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里。」——《禮記·經解》。在中國古代,人們常常認為,一些微小的改變,可能對未來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古人十分重視命理。而古人對於命理的推斷與把握往往蘊含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現象與規律當中。
風水學,就是中國古代人們發現自然、利用自然來達到達逢凶化吉、預測凶吉的學問。其中,住宅風水就是古代風水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古代,住宅風水學不僅包括房屋的選址與外部的風水環境,同時對庭院屋內各種物品的朝向、擺放的位置也十分重視。
古人認為,極佳的風水能給房屋的主人帶來好運,反之,如果房屋風水不好,則會引來禍患,對屋主不利。在我國古代,老祖宗流傳過這樣一種說法:「屋坐空亡,家敗人亡」。到底什麼是「空亡房」,老祖宗的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在我國古代,風水學中的許多理論都是根據《易經》而來的。在古代易經學說中,風水將我們世界的環境所分為「八宮」,分別對應八個方位。為了將方位更加細分,古代的易學家們進一步地將八宮劃分為二十四「山」。而不同的方位則對應著人的勢運。例如,古人認為西北方位對應著「貴人運」與「設計運」,如果房屋方位朝向西南,則有利於生旺主人的貴人運和社交運。
那麼到底何為「空亡」呢?在古人的天文曆法當中,有著「天干地支」的說法,分為十天干,十二地支。然而由於天干只有十個,地支卻有十二個,因此天干地支的對應必然會多出兩個地支,而兩兩組合所剩下的地支,就是「空亡」。
在住宅風水學中,卦與卦之間,方位與方位之間的交界之處,就被稱之為「空亡」。而這一條界線,則被稱為是「空亡線」。不僅如此,在古代住宅風水學當中,空亡線之間也存在區別。古人把「八宮」之間的空亡線稱之為「大空亡線」,而「山」與「山」之間的空亡線則是「小空亡線」。
所謂「空亡房」,就是房屋坐落在了「空亡線」之上。在古人眼中,倘若是在「小空亡線」上還能夠有挽回的餘地,可以請風水學家幫忙化解。但如果房屋是坐落在「大空亡線」之上,則沒有了挽回的餘地。
因為在古代住宅風水學當中,講究的都是調和陰陽,需要根據周圍的自然環境,選擇合適的方位,例如我國許多地方的房屋,大多都是坐北朝南而建,這就與我國的地理環境和方位息息相關。
然而如果房屋坐落在交界之處,在「空亡線」之上,則沒有了方位,則會導致陰陽紊亂。所以古代住宅風水學認為,房屋坐落在空亡線之上,往往會給屋主帶來禍患,導致時運不濟,災禍橫生。因此才有了「屋坐空亡,家敗人亡」的說法。
而老祖宗的話,到底有無道理呢?事實上,古代住宅風水學是一門包羅萬象的綜合性學問,它結合了自古以來人們對周圍自然環境、地理、人類健康等方面的經驗總結。而直到如今,人們的住宅選址也同樣需要關注周圍的環境狀況,選擇合適的建造位置。就這一方面來說,風水學說也有一定的可取之處。
然而將房屋的方位、選址同屋主的人生命運,與家族的禍福凶吉聯繫起來,是絲毫沒有科學依據的。一個人的前途與命運,往往把握在自己手中。而對待這一中國傳統文化,我們也應當理性對待,不能盲目聽信。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