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業地產價格下降,美元存款利率達5.5% | 財經日日評

2023-02-11     吳曉波頻道

原標題:全球商業地產價格下降,美元存款利率達5.5% | 財經日日評

立即訂閱收聽音頻

10分鐘音頻+8張可視化長圖解讀

租房市場的兩大投資機遇

中國1月CPI同比增長2.1%

2月10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1%,較前值1.8%微漲,環比上漲0.8%。其中食品煙酒類價格同比上漲4.7%,影響CPI上漲約1.33個百分點。畜肉類價格同比上漲6.6%,影響CPI上漲約0.21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1.8%,影響CPI上漲約0.1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0.8%。

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0.8%,環比下降0.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0.1%,環比下降0.7%。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1.4%,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下降約1.10個百分點。其中,採掘工業價格上漲2.0%,原材料工業價格下降0.1%,加工工業價格下降2.3%。生活資料價格上漲1.5%,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35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官網)

|點評|受春節假期影響,國內CPI在1月份小幅上揚。具體來看,居民日常必需品的價格在春節期間均有所上漲,屬於節日期間的正常現象。豬肉價格環比卻出現下跌,主要是由於去年豬肉價格上行時,部分養殖戶選擇二次育肥,延遲出欄時間,導致近期市場供應過剩,大幅壓低了豬肉價格,生豬價格重新跌破成本線。

從PPI數據上看,下游消費品需求有所回暖,上游工業企業的議價權開始緩慢恢復,對沖了國際原油等能源價格的小幅回調,綜合導致PPI降幅收窄。總體來說,國內經濟呈現出緩慢復甦態勢,居民消費需求回暖後,各項消費品的價格均有所上漲,也對居民消費支出造成一定壓力。

美元存款利率高達5.5%

2月10日消息,北京市包括工商銀行、交通銀行等部分國有大行在內,目前不少銀行的美元存款產品的利率最高都達到了5%以上。其中,江蘇銀行美元存款利率高達5.5%,廈門國際銀行也曾一度在5.5%。相較於人民幣存款利率一路下行,美元存款產品的高利率引起不少關注。

「我們目前美元存款利率最高是5.5%,1年期,1萬美元起存。」江蘇銀行北京某支行網點一位客戶經理稱,該行目前推出的美元存款產品有4種,3個月存期2000美元起存利率是4.8%、1萬美元起存是5.0%,1年存期2000美元起存利率是5.3%、1萬美元起是5.5%。(財聯社)

|點評|在人民幣大額存單「一單難求」時,美元存款產品成為不少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美聯儲從去年大跨步地開啟了加息進程,美元存款利率一路上行。此時購入美元存款產品,確實可以在美元利率處於高位時,享受到相對較高的穩定利率收益。

不過,購買美元存款產品,也存在很多風險。美聯儲的加息通道已經進入末期,未來能否繼續保持高利率有待觀察。並且,中國經濟正在緩慢復甦,人民幣匯率重新進入升值通道。如果沒有美元消費需求,購買美元存款產品時,換匯帶來的匯率損失風險,值得關注。

全球商業地產價格開始下降

2月10日消息,2月9日,摩根史坦利資本國際實物資產部門發布了一份分析了北美、亞洲、澳大利亞和歐洲18個大城市地區的報告,報告顯示以上地區第四季度辦公、工業和零售地產指數環比下跌0.5%,為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季度下滑。

安全服務公司卡斯爾系統(Kastle Systems)的數據顯示,聖何塞地區是疫情暴發以來辦公室利用率最低的地區之一,該地是蘋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 Inc.等矽谷科技巨頭的總部所在地。此外,曼哈頓的辦公室空置率正在攀升。自美聯儲領銜的全球加息潮啟動以來,全球借貸成本大幅上行,全球房地產交易量大幅下降,進一步使全球房價承壓。(華爾街見聞)

|點評|全球商業地產這一輪價格下跌主要由需求萎縮造成的。商業地產的整體需求可以拆分為投資需求和實際需求。從投資需求的角度看,美聯儲連續加息導致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走高。美國10年期國債通常被認為「無風險」投資,因此,原本投資商業地產的資金快速向「無風險」的國債轉移,導致投資需求迅速萎縮。

