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上航局「駛入」廈門,篔簹湖近15年來最大規模清淤計劃年內完工

2022-02-11     英才雜誌

原標題:中交上航局「駛入」廈門,篔簹湖近15年來最大規模清淤計劃年內完工

風光旖旎的篔簹湖,是廈門的「城市會客廳」。為進一步提升篔簹湖水質,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態休閒環境,今年春節期間,廈門市政集團開發公司代建、中交上航局施工的篔簹湖生態整治提升一期工程不停工,近百名工程人員堅守在工地上,擼起袖子加油干,朝著今年內完工的目標任務奮力推進。

記者在篔簹湖區看到,清淤船正在緊張作業。項目經理林偉慶說,由於篔簹湖地處市中心,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較高,此次清淤採用氣動泵清淤船等環保型機械作業的方式。清淤船的泵頭可深入水下五六米,利用真空負壓吸入原理,吸出湖底的淤泥。這種工藝類似吸塵器吸塵,對湖底的擾動較小,發出的噪音也較小。整個篔簹湖區,共有三艘清淤船同時清淤。

清淤船吸上來的淤泥,通過壓力管道輸送到位於西堤附近的濃縮站。在濃縮站內,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濃縮車間內操作機械,對淤泥進行震篩、濃縮等一系列處理。「剛剛吸上來的淤泥夾雜著大量水分,經過濃縮以後,含水率下降,變得『濃稠』起來,方便外運。」工程人員說。濃縮處理後的淤泥,通過海運和陸運的方式,運送到位於海滄的脫水站進行脫水處理,最後送入消納場進行終端處理。

據介紹,篔簹湖生態整治提升一期工程主要分三步走,首先是清淤工程,總清淤量約100萬立方米,這是篔簹湖近15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清淤;其次是部分護岸修復與加固工程,消除安全隱患,目前已基本完成;再次是近岸湖底生態修復工程,對近岸10米範圍投加工程菌、藻類。該工程對篔簹湖治理後,將極大減少篔簹湖內源污染,提升湖區的防洪調洪能力,配套實施的投放藻類等生態修復工作,將進一步改善篔簹湖水質,增強生態自凈能力。

轉載自:廈門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302b464a0658856617b09efca49a7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