

沈烈則認為,未能夠獲取公司與控股股東及其他關聯方往來資金占用合理、合規方面充分、有力的支撐性信息或證據,對半年度報告及其摘要中相關信息的真實、完整、公允性無法提供合理保證,既無完全「贊成」的理由,亦無「反對」的充分證據。

值得注意的是,8月27日,經海越能源獨立董事提議,公司召開了第十屆董事會第二次獨立董事專門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聘請第三方中介機構的議案》。該議案指出,鑒於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2023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獨立董事計劃提議聘請其他第三方中介機構,就《公司2023年度審計報告》中無法表示意見的相關事項進行專項審計。

彼時,海越能源表示,公司將積極配合第三方中介機構的專項審計工作,並將根據後續進展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10月31日下午,海越能源證券部上述工作人員在電話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應稱,公司還在遴選會計師事務所,待確定後會披露相關進展;另一名工作人員也表示,公司會配合獨立董事相關工作,記者應其要求發送了採訪郵件,但截至發稿,記者未收到回復。

第三季度業績下滑

對於前三季度業績大幅下降,海越能源解釋稱,營業收入下降主要系本年度大宗貿易業務凈額結算的比重有所增加及公司大宗貿易整體業務體量縮減導致;歸母凈利潤下降主要系公司大宗貿易業務整體縮減;本年度財務費用增加;2019年度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被稅務機關認定為虛開(公司為善意取得方)。

第三季度,海越能源實現營業收入3.23億元,同比下降64.44%,公司解釋為本年度大宗貿易業務凈額結算的比重有所增加及公司大宗貿易整體業務體量縮減導致;實現歸母凈利潤虧損2083.02萬元,同比下降425.43%,公司解釋為大宗貿易業務整體縮減、財務費用增加、前期生產的碳酸鋰計提減值。

據悉,海越能源在陝西銅川地區已建設1000噸鋰材料一體化加工產線,同時在建1.2萬噸鋰材料一體化加工產線,並同步開展產線的升級調改工作。其中,鋰材料一體化項目主要利用鋁渣,通過「酸浸提鋰—深度凈化—再生循環」的創新技術路線,提取碳酸鋰。

然而,今年以來,鋰價持續下滑,給業內帶來巨大壓力。據海越能源半年報,公司碳酸鋰及相關商品上半年營收為875.81萬元,同比減少79.06%;截至6月末,碳酸鋰相關材料帳面餘額為6.37億元,其中,存貨跌價準備及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準備為2.56億元。

對此,海越能源半年報中稱,將加大對原材料的採購,積極與外部鋁材料生產企業合作確保原材料的穩定供應,同時加大對鋰材料技術人才引進的力度,積極開展供應路線優化及產線調改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