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比天高身為下賤的晴雯,真的沒有奴性嗎?答案讓很多人失望

2023-06-16   少讀紅樓

原標題:心比天高身為下賤的晴雯,真的沒有奴性嗎?答案讓很多人失望

可以肯定,作為又副十二釵之首,晴雯是個正面人物,作者為塑造這一經典藝術形象傾注了很多心血,當然,晴雯也是作者極其喜愛的夢中人之一,否則作者也不會在其判詞中對她不幸命運寄予那麼深切的同情。

但是,作為紅樓文本中的一個令人過目難忘的經典藝術形象,晴雯讓喜歡她的人愛得死去活來,也讓討厭她的人恨得咬牙切齒;喜歡她的人可以找出很多理由,討厭她的人同樣也不乏證據。其實,如果不追究晴雯在風月寶鑑背面的寓意,幾乎貫穿了前半部的晴雯,就像我們中間的絕大多數人,既有優點,也有缺點,可能有些人喜歡「我」,但可能有更多的人不喜歡甚至憎惡「我」,只不過晴雯作為經過天才藝術提煉的典型形象,她的優缺點更鮮明、更突出罷了。

無數個優缺點並存的「我」,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人類世界,因此,從世界豐富多樣性出發,不能因為晴雯有突出的甚至是致命的弱點而厭惡她,正如第二十回脂批所云「但觀者凡見晴雯諸人則惡之,何愚也哉!要知自古及今,愈是尤物,其猜忌愈甚。若一味渾厚大量涵養,則有何可令人憐愛護惜哉?」當然,因為晴雯優點突出,就將她吹噓成近乎完人,也是不可取的。

先哲說,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人真正了解自己是很難的,「只緣身在此山中」嘛,因此,我們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真正理解「我是誰?」,但是,我們處在天才的夢境之外,我們不妨嘗試從文本出發,力求解讀一個真實的立體的晴雯。

1、晴雯真的是沒奴性、反體制的英雄?

作為文本之第一正人,寶玉「行為偏僻性乖張」,顯得與世格格不入,很多人很自然地認為,《紅樓夢》是一部反封建的巨著,賈寶玉等是反封建的英雄。

但是,《紅樓夢》還真不是一部反封建之作,寶玉也不是反封建之存在。於末世隨神瑛侍者一同下凡的「通靈寶玉」是寶玉的象徵物,兩者是一體的。「通靈寶玉」的前身是石頭,而楔子中,歷經風月波瀾之後重還本質的石頭自雲「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石頭下凡是要去補末世殘破的蒼天,而不是摧毀已然殘破的蒼天,再造另一個蒼天。因此,寶玉其實並不反對封建體制,更不是封建體制的破壞者,而是已然殘破的封建體制的拯救者,可惜末世不給他任何機會,他只能感嘆自己「有材」卻無緣「去補蒼天」,而他所謂的「行為偏僻性乖張」,其實是作者「從世人意中寫」(脂批),同時,這其實也是寶玉佯狂裝瘋,是在「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末世里,作為少有的清醒者的他,不得不為自己塗抹上的一種「保護色」。

其實,從現實角度講,單憑賈寶玉一己之力,是反對不了行之千年的封建體制。主子不能,當然,作為他的丫鬟,晴雯更不可能是所謂反封建鬥士之類的存在。而且,即使她再怎麼「心比天高」、「風流靈巧」,但奈何「身為下賤」,丫鬟的出身決定了她在這個體制里無法獨立自主,但丫鬟的身份也正是她在這個體制里生存的保證,沒奴性是想都不要想、也不敢想的幻夢。

當然,文本中不乏有力證據可以證實這一點。比如,第三十一回端午節,寶玉參加完王夫人治的酒席,心中悶悶不樂地回至自己房中長吁短嘆。晴雯上來換衣服,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將股子跌折。鬱悶中的寶玉也只是嘆息,說了她兩句,她就冷笑著頂嘴反擊,甚至說出了「要嫌我們就打發我們,再挑好的使。好離好散的,倒不好?」如此極端的話,寶玉雖然氣得渾身亂戰,但也只說道:「你不用忙,將來有散的日子!」這時被驚動的怡紅院頭牌丫鬟襲人過來勸架,晴雯並沒有就此順坡下驢,反而繼續擴大戰火,含沙射影地扯上襲人和寶玉的雲雨之事,至此,我們似乎可以說晴雯很有個性、沒有奴性,敢於火力全開,對抗自己的主子,抗爭精神超強,有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大無畏氣概。

但是,先別忙著下結論,徹底被激怒的寶玉要回王夫人,打發她出去,而這似乎也是晴雯剛才所希望的,這下晴雯抗爭成功了,也可以得償所願,再也不用當奴才了。但是,她卻怎麼也不願被打發出去,甚至以死威脅一一「我多早晚鬧著要去了?饒生了氣,還拿話壓派我。只管去回,我一頭碰死了也不出這門兒。」