從實際需求的角度看,美聯儲加息同樣推高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導致企業利潤萎縮。因此,企業會選擇通過裁員來降低成本、增加利潤,自然導致對商業地產的需求進一步走弱。總之,全球商業地產的價格與美聯儲的進一步行動密切相關。

行業持續修復食品飲料節後信心加強

2月10日,據國家稅務總局最新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全國消費相關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2%,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同比分別增長10%和13.5%。據中國烹飪協會數據,除夕至正月初六期間受訪餐企營收同比增長24.7%,相比2019年上漲1.9%,客流量同比上漲26%,相比2019年基本持平。

2月以來,節後婚宴、寶寶宴等剛性宴席場景回補,大眾餐飲同比恢復加速,學校、企業、醫院等團餐渠道恢復正常,預計繼續拉動餐飲行業需求回暖,一季度餐飲供應鏈企業餐飲端訂單需求加速反彈,速凍食品、預製菜、調味品等板塊相關個股業績有望獲超預期表現。(每日經濟新聞)

|點評|今年宏觀經濟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經濟復甦」,而經濟復甦的大前提是消費復甦。和元旦相比,春節假期的復甦情況將直接影響對2023年全年經濟復甦的預期判斷。從基本面的數據看,食品飲料基本上已經修復到了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修復速度超過預期。

從市場面看,短期的重點依然在「消費修復」所帶來的「估值修復」上。「估值修復」不是「股價修復」,投資者還需要關注2022年公司整體營收情況。

雷軍:小米汽車爭取進入世界前五

2月10日消息,小米投資者日上,雷軍表示,在今年關注的大事中,手機是主業,將繼續關注高端手機。汽車是從零到一的新項目,將持續強化組織建設和流程管理,繼續關注研發、質量和供應鏈。現場,雷軍還提到了小米造車的未來目標:爭取15~20年內進入世界前五。

對於出車時間是否太晚的質疑,雷軍表示:「汽車是百年賽道,只要看好汽車產業,任何時間都不晚。」他認為,造車新勢力布局汽車產業比小米提前了6~7年,但是小米的優勢在於電子技術和用戶體驗上,2024年出車時間剛好。(澎湃新聞)

|點評|相比於此前小米汽車計劃2024年進入行業第一陣營的計劃,這次雷軍為小米汽車制定了更為明確的目標。國內有相當一批小米品牌的粉絲,小米汽車在粉絲群中也有很高的呼聲,為小米汽車前期用戶累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相比於國內造車新勢力,小米汽車明年量產的規劃確實有些晚。不過,目前正值國內新能源車市場格局重塑時期,差異化的新能源車更受消費者青睞。依靠軟體服務起家的小米,在自動駕駛軟體編寫方面更有優勢,貼近消費者也是小米產品的一貫風格。小米汽車能否再次成為新能源行業內的一條「鲶魚」,值得期待。

中芯國際Q4營收環比下降15%

2月10日消息,2月9日,中芯國際披露2022年四季度以及全年業績,中芯國際第四季度營收16.2億美元,預估16.5億美元,同比增長2.6%,環比下降15%;第四季度凈利潤3.855億美元,預估3.103億美元。2022年全年銷售收入為72.73億美元,同比增長34%,實現2021、2022連續兩年年增幅超過三成,2022年毛利率增長到38%,創歷史新高。

受行業周期處於底部影響,中芯國際第四季度營收結束7個季度增長。中芯國際表示,上半年行業周期尚在底部,外部不確定因素帶來的影響依然複雜,2023年一季度收入預計環比下降10%到12%,毛利率預計降至19%到21%之間。(華爾街見聞)

|點評|半導體行業2022年的關鍵詞是「缺芯+漲價」,而2023年的關鍵詞則是「去庫存+降價」。因此,2022年中芯國際毛利率創歷史新高。目前,整個行業處在周期底部,預計2023年第三季度營收才能夠得到完全恢復。

