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時的5個表現,或是「血糖升高的信號」!別忽視

2023-12-31     家庭醫生在線

原標題:睡覺時的5個表現,或是「血糖升高的信號」!別忽視

「醫生,我最近經常頭暈,口渴,而且明明剛吃完飯,卻很快又覺得餓了,我這是怎麼了?」這是患者王先生的疑問。

王先生今年48歲,由於工作的關係,他常常需要應酬,飲食不太規律。雖然他知道自己有高血壓,但一直認為只要按時吃藥就沒問題。

然而最近一段時間,王先生髮現自己經常感到頭暈,而且口渴得厲害,剛喝完水就又覺得口乾。同時,他發現自己明明剛吃完一頓豐盛的飯菜,但很快就又覺得餓了,這種感覺以前從未有過。為了找出原因,王先生決定前往醫院就診。

醫生建議王先生進行血糖檢查,結果顯示他的血糖值高於正常範圍。醫生告訴他這些症狀是高血糖的典型表現,需要進一步檢查是否患有糖尿病。

01

睡覺時有這5個表現,

說明你的血糖偏高了

1.夜尿增多:血糖升高會導致滲透壓升高,尤其在夜間,滲透壓升高會刺激腎臟,增加排尿量,導致夜尿增多。如果經常出現類似的情形,可能是血糖水平偏高的徵兆。

2.皮膚瘙癢:高血糖水平可刺激皮膚內的神經末梢,引發瘙癢問題。長期高血糖可能會損害腎臟,使身體里的尿素堆積,這樣會刺激皮膚,讓皮膚瘙癢的問題變得更嚴重。另外,高血糖也容易導致皮膚變得乾燥和脫屑,這會讓瘙癢的感覺更加難受。

3.口乾口渴:血糖升高會導致機體缺水,出現口渴口乾的症狀。這是因為葡萄糖不能進入細胞內,大量停留在血液循環中,導致排糖過程帶走大量水分。同時,血糖水平高又會引起血漿滲透壓變高,進一步給到下丘腦刺激,產生口渴口乾的感覺。

4.睡前飢餓:如果晚餐正常進餐後,睡覺前仍然感到飢餓,需要關注血糖狀況。這是因為血糖不能被腸道完全吸收,大量存在於血液中,這時腸道會感到「飢餓」,需要加餐。對於血糖控制不好或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說,體內血糖不能得到很好的吸收利用,容易出現飢餓反應。

5.疲勞乏力:長期高血糖會導致身體能量供應不足,出現疲勞乏力的症狀。這是因為機體無法充分利用血糖提供能量,導致身體處於能量缺乏狀態。此外,高血糖還會影響身體的代謝和免疫系統,讓乏力勞累的症狀加劇。

02

空腹血糖&餐後血糖,

哪個指標對身體危害更大?

糖尿病患者應監測空腹和餐後血糖,僅監測其中之一可能增加患病風險。準確測量血糖很重要。

空腹血糖是基礎血糖,控制不好會導致整天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都高,增加併發症風險

餐後血糖波動大易發生大血管病變。應養成規律監測血糖習慣,並注意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對血糖的影響。

03

控制好血糖,

「五駕馬車」缺一不可

糖尿病治療需要綜合飲食、運動、健康教育、血糖監測和藥物治療五個方面:

  • 飲食要求做好「兩高四低一平」,這樣能夠保證營養攝入均衡;「兩高」即高復合碳水化合物(如穀類豆類,大多數水果和蔬菜),高膳食纖維。「四低」即低糖,低鹽,低脂,低膽固醇。「一平」即中等蛋白質。

飲食要求做好「兩高四低一平」,這樣能夠保證營養攝入均衡;「兩高」即高復合碳水化合物(如穀類豆類,大多數水果和蔬菜),高膳食纖維。「四低」即低糖,低鹽,低脂,低膽固醇。「一平」即中等蛋白質。

  • 運動主要為了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消耗糖原、降低血脂。

運動主要為了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消耗糖原、降低血脂。

  • 健康教育指的是應接受正規科學指導或多與病友經驗交流,這樣有利於正確認識糖尿病,也能舒緩心情。

健康教育指的是應接受正規科學指導或多與病友經驗交流,這樣有利於正確認識糖尿病,也能舒緩心情。

  • 血糖監測有助於管理血糖。

血糖監測有助於管理血糖。

  • 藥物治療則分為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兩大類,目的是使血糖達標,減少併發症。

藥物治療則分為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兩大類,目的是使血糖達標,減少併發症。

家庭醫生在線媒體矩陣中心

編輯:彭秋霞

審校:郝雅竹

腦梗來臨,睡覺先知?提醒:睡覺出現5個異常,或是腦梗「預警」

中國癌症高發,都是蚝油惹的禍?醫生忠告:這2種調味品,儘量少碰

身體這些部位越「丑」,說明你越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1c3467af014d7b35e201145b7e102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