寶玉這次似乎是吃了秤砣一一鐵了心,還是執意要去回太太,最終,在襲人的再三央求之下,晴雯的這次被打發危機得以化解。其實,細究整個事件,晴雯正是因為她的主子是「情不情」的寶玉,才敢於恃寵而驕,當初在賈母那邊,即使給她一萬個膽子,她也不敢這樣子。但在寵愛她的主子徹底翻臉之後,她也手足無措,只能以死相威脅,幸好她的主子是「情不情」的寶玉,而不是賈環之流,也幸好她還有一個能夠在主子身邊說得上話的、「溫柔和順」且不計前嫌的同事兼上級襲人,她才能跳出這個由她自己挖下的大坑。整個事件,可以說咎由自取的晴雯不是沒奴性、勇於抗爭,而是完全喪失了作丫鬟的分寸。

不能打破所屬的體制,只能在體制中生存,那就努力扮演好體制所賦予的角色,即使角色多麼低賤。雖然,「風流靈巧」的她不如襲人「沉重知大禮」,有時也會超越自己的角色,但憑她的「聰明絕頂」,她當然十分明了如果不能扮演好這個角色,「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第七十八回寶玉《芙蓉女兒誄》)的自己,將不知該往何處去。

晴雯雖然性格如爆炭,但是,為了能夠留在寶玉身邊,也不是沒有隨機應變。她收斂自己,並採取相關應對之策。比如,王夫人可不是「情不情」的寶玉,晴雯自然深知這一點,而「王夫人最嫌趫妝艷飾語薄言輕者」是賈府中公開的秘密,自己很可能就是躺著中槍者之一,晴雯就刻意不敢出頭。在應對王夫人時,晴雯的表現可以說只會比初入賈府的黛玉更加「步步留心,時時在意」。

不信,請看第七十四回,大觀園內發生繡春囊事件,引起王夫人高度緊張和重視,王善保家的趁機進讒言中傷晴雯,並煽動對怡紅院不太熟悉的王夫人叫晴雯來。晴雯接到命令時,身上不自在,正發悶,但她敢不去嗎?晴雯已經因「王夫人最嫌趫妝艷飾語薄言輕者」而不敢出頭,王夫人突然叫她,相信已經讓她心驚肉跳。如此心態之下,她不僅不敢不去,反而要仔細思考怎樣度過眼前的難關。她想,自己正在病中,「並沒十分妝飾」,應該無礙吧。但是,她的苦心卻事與願違,在王夫人的眼中,「有春睡捧心之遺風」,反而重新勾起剛才的怒火。王夫人含譏帶諷地訓斥了一番,她「雖然著惱,只不敢作聲」,對於王夫人的問題,她不肯如實回答,以求將對自己的傷害降到最小。

其實,睛雯的奴隸身份,已經決定了她的自由空間只能限定在這個體制所允許的範圍內。越限的代價極有可能就是被攆走,而這正是她最不願面對的。因此,即使她面對的主子是「情不情」的寶玉,她其實不能、也不敢無限放肆,因為她沒有這個資本,與黛玉相比,她只是丫鬟,而不是主子!第三十四回,寶玉因親優溺婢,再加上趙姨娘造謠、賈環煽風點火,遭賈政毒打致重傷,在怡紅院休養。王夫人命人叫寶玉身邊的一個陪侍去問話,襲人去後,寶玉便命晴雯來,吩咐她去瀟湘館,並不是因為寶玉對襲人心生嫌隙,或者其他丫鬟難堪此任,而是「前文晴雯放肆,原有把柄所恃也」(脂批)。相信第三十一回的教訓足夠深刻,而第三十四回離第三十一回間隔時間並不長,這回記憶猶新的晴雯也沒展現出所謂的反抗精神,很圓滿地完成此任。

晴雯姿色出眾,而且,言談針線是數一數二的,閱人無數的老太太賈母,也覺得晴雯甚好,將來可以給寶玉使喚。從文本中也可以看到,她自己也是想一輩子留在寶玉身邊,壓根兒就沒有動過離開賈家這個所謂封建大牢籠的念頭。比如第五十一回,襲人回去奔母喪,晴雯麝月兩個大丫鬟自然而然要承擔起侍夜的責任。請看原文是怎麼描述的:

晴雯只在熏籠上圍坐,麝月笑道:「你今兒別裝小姐了,我勸你也動一動兒。」晴雯道:「等你們都去盡了,我再動不遲。有你們一日,我且受用一日。」

言為心聲,從晴雯的話語中,可以明顯看出晴雯一直相信,即使寶玉身邊所有的丫鬟都要被打發走,她也會留在寶玉的身邊,做他的妾,而這也正是她所期待的!

第七十七回,寶玉違抗母命,悄悄前去探望被攆出大觀園、臥病在床奄奄一息的晴雯。即將走到生命盡頭的晴雯對寶玉傾訴衷腸,依然稱怡紅院的茶為「咱們的茶」,並對自己被攆至死不甘,還將自己的兩根長指甲齊根鉸下、貼身的舊紅襖脫下,一併都與寶玉,說「將來在棺材內獨自躺著,也就像還在怡紅院一樣了」。一言一行,同樣無不透露出她至死還對寶玉和賈府的怡紅院充滿無限的眷戀和不舍。

人是環境的產物,隨意為襲人這樣的人貼上奴才相的標籤,是不可取的。當然,更不應該將晴雯無限拔高為反抗那個行之有數千年的體制的英雄,因為她們都只不過是那個體制下相對高級的女僕而已。

作者:郭進行, 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