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父母教你「雞娃」? 小心虛假信息!

2022-10-11     台海網

原標題:名校父母教你「雞娃」? 小心虛假信息!

[新聞頁-台海網]

漫畫:王鐸

龍敏飛

「揭秘!清華父母如何培養孩子上清華?」「史丹福媽媽強烈推薦這幾本課外讀物!」「必看!哈佛爸爸總結的十大育兒心得」「北大媽媽教你這樣教育下一代」……其實,這些「名校父母」所謂的真實分享,十有八九是為了造就教育焦慮。關注或者輕信這些自媒體文章的父母,可別在被迫產生的焦慮感中,損害了自己和孩子的人生。(10月10日《北京晚報》)

清華、北大、哈佛、史丹福……最近一段時間,一大波所謂的「名校父母」集中出現在網絡上,各種「傳授經驗」。不得不說,因為自帶光環效應,所以噱頭感十足,一些家長也容易被這樣的內容吸引。

但很多情況下,所謂的「課包」是要收費的,至於這些父母是否真的有在名校讀書的孩子?就算有,他們的孩子和「名校」到底是哪一類關係?這種關係和我們默認的那些入學考試有沒有聯繫?一切往往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很多事情誰也不知道,誰也說不清。

拋開真假不說,這也與當前教育政策的走向有一定出入。有幾個父母辛辛苦苦將子女送上名校後,會在網絡上製造焦慮,拚命鼓吹雞娃,到處鼓吹這些和當下的教育政策不符合的東西?過一下腦子,我們就可以發現很多不符合常理的地方。

近日,教育部專門針對這些所謂「名校父母」在網絡上鼓吹「雞娃」的現象,強調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雙減」工作重要決策部署,聯合中央網信辦等部門繼續開展線上巡查,集中治理蹭炒教育熱點、編造虛假信息、渲染升學焦慮等惡意炒作行為,堅持露頭就打、重拳出擊,持續保持高壓態勢。這意味著,相關內容的輸出,因為可能影響「雙減」政策的執行,或將面臨「嚴打」的命運。

教育部的表態中,我們也要敲黑板,劃重點,要看到「編造虛假信息」這麼六個大字,更需知這樣的表態是專門針對這些「名校父母」的。從這來說,各大平台也需要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不能任由「名校父母」教你雞娃的內容在網絡上橫行。比如,要核實父母身份的真實性;再比如,要核實某些機構是否有相關的職業資格,等等。只有嚴格約束相關的內容,才能避免「名校父母」教你雞娃的內容呈現鋪天蓋地的局面。

對家長本身來說,也要保持必要的鑑別意識。無法否認,能上清華、北大、哈佛等名校的人都是天之驕子,是令人羨慕的對象;但孩子們的智商不盡相同,天賦千差萬別,不能盲目地擠「名校」這一條路徑,而應該有清醒理性的認知,要充分挖掘孩子的特點優勢,並積極引導,讓孩子走出一條自己的成才之路。而盲目地迷戀「名校父母」教你雞娃,只會加深自身的焦慮,更可能被各路騙子收割了「焦慮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3237bc138e3382cd14a24c861c775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