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rticle / 趙靜 Jing Zhao、黃心儀 Xinyi Huang
圖 Pictures / 紐約時裝技術學院博物館 The Museum at FIT
2022年11月30日至2023年5月14日,紐約時裝技術學院博物館(The Museum at FIT)進行了大膽的跨學科嘗試,舉辦名為「設計中的女性: 時尚設計師及其室內設計」(Designing Women: FashionCreators and Their Interiors)的展覽。它是第一個闡明「高級時裝設 計」與「室內裝飾設 計」兩個學科之間相互交織聯繫的展覽,並將目光鎖定在女性設計師群體中。展覽展出了來自The Museum at FIT的永久系列,由40位女性設計師的60多件服裝和配飾組成。包括香奈兒(Coco Chanel)、夏帕瑞麗(Elsa Schiaparelli)、安·羅威(Ann Lowe)、瑪麗·奎恩特(Mary Quant)、卡羅琳娜·海萊娜(CarolinaHerrera)和安娜蘇(Anna Sui)。想要理解這些女性時尚設計師們為何會創造出這樣的時裝,不妨從她們的室內裝飾設計中去探尋。
女性設計力量的崛起
1890年至1970年間的設計作品,是本次展覽關注的重 點。首先展出了愛德華七世時代(1901-1910年間)先 驅女裝設 計師們的創造。如珍妮·帕奎因(Jeanne Paquin)和卡洛特姐妹(Callot Sisters),以及露西爾(Lucile)。露西爾的姐姐是浪漫小說家埃莉諾·格林(Elinor Glyn),她是「It Girls」概念的重要推廣人。「It Girls」的推出,激發了一大批充滿時尚魅力的自信女性,她們對流行文化起到了革命性的影響。其中,包括第一位女性現代室內設計師埃爾西·德·沃爾夫(Elsie de Wolfe),她與露西爾是密友,她們常常在一起工作並互相啟發。由此不難看出,在女性群體的力量下,現代高級時裝設計、室內設計與時尚文化之間存在密切關係,共同推進著女性設計力量在19世紀末開始崛起。
夏帕瑞麗(Elsa Schiaparelli),旺多姆廣場 21 號,1935年
展覽展出了1916年露西爾高定之家(Lucile CoutureHouse)「玫瑰室」的照片。「玫瑰室」是一個閨房式的私密空間,客戶可以在這裡試穿貼身衣物。透過泛黃的照片,可以看到室內採用了大量層疊的綢緞作為軟裝,鋪滿了室內的整個牆面,地面鋪上絨面的地毯,室內的家具纖細輕巧,顯得整個空間柔軟溫暖。在這裡,露西爾發起了現代時裝秀的前身「人體模特遊行」並培訓了第一批專業模特。本次展覽也展出了幾套她所設計的服裝,露西爾以茶歇裙與晚禮服的設計出名,開衩裙與低領口的設計大膽,整體造型寬鬆舒適,層層垂墜的面料如同室內牆面上層疊的綢緞,柔和的顏色充滿閒適的女性氣息,室內的氛圍與室內的穿著相互呼應,構成了時尚貴婦們悠閒享樂的生活方式。這群女性設計師們引領了女性化的設計,以及裝飾私密的女裝時裝屋的潮流,創造了女性時尚烏托邦的雛形。
獨樹一幟的激進女性
19世紀後期,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巴黎、倫敦和紐約創立了時裝屋,這些時裝屋的室內設計,成為了時尚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那批最早開始進軍室內裝飾設計領域的女性,被稱為「偉大的女性裝飾家」(Great Lady Decorators),她們並沒有擁護男性化的現代主義風格,而是擁抱了洛可可風格與裝飾藝術。The Museum at FIT副館長兼展覽策展人帕特麗夏·米爾斯(Patricia Mears)對此認為,「女性的方法與許多男性驅動的現代主義運動,以及威廉·莫里斯時期所發生的事情截然不同。她們正在設計中,尋找有關奢華、舒適和隱私的角度。」而時裝屋就是女性與這個社會發生連結的通道,作為女性走出家門與其他女性交往的重要場所,時裝屋的每一處設計,都充滿了女性意識覺醒後,對她們所處世界獨到的改造。法國畫家亨利·格維克斯(Henri Gervex)1906 年的畫作《在帕奎因之 家的五小時》(CinqHeures chez Paquin)描繪了高級定製時裝屋的人潮湧動。粉色的空間中,擠滿了穿著奢華長裙,頭戴誇張羽毛帽的貴婦們,奶白色的牆面、嫩綠的窗簾與洛可可式的裝潢營造出甜美的氛圍。
