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
很多原本由人工完成的工作
逐漸被機器人、機械臂等裝置替代
北京經開區企業也不例外
在北京經開區管委會的引導、推進下
各企業紛紛通過技術改進、自動化改進
信息化系統聯動等方式推進智能製造升級
「無人車間」護航復工
亦莊水務有限公司依託建設運行在區內的各大污水處理廠,承擔著全區工業、生活污水處理工作。
走進亦莊水務其中一個污水處理廠,水處理車間內不見一人,生產設備正常運轉的嗡嗡聲響作一團,排水口處理完成的清水如往常一樣源源不斷排出。來到該污水處理廠中控室,不到10名工作人員監控著生產狀態,遠程操控設備,維護著整個污水處理廠運轉。
「隨著區內企業增多、產業壯大,早在幾年前就開始進行智能化改造挖潛水廠再生水供應能力。」亦莊水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勇說,搭建了一套集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技術於一體的智能調配軟體系統,將各水處理單元控制系統接入,實現整廠設備數據集中採集、分析,根據多家客戶的用水需求自主決策並調配設備生產;多種傳感器將裝進客戶端儲水設備,並連接進智能調配軟體系統,實時採集客戶端再生水質量及儲水量,為系統調配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如今,污水處理廠自動化率達到85%以上,基本實現了無人生產。
除了亦莊水務,中芯國際、京東方、京運通、盛通印刷等數十家企業,也依託智能製造工廠、車間提前復工,帶動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疫情催生智造升級
「這是監測的所有設備運行狀態數據,這裡顯示的是設備停機原因,這項停機故障最近出現頻率比較高,需要重點研討分析改進,壓減停機率。」SMC製造技術課課長許建柱在辦公室調出智能化系統顯示屏,與同事們查看分析數據,討論制定提升生產效率對策。
這套智能化系統,是SMC製造技術團隊在疫情期間推廣應用的。「疫情的發生讓我們看到智能製造發揮的重要作用,我們也正在加快智能製造升級。」SMC製造技術課課長許建柱說,用在口罩生產設備上的氣動元件設備訂單量大增,SMC加大生產的同時,生產設備故障率也有所上升,啟用了去年開始研發的智能化系統進行實時監測,針對頻發故障制定優化設備方案,保障設備正常生產。智能化系統已經從最初試點的幾台生產設備,擴展到數十條生產線,達到降低故障率、提升生產效率的作用。
政策指引智能化改造
智能製造是邁向工業4.0的階梯。從2017年開始,北京經開區就制定了《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評價標準》,圍繞著智能製造新範式,遴選培育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帶動智造升級。
經過連續三年評選,京東方、施耐德、安川首鋼、中芯北方、博世力士樂、冠捷顯示等企業紛紛入選,北京經開區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已達34家,其中進入國家級智能製造示範名單的有13家企業,占全市進入國家智能製造示範名單企業總數的1/3以上。
為了充分發揮試點示範企業的示範帶動和經驗輸出作用,北京經開區不僅組織交流活動,還編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優秀案例集,助力區內企業數字工廠建設和智能化改造。
「如今北京經開區企業智能製造由點到面,向更高級別躍升。」北京經開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說,根據區內重點企業調查摸底結果顯示,規模以上智能裝備企業已達110家,從設計、生產、物流、銷售、服務等9個能力方面對企業評估看,70%的企業處於三級智能製造集成級水平,從數字化網絡階段向智能化階段邁進。
END
本文由北京亦莊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
記者:田艷軍
編輯:劉郁竹
北京經開區開啟服務新模式,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權威發布!您關注的北京經開區企業復工復產問題答案來了
北京經開區發布22條復工防疫指南:通勤、工作、就餐一應俱全!
保障生活必需品!北京經開區出台日常就餐及生活必需品保障指南
科技戰「疫」,北京經開區發布首批76項抗擊疫情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清單
鼓勵雲辦公、減免房租……北京經開區發布支持中小企業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