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之王」年輕化?早期10大症狀是警告!這些人尤其要注意——

2023-10-28     北京交通廣播

原標題:「癌症之王」年輕化?早期10大症狀是警告!這些人尤其要注意——

導 讀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於2023年10月27日12時56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0歲。

多家媒體報道,2021年疫情期間,吳尊友確診胰腺癌,與癌症搏鬥了兩年。

「癌症之王」胰腺癌都有哪些早期症狀?

哪些指標值得關注?

早期篩查又有怎樣的注意?

一文了解!

胰腺癌因其發病隱匿、早期診斷率低、進展迅速、預後極差等特點,在醫學界被公認為「癌症之王」。而且,據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肝膽胰腫瘤中心主任李德衛介紹,目前臨床上接診的患者大多在45歲以上,但這兩年,40歲左右的患者逐漸增多,呈現出年輕化趨勢。

怎樣才能在胰腺癌早期階段發現?北京友誼醫院普外科主治醫師林華駿稱,有十大早期症狀需警惕。

胰腺癌早期十大症狀

胰腺腺泡分泌的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胰澱粉酶等都是人體消化食物所需要的酶,它們經由腺管進入消化道中。胰腺表面疙疙瘩瘩的東西被稱作「胰島」,日常生活中大家所說的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就是由胰島中的β細胞和α細胞分泌的,二者控制著血糖的高低此外,胰腺還可分泌生長抑素、胰多肽等激素,起到抑制胃腸運動、促進膽囊收縮等功效。

從臨床經驗來看,當胰腺發生癌變的時候,通常會出現以下10種症狀。

1.腹痛

腹痛往往是胰腺惡變後的首發症狀,多位於上腹部、臍周或右上腹,性質為絞痛,以及陣發性或持續性、進行性加重的鈍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

2.梗阻性黃疸

一般胰頭髮生惡變時大多會出現黃疸,且出現時間早,屬於阻塞性黃疸。隨著時間推移,黃疸逐漸加深,伴隨有皮膚瘙癢、尿色如濃茶、糞便顏色如白陶土。

3.體重明顯下降

超過九成的胰腺癌患者有迅速且顯著的體重減輕,胰腺癌晚期患者常伴有惡液質(機體自身組織被消耗的一種複雜代謝臨床綜合徵,以食慾減退、體重下降、全身衰竭及代謝異常為特徵)、消瘦。所以,如果近期體重突然下降超過10%,要引起注意。

4.血糖突然升高

糖尿病的誘因一般有長期偏甜飲食、肥胖合併血脂代謝異常、直系親屬糖尿病家族史等,但臨床上很多胰腺癌患者都有過無誘因的糖尿病病史。因此,對於年齡超過50歲、無明顯誘因出現糖尿病症狀者,均要懷疑並排除胰腺病變。

5.消化不良

如果出現模糊不清、沒有來源且遷延不愈的消化不良相關症狀,如腹部脹氣、腹部疼痛、排便習慣改變等,同時胃腸鏡顯示胃腸道無明顯異常的,那就要考慮是否存在胰腺惡變了。

6.食欲不振

如果近期出現飯量減少,甚至沒有一點胃口;飯後消化不太好,還總是想吐,並且一兩周均未好轉的情況,需要高度警惕胰腺功能異常。

7.脂肪瀉

部分合併胰腺腫瘤的患者會有脂肪瀉(又稱脂肪吸收不良)、高血糖、尿糖、不喜油膩飲食等表現。其中,脂肪瀉是由於胰腺分泌的脂肪酶減少,導致脂肪未被消化,於是和糞便混合、排泄出來。

8.自發性胰腺炎發作

自發性的胰腺炎發作是胰腺癌早期重要症狀之一,由於胰腺局部潰爛,可引起膽道感染,導致發熱。有長期吸煙史的人,更易出現自發性胰腺炎。

9.局部肢體浮腫

胰腺癌患者中約有20%的人會出現四肢的血栓性靜脈炎,多見於下肢,表現為局部肢體浮腫。

10.淋巴結腫大

胰腺癌可導致淋巴結變大變硬,可在左鎖骨上或直腸陷凹觸摸到。

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以上部分症狀時,切記及時就診篩查病因。

九成患者「CA199」指標升高

篩查早期胰腺癌,首先會進行血液檢查。

血液中與胰腺癌密切相關的指標是腫瘤標誌物,90%的胰腺癌伴有CA199(糖類抗原199)的升高。其他腫瘤標誌物如CA50、CA125以及CEA等也有可能異常,但這些指標都沒有CA199的關聯度高,僅供醫生參考。

除了血液檢查之外,臨床上通用的檢查方式就是影像學檢查及病理診斷。其中,影像學檢查有「三劍客」,即B超、CT和MRI

在「三劍客」將早期胰腺癌「揪」出來之後,就輪到病理診斷這個「金手指」出場了,醫生會通過穿刺內鏡檢查來確診胰腺腫瘤的具體性質和病情程度。

總而言之,雖然胰腺癌有「癌中之王」這樣令人生畏的稱謂,但通過醫學影像等診療手段是可以實現早期篩查的,從而儘可能地減緩病情的發展。

哪些人需要做

胰腺癌早期篩查?

高危易感人群應進行早期胰腺癌篩查,早期篩查的目標是要發現I期胰腺癌和高級別胰腺上皮內瘤(即癌前病變,胰腺各級導管上皮細胞從不典型增生至病變)。

具體來說,對於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以及胰腺癌易感基因攜帶者,推薦進行早期篩查。要知道自己是否攜帶胰腺癌的易感基因,主要有兩個方法:

1.分析家族史:如果有親屬曾經患有胰腺癌,特別是一級親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那麼就可能具有患病風險較高的基因遺傳背景;

2.進行基因檢測:基因檢測是確定是否攜帶胰腺癌易感基因的最直接方法,通常是以唾液或血液樣本來分析DNA。

另外,對於50歲以上且體質量指數低和/或不明原因體質量減輕者短期內血糖波動較大的新發糖尿病患者;慢性胰腺炎尤其是病因不明的慢性胰腺炎患者;有較高癌變風險的胰腺囊性腫瘤患者,均推薦進行胰腺癌早期篩查。

轉發

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吧

內容來源:北京日報

編輯:慧兒

值班主編:彭菲

監製:趙鵬

北京廣播電視台交通廣播中心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新聞敲詐、虛假新聞等新聞違法行為,尊重新聞版權,並歡迎社會各界進行監督。如對我們的新聞報道存疑,請將問題反饋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我們將嚴肅核實,給予回復。

近期熱點

  • 職工醫保費將不再劃入個人帳戶?國家醫保局回應——
  • 深度 | 「慢」出秩序,「行」出便捷
  • 過山車「追尾」 ,8人受傷!官方通報——

點個

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51064e8142452ffef098dd71a0a1200.html










1.17億人次!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