瑪麗·匡特 (Mary Quant) ,倫敦希思羅機場,1968年
同樣,女設計師們對世界的改造,不止在對外展示的室內空間上,也包括貼身的服裝空間。與這幅展示室內裝飾的畫作相對應,展覽展示了珍妮·帕奎因的晚禮服設計作品。這件作品採用粉彩色系,大面積的粉色綴以綠色藤蔓紋樣的刺繡,運用了精巧華麗的皺褶面料,層疊出輕快優雅的運動感,以細膩的花邊分出服裝的層次,呈現出典型的洛可可風貌。它與帕奎因之家的室內空間相互映襯,將女性柔美的氣質強化展現出來。這一時期,洛可可風格等柔美的、裝飾性極強的藝術風格已經不再只是作為設計的風格,而是將其挪用為代表女性藝術的符號,成為女性設計師建立女性時尚烏托邦的工具。更有甚者,如本次展覽展出的1938年夏帕瑞麗的金色絲緞晚禮服,夏帕瑞麗將超現實主義中,象徵著變態的藍色蝴蝶印到這件禮服上,這件作品旁展示著夏帕瑞麗香水精品店中的巨大鳥籠照片,針對被囚禁、被扭曲的女性身份進行闡釋,充滿濃厚的隱喻意味。比挪用藝術風格更進一步,夏帕瑞麗以服裝作為武器,侵入式地將自己的名字烙刻在超現實主義設計史上,宣告女性時尚烏托邦向傳統男性視角設計史的反叛勝利。
現代世界裡的女性奇想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女性時裝設計師將時裝與室內裝飾的結合仍在繼續。本次展覽展出了大量案例,如美國運動裝設計師邦尼·卡申(Bonnie Cashin)創造了她色彩繽紛的現代摩登高層住宅,對現代女性時尚生活的描述也融合進她的服裝設計中,她創造了大量符合現代獨立女性日常生活的簡約服裝;西比爾·康諾利(Sybil Connolly)設計了她在都柏林的沙龍,室內覆蓋著數百碼帶有精美褶皺的愛爾蘭亞麻布,這些亞麻布曾被用來製作她的高級定製服裝。
亨利·格維克斯(Henri Gervex),畫作《在帕奎因之家的五小時》,1906 年
展覽的最後一位設計師安娜蘇,也是為數不多的當代設計師之一。展覽展出了安娜蘇身穿黑底花裙,站在她所設計的位於格林威治村的公寓中。在這裡,她定製了彩色玻璃花窗和科羅曼德爾(Coromandel)屏風,將東西方風格糅合進居住空間中,如同她在時裝設計中將學院派風格與混搭搖滾相結合的設計手法,形成了獨屬於安娜蘇的矛盾美學,盛放這一充滿強烈張力的容器則是安娜蘇夢幻般的奇想。在格林威治村公寓中,安娜蘇設置了一個秘密房間,要從衣櫥後面才能進入,以紀念她最喜歡的童話故事《獅子、女巫和魔衣櫥》。「每個人都喜歡我公寓的古怪,它能使大家有心情打扮自己。有時我會制定著裝要求,因為那個空間是我精神世界的延伸。」安娜蘇在時裝領域和室內設計上探索不同風格融合的力量,以致敬那些單純而擁有夢想、敢於直面和表達多元自我的生動靈魂,現代世界的女性也擁有不止於時裝領域,多元表達自我的力量。
Schiaparelli 香水精品店的鳥籠 ,巴黎 ,1937年
在女性時尚烏托邦里,女性翻轉為這個世界的主體。The Museum at FIT這次對女性設計師在時裝與室內裝飾設計成就的展覽,一方面,讓被隱蔽在傳統男性視角設計史下的女性設計師們重新顯影;另一方面,打破了女性大部分只能在服裝領域發揮設計主要地位的刻板印象。女性時尚設計師們通過對時裝屋和住宅的室內設計,進一步闡釋了她們的時裝中意猶未盡的言說,從人的物質性外表到人的精神性感受,構建起一套細膩、完整的敘事,充分彰顯了女性時尚設計師們,對創造優雅美好生活方式的熱愛與才華。(編輯:張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