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回憶對印反擊戰:想殺重傷俘虜,連長是國軍俘虜轉化的不讓殺

2023-12-08     康康歷史

原標題:老兵回憶對印反擊戰:想殺重傷俘虜,連長是國軍俘虜轉化的不讓殺

對印自衛反擊戰老兵回憶印軍作戰特點時,說道:「印軍有個特點,一受到攻擊,就會迅速四散而逃,鑽到深山密林裡面,然後伺機襲擾我軍,因此我軍在戰後有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搜山。」

搜山的時候,敵暗我明,隨時都可能遇到危險,必須時時保持警惕,否則就會喪命!

一名四川學生兵在搜山的時候,就有一段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經歷,在當時的新兵之中堪稱傳奇!

那名四川兵正在搜山的時候,一名印度兵忽然從樹後面跳了出來,兩人的刺刀一下子就對上了!

兩人都發現對方之後,便誰也不敢先出刀了,畢竟一線之差就是生死,兩人架著刺刀轉圈,都瞪大眼珠盯著對方,等待著出手的機會!

那個四川小子有文化,可能電影小說看得也多,兩人僵持之際,那個四川兵冷不丁的大喝一聲,抓起頭上的帽子就往印度兵臉上摔了過去,趁著印度兵躲閃的瞬間,四川兵一個箭步就把刺刀插進去了,刺刀正好插在印度兵肋骨間,印度兵一下子就失去作戰能力了。

56式步槍是寬刺刀,血槽比較淺,按理說扎進去後擰一下,刺刀就能拔出來。

可是那個四川兵是新兵,這是他第一次拼刺刀,心裡害怕啊,他一個勁兒地往後拽刺刀,印度兵雙手握著已經插進身體的刺刀被拖著走,還『啊啊啊』地大叫。

這個四川兵被嚇壞了,大喊:「班長,班長!我刺刀拔不出來了!」

班長是一個老兵,跑過來接過刺刀一擰一拔,再拿腳一踹,那個印度兵就倒地死了,就這一下拼刺刀,那個四川學生兵得了二等功!

印度兵逃到山上後,頭兩天還會抵抗,搜山的時候會對我們開槍;不過第三天的時候,他們就只眯著了,你不發現他的話,他也不打你;等到了第四、五天的時候,他們就餓得不行了,就會自己下山過來投降。

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和戰友聊天的時候,就有5個印度兵過來投降了。

這5個印度兵被我們追了好幾天,他們只要一點火做飯,我們就循著煙追過去,用印度語喊話,讓他們舉著手過來,他們不敢點火沒法吃飯,餓的不行了,最後只好出來了。

最後一搜身,5個印度兵身上全是從地里掰的干玉米,就是不能生火,沒法兒吃。

在我軍的包圍下,大部分印軍都忍不住寒冷和飢餓出來投降了,甚至有一些印度兵餓急了,直接衝到我軍戰事的爐灶邊上手抓著米飯吃。

印度兵吃飽之後,覺得我軍對待俘虜不錯,就回到山上叫戰友一起下來投降了。

那時候,公路兩邊到處都是饑寒交迫的印度兵,聯通他們拋棄的坦克、汽車、槍炮等各種裝備,坐以待「俘」……

我們所在的連隊在迂迴敵後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奄奄一息的印度兵,說實話,那個時候,我們連隊已經是人困馬乏了,大家是不想帶上他的,但是遵循人道主義原則,我們連又不能不「撿」。

最後只能由我和班長一起架著那個撿來的印度俘虜趕路,那個印度兵一米八幾的大個兒,腿凍傷了,根本就走不了路了。

我和班長一起架著,我個子矮,他整個身體的重量幾乎全壓在我身上。

要知道當時我們已經急行軍幾個晝夜了,大家都十分勞累,而且糧食和水也是嚴重短缺,這個時候還得供給那個俘虜吃喝,這對我們連隊來說,實在是有些難以維持。

我是又困又渴又冷,身體幾乎已經到極限了,我怎麼也想不通一個道理,我是來打仗的,為什麼這個時候還得背著他!

最後我實在是受不了了,就悄悄的和班長說:「班長,你摔一跤轉過去,我把他捅死算了!背他幹什麼!」

班長惡狠狠的瞪了我一眼,說道:「你別有這個想法,咱們連長指導員都是國民黨俘虜過來的,對俘虜待遇要求極嚴,誰殺俘虜要拿腦袋換的!」

沒辦法,最後還得背著他走,說起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老兵開懷大笑,最後那個印度兵俘虜還是活了下來。

1962年11月21日,我軍逼近傳統習慣邊界線,就在這時,中央軍委下達命令全線停火,部隊歸還俘虜和戰利品準備撤軍。

說起此事的時候,老兵說道:「戰士都想不通啊,正在興頭上,不讓打了,有的戰士都哭了。」

1962年12月初開始,我軍部隊開始主動後撤,整個撤軍行動一直持續到1963年3月,我軍全部撤回到了1959年11月的實際控制線本側20公里內。

撤退時,我軍部隊將重傷病戰俘交給印度紅十字會,並將繳獲的戰利品維修擦拭後歸還印軍。

老兵至今還記得,離開傳統習慣線的鷹巢山口那天的場景:「排長帶領全排戰士向祖國的大好河山鄭重地敬禮,我們向祖國的領空和領土宣誓,我們一定會重回這裡,樹立界碑建立永久性哨所保衛她不再受外敵的侵略!」

如今50多年已經過去,他們終究是再沒能回去:「一生的等待沒有重回藏南,再戰印頑,成為終身的遺憾!」

在問到老兵,上戰場的時候心中怕不怕的時候,老兵說道:「戰場上沒時間考慮怕不怕。」

戰場上100天,對於我們這100個人來說,是一場難得的鍛鍊。

你要問怕不怕?當時大家都沒考慮怕不怕。在戰場上,你越怕死,就死得越快,因為你一怕,動作就遲緩了,而戰場上容不得遲緩!

大家都是下了戰場,才開始後怕。要是有人說:「班長,咱把那罐頭打開吧,說不定明天誰就吃不上了。」

凡是說類似這種話的人,基本上不是犧牲就是負傷,因為他肯定在心裡把『死』想得太多了,所以動作就慢了。

對印自衛反擊戰,一戰打出了數十年的和平,為我國的建設和繁榮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向老兵致敬!向戰鬥中犧牲的英烈致敬!

我是小北最光陰,深耕歷史文化,暢談歷史往事,每天都會分享歷史文章,歡迎您的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5cb20d1e99f5a57c45dcdeb15e3ab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