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勵志女社長:15歲負債4000萬輟學,初中畢業遭學歷歧視,34歲逆風翻盤...

2022-07-04     日本通

原標題:日本勵志女社長:15歲負債4000萬輟學,初中畢業遭學歷歧視,34歲逆風翻盤...

眼神犀利、全身幹練,是她給人的第一印象。黑色套裝搭配白色圍巾,手挎愛馬仕Birkin,又加成幾分的商務氣質。

她就是人生逆襲贏家谷口愛。

作為一名女性企業家,她的身上始終帶著一種優雅,和保持自我思想的人格。

她的業務重點在化妝品領域,現在將市場從日本擴展到了杜拜,事業如日中天。

如此成功務實的她,著實讓人佩服,也不禁好奇她的發家史到底是怎麼樣的。

都說我運氣好,其實不然,我是貪得無厭。」相對了一些敷衍回答,她很真誠說出了自己能夠白手起家,創造財富的答案。

谷口愛,1967年出生在日本兵庫縣蘆屋市。

在她的童年時候,所承載的東西就遠比其他同齡人多。那時由於父母經商,家中只留下她和妹妹兩個人。妹妹餓了,當時沒滿10歲的谷口愛站在大大的鍋前,艱難地為妹妹做飯。

當時的谷口愛自然是意識不到,這樣的生活已經算是幸福的了。因為比起她15歲那年的經歷,一切太過不值一提。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珍寶,這句話在谷口愛身上並沒有得到印證。

她的父親生意失敗並失蹤,留下了 4000 萬日元的貸款。母親也是不稱職的,因經濟問題離開了家中,再也沒有回來。兩個大人把所有的難題都留給了還沒有成年的兩個女兒。

一面是無法按時償還貸款,家裡值些錢的東西都被扣留抵押,住的房子被強制拍賣;一面是自己和妹妹正在讀書,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和幫助。

來自家庭破裂和經濟負擔雙重壓力,讓當時還在上初中的谷口愛病倒了。

然而,生活並不是一場可以憑自己意願便可以退出的遊戲。為了生計和還債,谷口愛放棄了將要上高中的打算,選擇了一條賺錢更快的道路——做女公關

那時她已經長開,化完妝後外表看上去很成熟,就算偽造年齡也不會被人發現。

就這樣,年僅15歲的她,周旋於形形色色的客人之間,被動地打磨掉原來的不知世故。和她一起工作的是沉浮多年的女前輩,日本職場上女人的勾心鬥角、排擠爭奪,在這裡被放大著,被她清晰地感知著。

好在谷口愛足夠努力,也足夠堅持,她的辛苦得到了回報。隨著一瓶瓶酒被喝下,她也漸漸成為店裡業績的第一名

終於在她十八歲的時候,還清了家中全部的債務

這似乎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壓在谷口愛身上三年的擔子終於卸下,她不會再為欠債而煩惱了。

但事實並非如此,當時是為了還債而身不由已地加入這個行業,那麼當一直以來的目標實現了,自己又該何去何從呢?谷口愛迷茫了。

長期以來大量的飲酒,和晝夜顛倒帶來的生活節奏混亂,使她的心中充斥了不安和是恐慌。

「夜晚的工作進展順利,但我想我不會在夜的世界看到光明,所以我決定在珠寶店工作。」一番仔細的思考之後,谷口愛選擇了辭職換工作。

有了之前做女公關學到的經驗和人情事故,她的新工作做得很順利,成了銷冠,拿了500萬日元的獎金。

這是一筆不菲的數字,加上以前的儲蓄,她不會再為金錢發愁了。

而此時,她卻意外地發現:金錢並不能真正填滿她在精神世界中的缺失。現在似乎賺再多的錢,都不那麼重要了,取而代之的是,她對自己低學歷的自卑感

在珠寶店工作的時候,谷口愛接觸的客戶都是高學歷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他們的見識和談吐讓初中畢業的谷口愛羨慕不已。

傍晚時分,看著升入高中的學生剛剛下課,自己卻只能化著厚厚的妝工作著。而且由於自己缺乏知識,不能很好的為客人提供服務。

一想到這裡,谷口愛止不住的難過。下班的路上,她邊哭邊走了三站路,不斷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人生真的就到此為止了嗎?」,不斷湧出的眼淚使她看不清前方的路。

在日本,表面上教育背景並不能決定一切,但谷口愛很清楚地看到了有教育背景的人和沒有教育背景的人之間的生活差異。

「我成長在一個母親高中畢業,父親初中畢業的家庭。俗話說,孩子會繼承父母的差距,那麼我一定要切斷這種負面的連鎖反應。」

在谷口愛在看來,那段時間才是她人生的最低谷,她深知:如果一直不改變,就沒有辦法離開現在的圈子。

之後,不甘向命運屈服的她僱傭了家庭教師,重新開始學習中學知識。

在準備考高中的日子,谷口愛並沒有因為學習而放棄工作,她抽空還在珠寶店忙碌。

因為要一邊工作一邊備考,導致預備校的學分不滿,需要教育委員會的准考證明書。高齡備考的谷口愛遭遇了學歷歧視,工作人員嘲弄的質問「中學畢業現在才來考大學,這麼多年都在幹些什麼。」

日本的社會風氣是群體意識很強,像谷口愛這樣的「異類」,人們總是有意無意地質疑、排擠,他人的負面情緒給谷口愛帶來一定的壓力。

不過,生活中也並不是全都是阻力。27歲那年,她很幸運地遇到了一個會長期給她支持的丈夫。丈夫的學歷高,性格好,能提供情緒價值和經濟支持。

高中期間,她還遇到了一位讓她終身受益的數學老師。在老師的悉心教導下,她得到了學習的樂趣,內心充滿了快樂。通過學習和教育,她的內心愈發堅定,人也更加自信了。同時,繼續上大學的想法也更加堅定。

