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奔箭,屈指又中秋。中秋,承載著人們對團圓與和諧的美好嚮往。為了讓青少年更好地了解風俗,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體驗中秋團圓氛圍,配水池戰鬥遺址保護中心開展「明月有約——紅色遺址上的雅韻中秋」主題社教活動,40餘名學生和家長如約而至,在輕鬆歡愉中體驗中秋韻味。
陳列館內,講解員老師帶領大家共同學習中秋節的名稱由來、歷史起源、發展歷程與民間習俗,從上古時期的秋夕祭月到如今的賞月、品鑑月餅,這些知識都體現著人們對團圓與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聽著講解員老師的講述,深入地了解這個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底蘊的傳統節日。
同學們紛紛化身小故事家,用稚嫩的聲音和飽滿的情感,爭先恐後地講述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中秋神話故事。這些古老美麗的傳說,帶領大家穿越時空的長河,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沉浸在濃厚的節日氛圍中,感受著獨屬中秋的奇幻與浪漫。
中秋是一個充滿詩意與溫情的節日,無數文人墨客借月抒懷,談思鄉之情,訴離家之愁,說人生之味。一首首經典詩詞被同學們精彩演繹,大家在中秋詩詞中領略詩人的人生感悟,感受中華經典詩詞之美。
當emoji(表情符號)遇上中秋節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形式新穎的猜謎遊戲瞬間將活動推上了高潮,同學們看著螢幕上給出的中秋emoji(表情符號)躍躍欲試、爭相搶答。這個遊戲不僅考驗了同學們的反應能力和知識儲備,更在歡聲笑語中加深了大家對中秋文化的理解和記憶。
在講解員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和家長一起動手製作冰皮月餅。大家發揮著自己的創意,在麵糰中包入各式餡料,再放入模具中,一壓、一推,一個個晶瑩剔透、形狀各異的冰皮月餅便脫模而出了。大家品嘗著自己親手製作的月餅,臉上洋溢著滿足和幸福的笑容,展廳里充滿濃濃的中秋節日氛圍。
清風明月,人間良辰。此次活動讓青少年真切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品味到了中秋民俗的獨特韻味,更在潛移默化中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與認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配水池戰鬥遺址保護中心將繼續傳承並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真正讓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廣大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文稿|王伊波
圖片|梁丹丹 高 婧 鄭 芳
編輯|李佳音
檢校|張 冬
責編|李夢璐
監製|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