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天富貴,輪到哈爾濱了

2024-01-04     格隆匯

原標題:潑天富貴,輪到哈爾濱了

2024年的第一座「網紅城市」,誕生了。

在已經相當火熱的元旦假期,哈爾濱殺出了一條血路。儘管哈爾濱的旅遊每年冬天都會進入人們視野,但今年的哈爾濱仍舊火得讓人覺得「陌生」了。

也難怪黑龍江政府專門發文感謝海內外遊客,「您的傳揚,把很多黑龍江人都『整不會了』」。

作為曾經的「共和國長子」,哈爾濱乃至整個東北,正在踏上一條不一樣的發展道路。

01

今年的元旦數據上看起來相當火熱,元旦假期三天,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發送旅客總量近1.3億人次,相比2023年元旦假期有了不小的提升。

與之對應的,是各大景點人群熙熙攘攘,遊客基本都是摩肩接踵、動彈不得。

香港跨年煙花之後,跨境大巴運力崩潰,大量遊客滯留地鐵站;各大城市有跨年活動的商圈擠得人滿為患,動彈不得。

但是其中最為火熱的,還是哈爾濱。從假期開始前到假期結束後,哈爾濱占據了多個平台的多個熱搜,只要上網,就幾乎難以錯過。

截止元旦假期第3天,哈爾濱累計接待遊客304.79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9.14億元,達到歷史峰值,哈爾濱機場運送旅客達到20.5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27%,創歷史新高。

這一系列火熱的景象,甚至導致哈爾濱相關概念股一度拉升。

同程旅行的《2024元旦假期旅行消費報告》顯示,2024年元旦假期,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登頂熱門景點第一名,哈爾濱旅遊熱度環比上漲240%,這波熱潮預計還將延續至寒假和春節假期。

哈爾濱的火爆並不意外,往年冰雪季,哈爾濱也多次因為「冰雪熱」引起小範圍關注,但是像今年一樣大範圍的爆火,實屬偶然。

遠超往常的火熱,從冰雪大世界公布開園時間就已經開始。

公布開園時間當天,「史上規模最大」的冰雪大世界,很快登上了熱搜榜首,而早在正式亮相之前,不少人也開始網際網路「雲監工」冰雪大世界的建造。

這在之前都是相當少見的。

為了迎接南方遊客,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提前開園。開園當天,剛到下午官方就暫停售票了,因為在僅僅4個小時內,冰雪大世界就已經湧入了4萬人,達到了上限。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 圖源:哈爾濱文旅

瘋狂湧入的遊客也讓哈爾濱很快遭遇了大規模的「退票危機」。

不少遊客進入冰雪大世界之後,發現較為熱門的「大滑梯」「摩天輪」等項目需要分時預約,但是就算搶到了預約,也還是得老老實實排隊。

再加上哈爾濱零下20多度的天氣,這些大老遠跑來哈爾濱的遊客,不得不在寒風中為了一個冰雪項目排隊超過4個小時,使得冰雪大世界的開園,伴隨著大片的怨聲載道,大量遊客高喊「退票」。

好在,哈爾濱做出了「教科書級別」的公關,誠懇致歉之後,還允諾給遊客退票,哈爾濱的熱度就此不降反漲。

圖源:哈爾濱文旅

到正式的元旦假期,哈爾濱更加繁忙, 「南方小土豆」、「馬鈴薯公主」成為了熱門話題,哈爾濱的各個遊樂項目也經由網絡被廣為傳播。

除了「老牌網紅」冰雪大世界和索菲亞大教堂,背著書包的企鵝、牽著馴鹿的鄂倫春人成為了難得一見的「人造景點」,東北洗浴文化讓東北大澡堂成了一位難求的打卡聖地,凍梨、凍柿子被切片擺盤放上了餐桌,「萬物皆可冰糖」成為了爆款話題。

哈爾濱也成為了開年的第一個「網紅城市」,而這一系列事件,讓人不由得想起了去年上半年爆火的另一個網紅城市——淄博。

去年上半年淄博火起來後,全國多地都紛紛向淄博取經。其中,哈爾濱被網友視為最該去取經的城市之一。

不知道哈爾濱是否真的有派人去淄博取經,但是這次哈爾濱的爆火,能夠看到不少淄博的影子。

去年,淄博因為商戶的淳樸和誠信,居民的熱情和好客,乃至於政府和民眾的「政通人和」,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除了燒烤,「熱情好客」是相當多人想到淄博感受「煙火氣」的原因之一。

