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人和他的「鄉村迪士尼」

2024-01-19   微量城市看看看

原標題:新農人和他的「鄉村迪士尼」

1月19日《工人日報》刊發

徐取俊返鄉創業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

新農人和他的「鄉村迪士尼」

一起來看

椰風習習,黃牆黛瓦,屋舍錯落,一派田園風情;咖啡飄香,民宿、研學基地、動漫樂園,滿是休閒氣息。11年前,海南省澄邁縣大豐鎮才存社區才存村的村民想像不到,這個有近600年歷史的古老村子會「大變樣」。

翻天覆地的變化,源於以海南省勞動模範、澄邁遠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澄邁才存益民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總經理徐取俊為「領頭雁」的返鄉大學生的帶動。

曾經十年寒窗夢想跳出「農門」,如今「逆流而行」變身新農人。徐取俊整合資源,建起共享農莊,打造包括咖啡、胡椒自貿港加工特產、休閒農業、咖啡館、民宿、集體產業等項目的農業開發綜合體,採取「聘用+分紅」等模式帶動村民就業增收……古村舊貌換新顏,駛入鄉村振興路

「既富口袋也富腦袋」

2010年4月13日,在廣東、海口打拚過多年的徐取俊回到才存村,準備在家門口創業。最初幾年,徐取俊和合伙人在海口開辦過裝修公司,接著回村從養殖業等基礎產業做起,養殖過黑山羊等。他們一邊摸索養殖技術,一邊想辦法拓寬銷路,交了不少「學費」。2012年,徐取俊建立大豐鎮第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澄邁才存益民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

苦熬的這幾年,徐取俊逐漸認識到,光靠單一的養殖業難以做大做強。思來想去,他決定打造農業開發綜合體,建設共享農莊。

「作為新的發展理念與發展方式,共享發展是其他發展方式的目的與歸宿,是發展生態農業的根本遵循和價值本質。」徐取俊認為,共享發展理念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出發點,他要打造一個「鄉村迪士尼」,讓村民參與進去,把城裡人吸引過來,吃住遊樂購,讓村子走上新的發展軌道。

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徐取俊沒想到也有「水土不服」的時候。

「2016年,我們準備開發村莊周邊的20畝集體荒地,原本已與村裡簽訂租賃協議。不料第二天那個地塊竟有人種上青苗。後來多虧村幹部帶頭宣講政策法規,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村民的一些短視行為讓徐取俊更加堅定一個信念:「要闖出一條致富路,幫村民既富口袋也富腦袋。」

「產業跟村民融合在一起」

「以前我在廣東佛山打工,2012年回海南後在鎮上當散工。每天都不確定明天去哪幹活、有沒有活;現在不用到處跑了,買了社保,收入也有了保障。」2023年12月12日下午,小鎮「斜槓青年」徐華方騎著電動車正趕往才存咖啡廠上班。

澄邁是海南最早種植咖啡的地方之一,也是海南知名品牌「福山咖啡」的原產地。2021年,徐取俊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籌辦才存咖啡廠並布局咖啡產業鏈,實現共享農莊的產業增值,帶動村民就業增收。

「共享農莊必須與鄉村高度融合,產業跟村民融合在一起,讓鄉親們看到實惠,這樣大家才信任你,才能參與進來。同時各個產業之間需要呼應,做好配套。」創業路上,徐取俊循序漸進。

找准了方向,徐取俊的創業之路漸入佳境:由單一的黑山羊養殖等產業發展到開闢採摘果園,將產業鏈向觀賞採摘和親子互動等方向延伸,並建成才存美麗鄉村休閒遊基地,美麗鄉村休閒基地升級為才存共享農莊。

一個個項目的落地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產業發展起來,生意漸火,村集體收益明顯增加,路燈費用、傳統民俗活動經費等方面公共消費有了著落。截至目前,才存共享農莊吸引回鄉創業大學生20多人,解決50多戶家庭的就業問題。

發揮致富帶頭人作用

產業興了,村子美了,村子不再閉塞,村民的思想觀念也轉變了,他們能看得更遠。

徐取俊依然記得,2012年村裡修第一條環村路的時候,有的村民會因為自家的一兩棵小樹阻止修路,這時候需要他的父親和村幹部出面磨嘴皮子。2023年村裡修第二條環路的時候,村民蘇華京主動從自家園地里貢獻了200多米的路段。還有一個在此路段種植香蕉的村民跟徐取俊說:「環路多弄到我那裡一點,路寬了香蕉好賣,大車可以進來。」

近年來,徐取俊先後獲得2013年澄邁縣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2019年海南省勞動模範、海南省五四青年、2019年海南省南海鄉土人才等榮譽稱號。2021年,海南省總工會在才存共享農莊為徐取俊掛牌勞模工作室。

作為澄邁縣青年創業協會會長、勞模工作室負責人,徐取俊積極發揮致富帶頭人的作用,用學到的知識和實踐經驗反哺鄉村建設,不僅自籌資金,還向政府申請了返鄉扶持創業基金和美麗鄉村建設資金,在才存村建立返鄉大學生創業基地。聘請農業、旅遊等領域專家定期為周邊農戶開設培訓班,講解創業技能、農業產業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幫助更多人賦能成長,更好地參與鄉村振興事業。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