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之眼·人類之友 日曆 - 鯰魚:被人誤解最深的魚

2023-01-29     娛樂九九

原標題:秘境之眼·人類之友 日曆 - 鯰魚:被人誤解最深的魚

編者按:

野豬下山了!「猴紙」到我家陽台了!野生動物進城的消息頻現社交媒體。事實上,我們身邊居住著眾多本土野生動物,它們與我們為鄰,我們卻鮮少了解它們。了解、友好、相伴,萬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新華日報·交匯點聯合江蘇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站、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南京市水產科學研究所、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等推出「秘境之眼·人類之友」日曆專欄,帶您一起通過紅外相機、動物觀察者等的視角,去關注既熟悉又神秘的「動物鄰居」。生物多樣性,是人類家園的生存基礎、生機所在,每到節氣日,我們還將邀請節氣官來進行當日的特選推介播報。今天,一起來認識鯰魚。

鯰魚還是鲶魚?

鯰魚,又叫土鯰、小口鯰,是鯰科中分布最廣的魚類。它們頭平扁,身體較長,後部側扁。背鰭很小,無脂鰭。背部呈灰褐色、黃褐色等,並具斑紋,腹部色淺。鯰魚幼年期口周有3對須,隨年齡增長,褪剩下2對須,它們口較大,口裂不過眼。常見個體為1-3kg,肉質較好。

「鲶」是「鯰」的異體字,通常情況下,「鯰魚」也可以寫成「鲶魚」。

鯰魚生活在河湖池沼等處,白晝潛伏水底泥中,夜晚出來活動。它們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野生種群數量較大。

晝伏夜出

鯰魚春天開始活動,覓食。秋後居於深水或污泥中越冬,攝食程度亦減弱。如果沒有什麼東西去侵擾,它們一般不遊動。

它們主要捕食小魚、貝類、蛙等。鯰魚眼小,晝伏夜出,全憑嗅覺和觸覺獵食。它們很貪食,天氣越熱,食量越大,陰天和夜間活動頻繁。

鯰魚1齡即成熟。4月-7月,每當雨後,親魚會在有一定水流的平坦砂質水域產卵,卵粘附在細砂底質或石縫中發育孵化,仔魚分散生活。

被誤解的鯰魚

在吃魚這件事上,很多人談「鯰」色變,其主要理由是鯰魚在污水、下水道生活,吃垃圾、糞便等。有人甚至稱其為「最髒的魚」。實際上,鯰魚受了很大誤解,「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南京本土最主要的兩種鯰魚——大口鯰和鯰,都是典型的肉食性魚類,非常兇猛,它們不能忍受差的水質。而一種從尼羅河引進的適應力更強的革鬍子鯰,雖然能夠在很差的水質中生存,但不代表它不喜歡乾淨的水域。

采寫:白雪

製圖:曹家瑞

圖片: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護協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0abfba17fc7a60b20a56e424da3a03c.html
















蛋糕媳婦真行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