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白」練到專業,他們為開幕式表演傾盡全力

2023-11-06     南國早報

原標題:從「小白」練到專業,他們為開幕式表演傾盡全力

從「小白」練到專業,他們為開幕式表演傾盡全力

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藝 閆芬麗/文 鄒財麟/圖

11月5日晚,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開幕式上,精彩的文藝表演給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這些文藝節目是怎麼煉成的?表演者們背後付出了多少努力?表演者道出了他們的故事。

文體展演第一篇章表演。本文圖片均由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 鄒財麟攝

在彈力帶上表演,身體被勒得青一塊紫一塊

開幕式文體表演環節,廣西藝術學院學生徐佳需要在綁著彈力帶的道具上,懸空進行舞蹈表演。雖然徐佳是舞蹈專業的學生,但綁著彈力帶在空中完成動作還是頭一次。表演道具沒有製作完成前,她們在瑜伽館訓練,細小的彈力帶長時間勒著胯部,做舞蹈動作時,彈力帶會摩擦到骨頭,非常疼。一整天的訓練下來,每個人的胯部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

演員們動作統一,在彈力帶上表演舞蹈。

除了身體上的疲憊,懸在空中跳舞也讓人有些害怕。但一想到能在這麼大型的賽事上展現廣西大學生的風采與活力,徐佳和同學們都克服了心理上的恐懼,堅持下來。「起初,我們疼到最多只能堅持半小時,現在能訓練一個半小時才休息。」徐佳說,這讓她覺得非常有成就感,不僅收穫了一項新技能,還鍛鍊了自己的毅力,以及團隊之間的凝聚力,「大家在相互鼓勵中共同成長,展現了青春的活力以及無限的可能。」

跨界出演,她從「小白」練到專業

開幕式中,吳娟身著壯族傳統民族服飾上台表演。她告訴記者,自己是「跨界出演」。吳娟本來是廣西民族大學體育專業學生,參加競技比賽不在話下,但作為演員進行藝術表演,需要克服不少難題。

暖場表演中,演員穿著民族服裝在場內與孩子們互動。

「首先是動作,零基礎的我們與舞蹈演員有很大差距。」吳娟說,為讓表演更柔和優美,編導先分解每個動作,她們再跟著練習,熟練了再連接成舞,只要其中一個細節不協調,都會有影響,所以只能反覆練習,力求做到完美。

排練節目時需要長時間站立,對體育運動員的膝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好在大家都克服了種種困難,當看到整個團隊完整呈現出齊整、柔美的舞蹈演出,她們內心無比自豪。

台詞只有3個字,他們練啞了嗓子

廣西藝術學院播音主持系的學生周佳程及其3名同學,是從全系300多名學生中經過層層選拔後,成為了開幕式第三篇章的朗誦演員。他們承擔著極其重要的演出任務:隨著他們的朗誦,文藝表演將會推向最高潮,進入點火儀式。

第三篇章中,青年們發出青春誓言。

4個人的台詞一共只有12個字:肩並肩往前走,聚能量向上攀。平均下來,每個人只有3個字的台詞。但就是這3個字,4個人每天都反反覆復練習,不斷地調整語氣和狀態,讓4個人的銜接更為順暢。

「3個字的朗誦,比讀一個朗誦稿還要難,我們的氣息要很平穩,互相之間還要講究配合和銜接,非常不容易。」周佳程介紹,接到任務後,他們除了日常的課程,還要完成老師加開的「小灶」任務,連日的練習下來,嗓子有些許沙啞。

周佳程是浙江寧波人,因為來廣西上學,她錯過了在亞運會當志願者的機會,現在能以表演者的身份參與到學青會開幕式的文藝表演中,她表示彌補了心中的遺憾。

賽場上表現出色,舞台上也不遜色

技巧項目是南寧隊的強項,南寧的小運動員在學青會賽場上表現出色,爭金奪銀。學青會開幕式的文體展演中,這支在賽場上發揮出色的隊伍也登上舞台,向現場4萬名觀眾秀出技巧的魅力。

演員們身穿藍色裙子,揮動裙擺,表現出浪潮翻滾的景象。

今年16歲的彭宗軒是學青會技巧比賽的金牌得主,也是演員之一。彭宗軒說,節目的內容對他們來說比較簡單,難度不大,都是訓練中的內容,他們輕車熟路。但第一次在這麼多人面前表演,他覺得比參加任何比賽都緊張。

「我們在台上做一些難度動作的時候,可以聽見四面八方觀眾們的喝彩聲,這是賽場外一次難得的體驗。」同為技巧金牌的運動員羅姍姍說。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編輯:趙敏 戴昕明

校對:黃少華

責編:楊波

審核:胡志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31498231cc9e3770ac9c28d5a2f3f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