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秦達成百萬銷量,十年成就王朝霸業

2023-07-04     EV視界

汽車市場百年來最重要的趨勢,正在極速演變。

大洋彼岸,美國《時代周刊》近日公布了第三屆2023年全球最具影響力100家公司榜單,評選出「最有影響力的100家企業」,還未考慮進軍美國市場的比亞迪再次入選,評選理由為「比亞迪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車製造商」。

再看國內,隨著月銷量數據公布,比亞迪秦家族5月銷量鎖定在了43757輛,歷史累計銷量突破103萬輛。2023年6月30日,比亞迪「秦PLUS萬人交車盛典」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比亞迪秦家族在這一儀式中正式加冕「中國首個累計銷售破百萬輛的新能源A級轎車」。

一西一中,兩個標誌性的事件在同一時間發生。而在世界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這種態勢在過去的2022年就已經上演,彼時比亞迪正式超越南北大眾登頂國內汽車銷量榜榜首,旗下車型均在各自細分市場位居前列。

在如今的中國車市,合資品牌衰落自主品牌上升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但是作為一款新能源背景的A級家轎,秦家族此刻所展現的勢頭,卻格外有里程碑意義。

歷史上,秦朝「奮六世、掃六合」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帝國。車市中,比亞迪秦家族生來即開疆拓土、萬朝歸宗,它用十年的時間,達成百萬封神之路。

先鋒,亦是趨勢

「得A級家轎者得天下」,全球亦或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莫不如此,一個擁有強力A級家轎的品牌必是一個業內頂級的品牌,如卡羅拉(參數|報價)(參數|報價)作用於豐田,福克斯作用於福特、速騰作用於大眾。

不過在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早期,這一市場的銷量前列榜單都被合資品牌占領,自主品牌很長一段時間停留在小而廉價的圈內,不論是產品力或是品牌力,都無法完成向上的突破。

而在新能源發展的大勢下,早先「國外品牌深厚的技術積累」成為了橫亘在自主品牌面前的一座隱形大山,不論是廠商或是消費者都被這一刻板印象深刻影響。

秦的出世顛覆了這一切,它攜車頭小篆的標識、帶車內的漢字,最大程度呈現一部中國車的「中國」元素,讓人眼前一亮。而它身上醒目的新能源標籤,順應同時也改寫了這個市場的遊戲規則。

2012年,中國首次確定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目標,比亞迪秦於同年與北京車展亮相了概念車,全新設計的它是比亞迪第一款以中國歷史朝代而命名的插電混動轎車。

接下來的2013年,比亞迪秦正式量產上市,起售價18.98萬元。它搭載比亞迪第二代DM雙模技術,能實現純電動和油電混動兩種工作模式的切換,推動秦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5.9秒,這個數據在彼時的家轎中是絕無僅有的存在,一時間,「秦戰列國」成為美談。

除了「高性能三廂轎車」這個顯而易見的徽章,比亞迪秦也是市場中最早推出的插電混合動力雙模電動車,這與當時占絕對話語權的燃油車不同,它從出世就跳出了舒適圈並對燃油車宣戰。自此,比亞迪王朝系列雛形初現,比亞迪這艘大船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起航。

更為重要的意義是,比亞迪秦代表電動車,打開了中國新能源車時代的大門。

而在「長期電動化」這一主題下,秦也在向著更高效、更智能的道路不斷進化,它的每一個改進,都找准了時代脈絡。

2016年3月,秦EV300正式上市,起售價30.98萬元,成為彼時市場內純電續航最長的車型,就此掀起了新能源車市純電續航能力的「軍備競賽」。

2017年,比亞迪上市秦100,起售價20.99萬元。作為秦的升級版車型,它的純電續航里程提升至100公里,中控台上配備了一塊超巨大尺寸液晶觸摸屏。

秦100的純電續航能力的大幅提升,使得其在當年充電條件並不完善的現實狀況下,真正可為消費者無焦慮使用;而在車聯網趨勢還不明朗的當年,超大尺寸的中控螢幕也足夠前瞻,它為比亞迪車型後續的人車智慧交互打下了硬體和邏輯基礎。可以說,自秦100開始,比亞迪秦車系真正有了正面硬剛主流市場的絕對底氣。

之後,在消費升新能源車快速疊代發展的背景下,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遷,秦車系的進化也出現了分支,秦家族衍生出了秦、秦Pro、秦PLUS三個分支。

其中,秦與2020年上市的秦Pro攜性價比席捲其所在的細分車市。而更值得大書特書的一支力量,則是2021年上市秦PLUS,其首搭DM-i超級混動技術、裝車「刀片電池」,DM-i+EV雙動力並行,以摧枯拉朽之勢,將占率A級轎車市場的各路「諸侯」,甩在身後。

