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到了
很多家長都會安排親子出遊計劃
不少人選擇到海邊感受大自然
然而
看似平靜美麗的海灘
也可能隱藏著未知危險!
近日,深圳衛健委發布提醒:
去海邊玩
別碰這種「塑料袋」!
什麼「塑料袋」?
原來,
這種又像塑料袋又像氣球的生物
就是有劇毒的僧帽水母!
(去年3月,深圳大鵬西涌海灘曾出現過僧帽水母)
在它平均長達10米的觸鬚上
有充滿毒素的刺細胞
毒性之強不亞於眼鏡蛇
嚴重時可致命
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宋卡總領館官方帳號發布《駐普吉領辦提醒中國遊客警惕有毒水母》文章,稱日前在普吉島海域發現劇毒僧帽水母,近期泰國南部已有3名成年人被毒水母蟄傷,1名兒童接觸後死亡。
提醒中國遊客在普吉島海域或沙灘進行涉水活動時務必多加小心,不要主動觸碰僧帽或其他水母等海洋生物。
據統計
我國沿海有30多種水母會蜇人
有的水母刺絲
可分泌類眼鏡蛇毒
把人蜇傷後迅速取人性命
對人類危害極大
而且,
水母生長的季節性較強,
多在5-8月份開始漂浮在淺海水域
活躍期正值暑期
僧帽水母
但也不用過於擔心!
因為水母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
如果去海邊玩看見它,
馬上遠離一般就沒事。
被水母蜇傷應該怎麼處理
去除水母觸手(儘量藉助手套、木棍等,避免皮膚直接接觸);
2. 用海水/醋沖洗蟄傷部位;
3. 用小刀、剃鬚刀、卡片等,分離掉皮膚上的刺細胞。在刮刺細胞之前用剃鬚泡或者肥皂泡沫進行塗抹效果更佳。
4. 重新用醋/鹽水溶液塗抹患處,或用海水沖洗。讓蜇傷部位自然乾燥,並配合服用抗組織胺藥物,每天清洗開放的創口、塗抹抗生素軟膏。
出現下列症狀
請立即就診:
1. 蟄傷處皮膚紅腫明顯,燒灼樣刺痛,潰爛;
2. 全身中毒症狀,如噁心嘔吐、頭痛頭暈、乏力、關節痛等;
3. 可能致命徵象(過敏性休克),蕁麻疹症狀、喉頭腫脹、呼吸困難、神志改變、休克,甚至心臟驟停。
來源:廣州日報、深圳衛健委、人民日報等
聲明:萊陽市融媒體中心微信公眾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更正、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