具體恢復進度看兩個關鍵點:內部信心修復和外部環境改善。信心修復主要看智能家居和消費電子的整體恢復情況。一般而言,投資信心的恢復滯後於消費信心的恢復。外部環境看歐美對華晶片政策是否有改善。如果只是在先進位程進行約束,那麼因為中芯國際主要產品在8英寸晶圓和12英寸晶圓,因此限制的負面影響不大。

微軟被曝解散工業元宇宙部門

2月10日有消息稱,微軟解散了成立僅四個月的工業元宇宙部門,該部門內約100名員工已全部被解僱。微軟的工業元宇宙部門負責搭建作業系統的軟體接口,用於操作發電廠、工業機器人及運輸網絡等。該團隊主要由名為「盆景項目」的小組組成,微軟上個月宣布計劃裁員1萬人時,該小組也受到影響。

事實上,微軟的萬人裁員計劃已經波及多個元宇宙項目。1月20日,微軟旗下的社交虛擬現實(VR)平台AltpaceVR宣布,將於今年3月10日關停。AltspaceVR成立於2015年,是最早的社交虛擬現實平台之一,於2017年被微軟收購。其官網顯示,AltpaceVR未來的工作重點是為混合現實協作平台(Microsoft Mesh)提供支持,專注於打造工作場所的虛擬現實體驗。(澎湃新聞)

|點評|比爾·蓋茨曾經說過,元宇宙本身沒有革命性,人工智慧才是媲美網際網路的顛覆性技術。由此可見,微軟內部的價值觀顯然更傾向於商業場景更清晰的AI,而是不是更模糊的元宇宙。更何況,微軟在元宇宙的布局可以說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因此只能講講「工業元宇宙」的故事。

微軟放棄元宇宙可以說是明智之舉。元宇宙戰略整體上可以分為硬體路線和軟體路線。硬體路線上,蘋果作為消費電子的巨頭,擁有者絕對的影響力和統治力。而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將來極有可能成為元宇宙海量內容的基礎設施。換言之,微軟只是放棄了硬體路線上的競爭,卻有希望在軟體路線上占得先機。

周五指數探底回升滬指跌0.3%

2月10日,三大指數早間低開低走,全天低位震盪,臨近收盤跌幅有所收窄,創業板指領跌。板塊方面,消費板塊集體強勢,酒店板塊領漲,數字水印概念持續走高,教育板塊全天走強,農業、地產、銀行等板塊表現活躍;汽車產業鏈全天低迷,軍工製造板塊陷入回調,有色、煤炭等資源股集體走弱,光伏、儲能等賽道板塊走低。總體來看,個股跌多漲少,兩市超2500股飄綠,漲停個股數量創近期新低。

截至收盤,滬指報3260.67點,跌0.30%,成交額為3418億元;深成指報11976.85點,跌0.59%,成交額為5511億元;創指報2545.16點,跌0.96%,成交額為2174億元。滬深兩市成交額共計8928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83億。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33.74億元。(新浪財經)

|點評|由於周四新增人民幣貸款數據並沒有如期公布,周五早盤市場情緒有所回落。周末從盤面上看,近期各項消費產品陸續漲價,1月的CPI數據表明中國經濟出現緩慢復甦態勢,受此提振,酒店餐飲等消費板塊全天領漲。原材料、汽車等周四漲幅靠前的板塊跌幅較深。

本周兩市整體呈現出調整姿態,行情走勢被消息面的變化所左右。事實上,從指數上看,去年11月開始的上升趨勢保持完整,然而經過去年多輪迴調,投資者現在普遍對行情的持續性存疑,存在一定慣性思維,短期內難以逆轉。本周場內題材股活躍,主要是圍繞ChatGPT展開,然而ChatGPT實際能發揮出多大作用,還有待觀察。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 魏英傑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主編 |鄭媛眉

每周三上新10分鐘音頻+5000字圖文精讀報告,帶你發現一整年的投資、就業、創業新機會

訂閱曉報告解密財富機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2283dabe8064d7cff358659f5df48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