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一點!擺攤不是占地方賣東西那麼簡單!

2020-06-08     鯨看

原標題:清醒一點!擺攤不是占地方賣東西那麼簡單!

風口也罷,娛樂也罷,我只希望,

優質的路邊攤將為城市增加煙火氣息。

作者 | 何生

本文為咪咕閱讀原創

玩笑歸玩笑!

你真的準備去擺地攤嗎?

這幾天的朋友圈太歡樂了!因為成都地攤意外走紅,頓時掀起了一陣擺攤旋風。

疫情至今,很多行業受到了衝擊,老百姓的荷包都有點縮水。

為了大家能更好過日子,這時候放寬地攤經濟,讓大家看到了新的希望。

我們對於地攤總有特殊的情懷,曾經的攤主見了城管跟避貓鼠似的,如今則是開放管理,全民擺攤熱潮掀起。

在這陣熱潮的背後,是無數商家犀利的線下推廣策略,當然,隱藏問題也在逐一暴露。

記憶里的地攤

曾經網絡上流傳一張圖叫《清明上河圖之城管來了》,網友自製,純屬娛樂,但間接反映出了當時地攤與城管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網友自製,僅供娛樂)

印象中,小時候的地攤可比現在多得去了。城市鄉鎮的街頭巷尾,擺地攤成了最有煙火氣息的風貌。

那時候的路邊攤很多功能,賣汽水又賣水果。

豆漿油條,是我們上學時每天的早點。

玩射擊嗎?五毛錢一次

中午總會有一位阿姨來賣雪糕,厚厚的棉被蓋著的木箱裡裝著紫雪糕和鹽水棒冰。噠噠的敲擊木箱聲,老遠就能聽到。

吹糖人的老伯伯是校門口孩子們的最愛,我們基本只看不買,因為家長說吃多了蛀牙。

巷尾的大伯常年在那兒修自行車,提供打氣服務。打一次氣3毛錢。

潘家園的古玩地攤,老北京人都不陌生。如果你有《古董局中局》的眼光,說不定還能淘到寶。

我們國人對於地攤的情懷,真不是幾句話能講清的。

記得幾年前,何生參加組織一個線下活動,就是大家熟悉的那種掃碼就送禮品的行當。主辦方設計了很多地攤小遊戲,比如套圈。套到了禮品就是你的。

原以為這種小兒科沒人稀罕,結果顧客們排長隊參加。地攤情懷,真真切切。

擺攤放寬後

地攤這玩意兒能增加城市生活的煙火氣息,但過去的幾十年里,常有商販非法經營,亂擺攤,占用重要道路,引發了城市交通一系列問題。

也是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城管加大力度管理路邊攤。城市管理更規範了,但記憶里那些琳琅滿目的路邊攤也越來越少。現在的小孩子都不知道真正的路邊攤長啥樣了。

今年,這項制度放寬了些,成都就有了2個月的示範。

允許占道經營後,成都兩個月有八萬人擺攤。

與此同時,城管那邊據說也接到了「新任務」。

「成都地攤模式」的特點很明顯,允許居民在居住集中區開闢臨時占道攤位,允許臨街店鋪臨時越門經營,允許大型商場臨時占道促銷,允許流動小販進行售賣。

許多成都的無業人員因此解決了溫飽問題,成都的成功示範,也讓全國其他城市躍躍欲試。

上海宣布,6月6日開啟首屆上海夜生活節。

杭州的夜市早已聞名遐邇,「武林夜市」「吳山夜市」多年以來就深受市民喜愛,而最近杭州收藏品市場因為「地攤經濟」更加火爆,還連帶著所屬的百大集團股價漲停了!地攤都能影響股市了!

被玩壞的地攤

「走,一起去擺攤!」這大概是這幾天上班族之間開得最多的玩笑。

網友們總是第一時間發現商機,這不,「地攤經濟」還沒有正式席捲,網友們已經玩high了。

網際網路人最先開始「擺攤」。

餐飲業鳥槍換炮,躍躍欲試地攤大軍。

看到商機後,某夕夕也開始大刀闊斧。

說句題外話,餐飲業可以異軍突起,影院要不要也加入擺攤大軍?露天電影模式重啟如何?