30歲那年,谷口愛高三了,馬上快到大學的時候,她辭去了忙於當經理的珠寶店,專心參加準備考試。

她的目標是考入一所國立醫學院,但最終還是放棄了,進入了一所似乎能夠平衡學習和家庭的女子學院。

然而,等到真正去上學時,她發現這所學校的一切和自己想像完全不同,那些比自己小10歲的同學們,根本不是來學習,他們毫無方向地玩樂著,仿佛進入女子大學只是為她們以後可能會嫁一個好丈夫增加一點可能性。

面對著這樣的學習氛圍,谷口愛徹底失望了。

「我被自己想像中的生活和現實大學的差距壓得喘不過氣來」,「大學不就是為了追求學術,接受教育和廣泛的知識,以有尊嚴的方式走向社會嗎?」

在對成功的渴望和對教育背景最痴迷的時候,努力考上的大學卻沒有給到自己想到的,一種極大的落差感堵在谷口愛的心頭。

現在的大學不是滿足求知慾的環境,那到底要怎麼辦呢,谷口愛還在黑暗中繼續尋找前方的路。

隨著丈夫決定要去美國出差,谷口愛也迎來了人生重要的轉機。

丈夫建議她美國上大學,他認為那裡的教育理念和學術氛圍更適合谷口愛。

對於這個建議,起初谷口愛是害怕的,畢竟她的英語水平有限,和外國人用英語簡單溝通都很困難,更別提用純英語上課了。

但轉念一想,「沒有理由別人能做到的,而我卻做不到。」

帶著一種不服輸、不認輸的韌勁,谷口愛毅然決然地退了學,轉向美國佛羅里達州求學。

沒想到得到卻是招生名額已滿的答覆,一開始就被當頭棒喝的谷口愛並沒有因此而放棄。第二天,她自帶了一把椅子來到教室門口,只懇求教授能給她一個聽課的機會。

或許鮮少有人能為學習做到這種程度,善良的教授破例招收了她。

入學只是千難萬阻的第一步,學習過程才真正讓她倍感艱難。

以討論為中心的課程和大量的家庭作業讓她不知所措,上課的內容她根本聽不懂。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谷口愛把教授上課講的內容全部錄音,對照自己記得筆記有沒有記錯。

用這個方式,谷口愛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能無障礙聽懂講課,又花了半年的時間才能說出自己的意見。

「不管怎樣的困難,不做完就不罷休」,這樣的堅持和拼搏精神在美國被認為是有活力的。谷口愛憑藉自己的努力和那份不甘心,贏得了教授和同學們的尊重,大家親切地給她起了個外號「颶風愛」

由於拚命地付出,僅用了一年的時間谷口愛就考上了美國佛羅里達州著名的私立大學斯泰森大學,34歲的谷口愛終於圓夢。

畢業典禮上,谷口愛作為成績優秀者受到表彰,丈夫和從日本趕來的公婆為她慶祝。

此後,谷口愛還在法庭實習,在美國度過了充實的七年。

海外畢業,英語流利,還在佛羅里達州法院擔任首席法官秘書,如今的谷口愛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自卑、怯懦的自己了。

37歲那年的谷口愛回到日本,打算在職場上實現自我價值,卻發現那些引以為傲的經歷,根本毫無用武之地。

因為,她是女性,她「高齡」。

投出去的百份簡歷全部石沉大海,似乎這七年的努力都是笑話。還是特有的封閉、歧視和排他性思維。一切,與七年前一樣。

在谷口愛再一次面對日本殘酷的社會現實時,曾經關照過她的美國教授貝利向她介紹了他原來的學生,現擔任波音公司社長的人物。

受波音公司的邀請,谷口愛在社長辦公室看到了讓她無法忘懷的場景——從高處俯瞰下面的車水馬龍。

「我雖然走了很多彎路,但還是執拗地堅持做自己能做的事,所以才現在能看到這樣的光景」,波音公司的社長說,「如果沒有MBA的學歷的話,你可以去的部門也是有限的。」

這番話深深觸動了谷口愛,有一個想法出現在腦中——攻讀MBA後,自己創立公司。

之後,谷口愛去同志社大學商學院讀了研究生。在此間,她不斷將從書本上的知識和實踐結合,成功幫助一家酒店起死回生。

41 歲,一位有杜拜王室關係的美國同學聯繫了她,谷口愛開始創業,將自家原創美妝產品的業務從日本做到了杜拜。

短短7年時間,年銷售額已破億,谷口愛成了活躍在世界舞台的成功女企業家。

「為什麼我不能做那個人可以做的事?」

「生命有限。讓我們朝著我們的夢想具體行動。」

「我可以讓自己快樂。」

「我是唯一的」

「如果你沒有機會,那就自己做吧」

「尋找與人類不同的靜脈」

「 人類的價值觀和命運不是由「現階段」決定的。」

「為什麼我不能做那個人可以做的事?」

「生命有限。讓我們朝著我們的夢想具體行動。」

「我可以讓自己快樂。」

「我是唯一的」

「如果你沒有機會,那就自己做吧」

「尋找與人類不同的靜脈」

「 人類的價值觀和命運不是由「現階段」決定的。」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應該被定義,即使在最低谷也會逆風翻盤。我會用自己所有的努力,去爭取一個更好的未來。

這,就是谷口愛成功的秘訣。

※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日本通立場。

- 完 -

小通長期撩想兼職投稿的小夥伴

後台回復【投稿】即可見詳情

日本通丨517japan.com

致力於做新鮮有趣的日本相關科普

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日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43c03b09451f772045f9960f530f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