2022年9月,上市一年半的秦PLUS達成月銷36058輛,力壓日產軒逸奪得A級轎車月銷冠軍,正式終結了合資車獨霸A級車榜單的歷史。

隨著整個新能源滲透率的提升,秦家族的統治力擴大到整個汽車市場。2023年2月,秦PLUS DM-i 2023冠軍版、秦PLUS EV 2023冠軍版上市,9.98萬元、12.98萬元的官方指導價直接進入傳統合資燃油價格腹地,與燃油版車型完全看齊,引領了「油電同價」的競爭態勢。

2023年2月,秦家族摘得「轎車冠軍」,456連續三月蟬聯「全品類汽車冠軍」。

百萬銷量,瓜熟蒂落。

技術,穩紮穩打

秦家族,是比亞迪在汽車市場不斷突破的縮影,它的冠軍路,也是中國汽車的崛起之路。

以上回顧比亞迪秦家族的10年,我們可以清晰看到,這個家族是一個生來就在不斷革新突破自我的車系,它對市場的每一個洞察都足夠準確、每一個動作都足夠清晰、每一個鋪墊都足夠前瞻。在車市變革劇烈的當下,尤顯意義重大。

2023年,車企「淘汰賽」大幕拉開,特斯拉打響「價格戰」首槍,東風系巨額降幅震撼全國。這兩位分別代表「新勢力」和「傳統大廠」的動作,壓力來自於股價和市值、來自於庫存和生死。

而此時,秦PLUS DM-i 2023冠軍版的入局卻非割肉放血式的跟進。實際上,利潤方面,比亞迪品牌整體的單車均價和毛利水平也都達到了歷史極佳水平,不靠價格戰就能做到「油電同價」。9.98萬元的價格,反映的是統治力,反映的是核心技術積累的深度和一體化布局的廣度。

秦家族的發展歷程中,技術上,DM混動技術的疊代是一條暗線。

2003年,比亞迪潛心插電式混動系統,5年之後推出了第一代DM混動系統,並搭載在比亞迪F3 DM上。與彼時豐田為代表的HEV車型不同的是,比亞迪堅定了混動系統用電為主的策略,找准了技術疊代趨勢。試水打磨完成之後,第二代DM混動系統搭載於2013年出世的秦上,並由此奠定了比亞迪後續的「542」戰略基礎:5代表百公里加速5秒以內,4代表全時電四驅,2代表百公里油耗2升以內。

2021年,「快、省、靜、順、綠」的第三代DM混動系統問世,首搭DM-i混動系統的秦PLUS 實現了可油可電,虧電油耗僅3.8L/百公里,綜合續航達1245公里的超強指標。歷經20年時間、3代技術更新,在技術路線上沒有走彎路,比亞迪用技術助力消費者實現「油電同權」。

秦家族的發展歷程中,布局上,垂直一體化布局是一條暗線。

在國與國競爭愈發嚴峻的當下,「卡脖子」時常見於報端,在核心的三電領域,比亞迪做到了全鏈條全產業自研,MCU、IGBT、晶片自供,因而在行業去年普遍面臨晶片短缺問題時,比亞迪卻全然不受任何影響,獲得全行業最高的比較優勢。

占新能源車成本大部的電池方面,今年一季度,比亞迪動力電池裝車量以16.2%的市場份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寧王」。超高的規模效應帶來了極低的電池生產成本,比亞迪用技術助力消費者實現了 「油電同價」。

比亞迪的優勢,是幾十年如一日的研發投入結出的碩果。相關數據顯示,時至今日比亞迪的研發人員已經突破七萬人,在A股4000餘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

可以說,對技術投入的執著,對產品打磨的務實,是比亞迪品牌的核心競爭力。而秦家族的強勢,是比亞迪過去多年堅持技術研發的最佳回報。

所以,在市場如今普遍開始用價格拼生死的時候,領導者比亞迪在秦家族身上繼續注入能量,打出了「技術為王」的旗幟,引領市場又一次變革。

總結:縱觀中國歷史沿革,秦朝上接奴隸制社會、下啟封建社會,打破舊秩序、建立新秩序;而在中國汽車市場,秦家族是比亞迪技術革新的先鋒,是破除舊汽車市場秩序的代表, 比亞迪以「秦」命名這一車系,也完美呼應了其與秦朝角色定位。

「秦統天下,顛覆燃油」,是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07434bdbd5a90261bd779b900b5db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