你以為商家擺攤是今年的風口?NO,部分商家早就開始了,比如這家。

大部分「商家」,只是把地攤當成了宣傳噱頭。但真的有人因此走紅。比如這位夜市擺攤小哥,仿佛讓人看到了擺攤的新希望。

人家小哥下班回家坐個地鐵,結果堪比明星接機……

我堅信沒多久,擺攤將成為打造IP的新策略。

原本擺攤只是一個促進經濟發展的策略,如今已經被網友們玩成了梗,被譽為「疫情後第一個新風口」。

而網友們對擺攤那麼「熱情」,多半和「窮」有關。

一個衣著體面的上班族突然去擺地攤,這種落差感恰好滿足了網友們戲謔的娛樂氛圍。

疫情至今,各行各業都受到影響,無論你是大公司老闆還是普通小職員,荷包或多或少都有縮水。更可怕的是許多公司裁員之後,員工們沒了飯碗,以及疫情至今許多行業無法正式開工(比如電影院),大傢伙都開始吃餘糧,窮與焦慮,成了大多數人近半年生活的主旋律。

於是乎,網友間互相調侃的風頭,從早期的「睡橋洞」「上天台」,到如今的「擺地攤」,無非是一種生活百無聊賴下的歡樂吐槽而已。

除了一直擅長擺攤的人,比如早點攤阿姨、水果販子,還有各種市集的商家,普通人如你,你不會真的想去擺攤嗎?

你以為擺攤就那麼容易嗎?買一輛車鋪一條床單擺上貨物就可以賣了?

你不需要去買什麼寶典,先自我思考一下,你做過商家嗎?你賣過東西嗎?你試過在街上站大半天吆喝嗎?你能確定你賣的東西能賺回本錢嗎?

一個資深擺攤的商家熟悉一條街每個時段的人流量,知道賣什麼最賺錢,怎麼吆喝才有回頭客。

你千萬別用自己的一時衝動去挑戰別人的吃飯傢伙。

當然,我更願意把那些公司的「擺地攤策略」理解為線下推廣。

去年至今直播火熱,線上推廣成了一片廝殺的紅海。如今擺攤放寬,恰好打開了線下推廣的藍海。這對於那些實體產品企業而言,真的過於美好了!

只是,用專業的角度講,擺地攤也只是增加了你產品的「曝光」,用戶買與不買,還是看你的產品質量,以及吆喝的能力。

有些問題正在暴露

地攤政策放寬之後,一些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

比如,6月2日,大連市一處夜市開放,結果出現了交通堵塞,夜市被迫暫停。

除此之外,還造成了衛生一片狼藉,環衛工人們只能加班加點。

目前,網上流言四起,說著哪裡擺攤最好,人流量最多。各地自媒體趕緊闢謠,以免真的有人去破壞規則。

與此同時,也有部分實體商家表示不滿。原本他們為了做些小本生意(比如開麵店),租了店面,兢兢業業,一年大部分收入都給了店鋪房租。而如今一個小商販有可能無證經營,還可以在他的店門口擺攤,賣得還比他好……

擺攤經濟沒錯,但也要遵守規則哦!

我們倡議,各位攤主,遵守秩序,保持衛生!

  • 拒絕占道經營

  • 拒絕亂丟垃圾

  • 拒絕非法銷售

  • 拒絕不衛生食品

寫在文末

風口也罷,娛樂也罷,我只希望,優質的路邊攤能繼續為我們的城市增加煙火氣息。畢竟,路邊攤一直是許多普通人生活中很溫馨的組成部分。

馬上要端午節了,每年這個時候路邊會有幾位阿姨賣香袋。

春夏之際,老奶奶在路邊賣白蘭花。

冬天出了地鐵站,就能聞到香噴噴的烤地瓜味兒和臭豆腐味兒。

深夜下班後,小區路邊炒粉干大伯總會為我留一份鴨腸。

綠化帶旁邊的墨鏡大叔還是鋪著一張紙拿著一本書拉著路人要看相。

做首飾的文創小妹開心地賣著自己新做的耳環。

玩具小哥手持一閃一閃的玩具槍吸引孩子們圍觀。

黃昏將近,黝黑的農村大姐挑著賣空的水果擔,洋溢著笑容回村……

他們,也是我們美好生活的特色風景線。

說說,你最希望家附近有什麼路邊攤?

作者:何生,繪圖/製圖:午四,本文為咪咕閱讀原創。圖片來源網絡,如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1HikXIBiuFnsJQVLfa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