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2025年的日本大阪關西世博會吉祥物的選定,此前已經經過了多次選舉,最終在1898件參賽作品當中,定下了三個候選方案,通過這三個候選方案,就已經能夠看出,他們風格極為相像,都是以大眼或者是多眼的卡通形態展現給觀眾,而在這三個候選吉祥物裡面,最終勝出的,還是看起來最為詭異的「方案C」。
千變萬化?
最終版的吉祥物,它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沒有固定的形態,這也是歷屆世博會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創意「,作品上顯示的,只是它的其中一個形態。而對於這樣的造型,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寄生獸又出了續集,對於密集恐懼症來說,可謂是「狂喜」。
對於吉祥物的造型,官方給出的解釋也是企業級的理解,其中藍色的部分,代表了水,與「水之都」的水在一起,體現當地特性,而且水並沒有固定的形狀,這也就使得吉祥物與紅色的眼睛部分,可以分開排列組合。
由於沒有固定的形態,所以能夠變化成各種樣子,這些樣子他們都認為是一個角色,logo與角色融為一體,標誌著「成為想成為的自己」。這裡就不得不吐槽了,我覺得應該沒有什麼人會想讓自己變成多眼怪物的形態。
企業級解釋
他們認為,世博會關乎所有的人,這是世界思維以及文化的碰撞,而在人的腦海當中,這些活躍的思維,也就會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姿態。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希望這種形態能夠在多樣性的世界中,向美好的未來發展。
官方的這一番解釋,其實沒有一絲問題,只是套用在這個吉祥物裡面,那可就「太獵奇」了,雖然歷屆世博會的吉祥物形態各異,有一些看起來也是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但大阪這一次的設計,毫不客氣地說,是歷屆中最大膽的一份設計。其設計之古怪,甚至超越了05年的日本愛知吉祥物的設計。
對比
回顧10年,我們的上海世博會,海寶可就是贏太多了,他以人為造型的核心,整體看似簡單,但卻充滿了自信,身體圓潤,可愛且俏皮,大腳穩固,成為熱情張開的雙臂的有力支撐,預示中國有能力、有決心辦好世博會。
我不李姐
雖然大阪世博會吉祥物的設計,說得頭頭是道,但這樣的造型,相信不少朋友都抱著相同的感想,那就是:我不理解。而日本的群眾,實際上對這個造型也並不滿意,認為這實在是太過恐怖了,會嚇到小朋友,他們也認為,自己不會去讓孩子買這樣的玩偶,更不想和它拍照。
由於公開徵集的時候,群眾們只剩下三種風格相似的方案,不少網友甚至都認為,這三個選項,都來自於同一個人的手,對於沒有固定形態的吉祥物,會做成什麼樣的玩偶,眾人都感覺十分微妙。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193edd1ae5dbe753faf48197c554e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