而哈爾濱則在這一基礎上更進一步,衍生出了「討好型市格」。

為了迎接遊客,有哈爾濱人開著勞斯萊斯接送,破舊公交牌連夜被撤下,中央大街也鋪上了地毯,建起了遊客溫暖驛站,松花江上升起了熱氣球,甚至甜豆腐腦也出現在了哈爾濱。

也至於不少人都感慨,「爾濱,你變得陌生了」。

然而,這種「討好型市格」的形象,其實從未改變過。只是,曾經那句話叫,「東北人都是活雷鋒」。

02

回望歷史,整個東北地區曾經無比輝煌。

1946年4月,哈爾濱成為新中國第一座解放的大城市。在視察中,哈爾濱被毛澤東稱為「共和國的長子」,這一稱呼,後來也被延伸到了整個東北地區。

在建國初期的「一五」時期,遼寧成為了新中國工業的搖籃,第一爐鋼、第一架飛機、第一艘巨輪等多個新中國工業史上「第一」都誕生在遼寧。

整個東北地區,先於全國其他地區解放,又先於全國其他地方進行工業化和現代化。彼時,東北的各類資源——石油、糧食、煤炭以及機械設備等,或調撥或低價輸出到了全國各地。

圖源:圖蟲創意

然而隨著整個社會逐漸轉向,舊的經濟地理關係走向終結,珠三角、長三角崛起,目前的四大一線城市逐漸冒頭,東北逐漸走向沒落,在大眾心中的形象也逐漸改變。

《東北人都是活雷鋒》唱響春晚時,東北人的正面形象達到最巔峰,此後大眾眼中東北的聲量便一路下降。

「東北人都是活雷鋒」成為了老黃曆,相反,不同的影視作品,都開始刻畫東北流散到各地討生活的底層青年形象。關於東北的種種負面新聞,也讓東北逐漸成為了粗俗和落後的代名詞。

2014、2015連續兩年,東北三省的GDP增速和山西一起,名列全國最後4名,哈爾濱的GDP也多次位列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的最後一名。

東北似乎從此落到了最低點。

如今,近十年過去,東北經濟有了明顯回暖。在2023年一季度,東北三省GDP增速甚至一度集體領跑全國,吉林更是以8.2%的增速位列全國第一。

這當中,就少不了網際網路的傳播和旅遊的帶動。

首先是「房子白菜價」的鶴崗,一套房的價格甚至比不上一些一線城市的單價,使得不少年輕人夢中的退休聖地,從雲南、海南,變成了黑龍江的鶴崗。

再後來,來自鐵嶺的李雪琴在脫口秀中一句「宇宙的盡頭是鐵嶺」,將這個遼寧的小城成功變成「國際大都市」,帶入大眾視野。

近幾年,播放量達數十億次的《漠河舞廳》使得漠河成為年輕人打卡的聖地,《漫長的季節》作為去年最高分的國產劇也使得東北曾經的輝煌再被重提。

網際網路宣傳帶動文旅產業,文旅的發達又帶動了建築、賽事、產業、活動、招商、城市名片、交通、生態、文化、人才等方方面面。由此開始,東北的文旅產業也正在逐漸從曾經的「小產業」變成一個能帶動各類生意的「大系統」。

2022年,哈爾濱專門出台關於冰雪經濟的發展規劃,要打造「冰雪文化之都」。計劃到2025年,哈爾濱的冰雪產業總產值達到750億元,占全省四分之一以上。到2030年,冰雪產業總產值突破1500億元,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東北變成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圖源:哈爾濱文旅

今年的火爆,也來源於此。因為從今年年初開始,哈爾濱就已經開始進行策劃,並且開展了夏季的避暑旅遊,為冬天的爆火積累了口碑和熱度。

但是除了發展旅遊經濟,東北還有另一條道路,那就是對外出口。

在對歐美出口逐漸下降之時,我國對俄羅斯和東協的出口卻呈現出高增長態勢。

2022年,俄羅斯進口總額為1964億美元,中國就占到了其中的38.76%,繼續成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夥伴。

2023年1至9月,中國出口到俄羅斯貿易總額為814億美元,同比上升56.87%。

其中,東北又作為中俄貿易的橋頭堡,收穫了大量關注。

2023年9月中下旬,黑龍江黑河市率先恢復了中俄互免簽證,黑河口岸一度人滿為患。除了進出口,也有了更多俄羅斯人和中國人互相「交換旅遊」。

在地緣政治的逐漸轉變下,東北也逐漸迎來新的機遇。

03

結語

哈爾濱和淄博這兩個「網紅城市」,曾經都是我國有名的工業重鎮。

哈爾濱自不必說,淄博也曾是國內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近現代工業歷史已有100多年。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這些曾經的工業重鎮,逐漸走向衰落。

在國家先後三批確定的69個資源枯竭型城市中,只黑龍江就有6個城市入圍,其中就包括房價跌到白菜價的鶴崗。

儘管東北已經不再能像最開始那樣以一己之力撐起全國工業體系,但是目前的黑龍江,仍舊是全國最大的糧食凈貢獻省份。

東北,不能被遺忘,也不該被遺忘,更多像東北一樣的城市,也是如此。(全文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6137dc20bb174bcbcd4320023d305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