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重的自我挫敗就是讓自己陷入習慣性的畏縮、被動、應付的狀態。
一件事,選擇在什麼時段做可能效果完全不一樣;面對問題,以什麼姿勢應對,最後的結果也會完全不同。
周日晚上10點多,熄燈準備睡了,女兒突然驚叫起來,「糟了!我忘了還有一篇周記沒寫!」邊說邊打開床頭燈,要穿衣服起來。
我建議:「你剛才就說睏了,不如明天早點起來寫,效率更高。」估計確實是累了,雖然不情願,女兒還是同意第二天早起完成作業。
第二天早上,我比平時早40分鐘叫她起床。絲毫沒有像平常一樣賴床,女兒迅速穿戴整齊坐在桌前認真地寫起來。
半小時不到,一篇整齊的周記就完成了,要在平時,加上中途喝水、起來活動、翻翻閒書之類,怎麼也得耗上一個多甚至兩個小時。
看著她神清氣爽的樣子,我問感覺如何,女兒興奮地表示,「早上腦子清醒,注意力也集中,沒有別的東西打擾,效率特別高,感覺真不錯。」
古人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其實早起、晚起不僅僅是時間的差異,更是姿態的差異。
早起可以說是主場心態,有一種「操之在我」的氣定神閒,而晚起則不可避免地被動、追趕、應付一些事情。
有時,明明可以很快做完的事,卻因為覺得還有時間、可以熬夜加班而拖到晚上,這也代表一種姿態,於是並不是在提高效率,而是在延長時間,加班變成一種「加班遊戲」,甚至「加班舞蹈」。
那天晚上,女兒寫完作業拿起一本書準備讀,我建議她把第二天要學的東西預習一下。她不以為然地說:「反正明天就要講了,看不看還不是一樣!」
一直沒能說服女兒提前做好預習,早上這件事給了我啟發,於是我想再嘗試一下:
「提前預習相當於踩點,可以消除對新課程的隔膜感,聽課時能夠帶著問題學習,如同故地重遊,避免在開始學習時處於一種疲於應對或被人拖著走的狀態。」
「提前預習帶來的姿態,讓你對即將遇到的知識點不陌生,擁有主場心理。」
「當然,最重要的是,你積極回應的姿態肯定會讓老師特別關注你,而這種關注將大大提升你對課程的參與度和熱愛度,正向回饋的效果當然越來越好。」
「你老說不喜歡某某課,覺得沒意思,不妨試試拿出兩個星期的時間每天預習一下,再看看上課效果有什麼不同。」
「另外,每當你抱怨『累死了』『太無聊了』或者『這個我可不行』時,我都會制止你,提醒你別老說這種充滿負能量的話。」
「因為這是一種習慣性無意識的低能量姿態,如果你不阻斷它,它就會一直持續,而且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在暗中拖你的後腿,你就會真的陷入低能量狀態中。」
我繼續說:「姿態不僅是一種物理狀態,還包括心理狀態,你的衣服、鞋子怎麼穿,頭髮怎麼梳,說話的語調等等,都在表明姿態。」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社會心理學家艾米·卡迪在她的《高能量姿勢》一書中說,做什麼動作和我們的情緒有直接的關聯,改變姿勢也能改變內分泌和腦神經的狀態,讓人變得更有自信,更有力量,而且短短2分鐘時間內就能觀察出效果。」
「這些動作非常簡單,比如,咬一支筆,雙手叉腰,想像自己是神奇女俠;發表演講、做提案時像個士兵一樣縮小腹,微微抬起下巴,可以的話,儘量四處走動。」
「神奇的是,這些開放性動作可以增強你的個人權力感,持續做2分鐘,就能讓你更加自信、也更有抗壓性。」
「你的身體告訴你,你充滿權力、可以主導情勢,並在高壓的環境中勝出。」
艾米·卡迪提出的「高能量姿勢」非常適用於精力管理,當你擺出一個能量姿勢,可以迅速調整狀態,提高你的能量值。
所有贏得比賽的運動員們都做過這樣一個動作:雙臂高高舉起,挺胸抬頭,敞開懷抱。
而輸了比賽的運動員則不約而同地出現了雙肩下垂、含胸縮背的動作。
這種姿態的選擇並非是後天習得,而是與生俱來的認知。
弱勢心理者喜歡把身體蜷縮起來,試圖占用更小的空間。
用開放性的姿勢得到力量,讓你的身體說服心理,用體態和心態增加你的正能量,有一天你會發現,這些正能量和自信全來自自己。
我們都知道「行勝於言」,但是更先一步的也許是「形勝於言」。你的姿態不僅告訴了別人「你是誰」,也在告訴你自己「我是誰」。
作者用親身經歷和研究數據告訴我們,一個姿勢就可以帶來奇妙的連鎖反應。面對挑戰,也許你需要先從「形動」開始。
這本書如同「武林秘籍」,告訴我們如何在關鍵時候呈現更好的自己。
肢體語言影響著我們的大腦和心理狀態。
一個自信的、擴展性的姿勢,能夠對我們的情緒和狀態產生神奇的積極影響。
藉助簡單的高能量姿勢,可以幫助我們迅速調整出更好的狀態,打造我們的強勢心理。
長期以來,我們都在強調意志力,強調用大腦控制身體,卻低估了肢體語言的神奇力量。
肢體語言不僅影響著他人對我們的感知,也影響著我們對自身的感覺。
只需要保持短短數分鐘的擴展性高能量姿勢,就能調整你的狀態,打造出強勢的心理。
當你的大腦無法控制地聯想焦慮時,別忘了,你的強大,也可以源於肢體。
「《紅樓夢》中有句話說『尷尬人偏遇尷尬事』,其實就是在說,一個人的姿態尷尬,尷尬事自然就找上門來。」
看到女兒拿著的《紅樓夢》,我隨口加了一句,
「所以,我總是強調要乾淨整齊,挺拔利落,關鍵就在於你的狀態在暗示別人該怎樣對你。」
「最嚴重的自我挫敗就是讓自己陷入習慣性的畏縮、被動、應付的狀態。」
「一件事,選擇在什麼時段做可能效果完全不一樣;面對問題,以什麼姿勢應對,最後的結果也會完全不同。」
「所以,真該很好地規劃一下,用積極樂觀的創造性姿態,去打自己的『主場之戰』。」
(本文原題為《姿態的能量》,來自《中國婦女報》2019年12月14日2版)
來源/中國婦女報(ID:fnb198410)
作者/張崢
圖片/攝圖網
編輯/侯曉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o4tBm8BMH2_cNUg6zC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