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部精妙絕倫的科幻片告訴你,什麼叫做硬核!

2023-07-06     小鋼雲美食

原標題:這6部精妙絕倫的科幻片告訴你,什麼叫做硬核!

今天來給大家聊一點,硬核科幻片!

什麼叫做硬核?以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心理學、醫學等「硬科學」為基礎的,以嚴格技術推演和發展道路預測,以描寫極其可能實現的新技術新發明給人類社會帶來影響的科幻作品稱為硬科幻。

相對於硬科幻,是情節和題材集中於哲學、心理學、政治學、歷史學或社會學等傾向的科幻小說分支。

打個比方,《星球大戰》雖然世界觀無比宏大,但是電影中人們面對的還是那些家長里短的事情,談論愛情與親情等熟悉的事物。這裡科幻是調味的佐料,不去觸及真正意義上的人類與科技進步面對的問題,花樣做的再好,到底不是科幻「硬菜」。

對於潮汐而言,如何區分軟科幻和硬科幻呢。

很簡單,看看娛樂性和科幻性誰占的比重更加的大一些,我們就能輕鬆的得出結論。

軟科幻比如說,《銀河系漫遊指南》,比如《侏羅紀公園》等,都是相當不錯的軟科幻。

而硬核科幻,比如《2001太空漫遊》

常常會因為缺乏娛樂性,而票房失利,北美市場最賣座的大片永遠是《星球大戰》、漫威DC超級英雄大片、《頭號玩家》等娛樂性遠遠高於科幻性的電影。這些電影基調冷靜理性、笑點幾乎為零。你無法強求辛苦一天或一周的普通觀眾,坐在電影院的椅子前繼續感受壓抑和負能量。能接受以喪治喪的觀眾畢竟是少數。

當然也有《黑客帝國》這樣,票房口碑雙豐收的硬核科幻!

但畢竟是少數,

不過這可是科幻啊,看科幻,潮汐始終覺得應該看硬的!非要問為什麼?

倔強!!

所以特地給大家安利一波硬核科幻片!

雖然沒有《黑客帝國》和《2001太空漫遊》那麼的硬核。

《彗星來的的那一夜》

平行時空不稀奇,神奇的是各路平行時空的交匯之後混亂的生活,不僅是燒烤,而且還有點恐怖。

相對於《黑客帝國》,此片可能算「籍籍無名」了,但是卻用低成本,創造出了高逼格,低封閉空間,集體燒腦;薛丁格的貓,疊加態坍縮,量子力學的多世界詮釋。導演用5萬美元,5個晚上,1台手持攝影機,刷新了「拍一部優秀科幻片」的最低界限。

《月球》

真要給此片安個主題的話,應該是「孤獨。」

真正的孤獨是別人根本不知道你的存在,而你一直以為你在他們之中。最悲哀的不是世界拋棄了你,而是你根本未曾屬於過這個世界,所有的愛與恨都沒了意義,雖然場景簡單,角色寥落,卻充滿了懸念和對未來技術下人道主義的思考。有點像一出舞台劇,僅用有限的舞台空間就能展示意味深長的主題。

《超時空接觸》

這是我最喜歡的科幻片之一,這部電影已經遠遠不止科幻這麼簡單,故事本身有著鮮明強烈的世界觀,其實本質上和意識科學(靈性科學)有著密切的關聯,有興趣的影迷可以看看卡爾·薩根的《宇宙》原著和那經典的13集同名紀錄片。如果浩瀚的宇宙只有我們,那確實太浪費宇宙和空間了,其實無論宗教和科學,必須信仰的是愛!

《深淵》

這可能是詹姆斯·卡梅隆最不「出名」的片子了。近十個人物,每個人物都性格鮮明,不再是主角的個人秀;劇情跌宕起伏,後半段不帶停歇的動作序列堪稱經典;克制機器上的神到了極點,卡梅隆將對人類未來的憂思融入片中。從自然帶給探險者的危機,到瘋狂與理智的搏鬥,再到海底的新世界,一浪浪的劇情高潮中,主題也一步步升華與深化。

《火星任務》

仍然認為是被低估的一部傑作。

影片擁有華麗的特技和深沉的思想。導演手法和演員表演皆有文藝片風範,《火星任務》和其他科幻電影很大的不同之處,帕爾馬經常用舒緩的長鏡頭來表現緊張的節奏,一點一點循序漸進,一點一點容入其中,然後在最後讓你看到你最想要看到的……足夠的伏筆和引線。至少潮汐非常喜歡這種講故事的方法,最後的人類演化過程更是讓人感動。

《地心引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3664809e6db047486261d99f9d55b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