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熱知識問答:上次亞洲男子籃球隊在奧運會上贏球是什麼時候?
答案:4734天之前,中國男籃依靠易建聯的跳投准絕殺,以59比55戰勝德國。
東京奧運會男籃小組賽已經全部結束,12支隊伍決出了八強。備受關注的東道主日本男籃三戰皆墨,慘遭淘汰。和他們一起被淘汰的還有捷克、奈及利亞和伊朗。亞洲球隊在連續第三屆奧運會上,又一次沒能贏下任何一場比賽。
在第一場對西班牙的比賽是日本男籃本屆奧運會打得最好的一場。八村壘這場砍下了20分,渡邊雄太19分,全隊也投出了40%的三分命中率,在第四節更曾把分差縮小到個位數。最後西班牙以88比77輕取日本隊。這場惜敗給日本男籃的支持者帶來了很大信心。
其實,西班牙其實並沒有把日本隊當做同級別的對手看待。率隊拿下三屆歐錦賽冠軍、兩枚奧運會獎牌的老帥塞爾吉奧·斯卡里奧洛把來東京的第一場正式比賽當成了熱身賽的延續,這點從他的輪換方式中可見一斑:在這場比賽里,西班牙男籃全隊12人都進入了輪換,其中11人上場時間達到或超過10分鐘,全隊上場時間最久的維克托·克拉維爾不過上場22分鐘。最後小勝11分,既起到了練兵作用,又給了東道主面子,大家皆大歡喜。
在日本隊第二場小組賽里,為了穩定賺小分,以東契奇為首的斯洛維尼亞球員們可就不那麼友善了。他們全力以赴,全場比賽投出了53.8%的命中率,狂砍116分。東契奇只用25分鐘就拿下了25分7籃板7助攻。在這場比賽里,日本隊歸化中鋒加文·愛德華茲僅出場16分鐘就肩傷退賽,使得日本男籃羸弱的禁區暴露無遺,替補混血中鋒沙弗爾·阿維·幸樹上場11分鐘一分未得,反而讓斯洛維尼亞在他們頭上狂搶了17個進攻籃板。
最後一場小組賽,面對同樣遭遇兩連敗的阿根廷,失去愛德華茲的日本隊被迫祭出了奇招。在這場比賽里,他們擺出了五小陣容,把八村頂上了中鋒位置,幸樹也只替補上場了兩分鐘。但五小陣容不但沒能提升他們的進攻,還使得日本隊內線空門大開。已經完全失去爆發力和速度的41歲斯科拉在比賽中砍下了23分10籃板的兩雙,前兩場比賽加起來只拿9分的阿根廷中鋒馬科斯·德里亞也在日本內線翻江倒海,9投6中砍下14分,順帶還抓了5個前場籃板。更糟糕的是,內線的薄弱逼迫日本隊的外線球員更多地參與到協防和夾擊中,反而給了阿根廷的射手們可乘之機。前兩場比賽三分球61投只有15中的他們在這場比賽中重拳出擊,投進了14顆三分,拿下了一場20分的大勝。
比賽結束,渡邊雄太用毛巾蓋住了自己的腦袋,失聲痛哭。這位猛龍前鋒在本屆奧運會中足夠努力,表現也相當出色,場均能拿到17.7分8.0籃板,在得分榜上排名第7。他的隊友八村壘則以場均22.3分排名得分榜第2,僅次於東契奇。但僅靠他們兩人,還是改變不了日本隊場場輸球的命運。
縱觀整個小組賽,日本是12支球隊中防守最差的隊伍,他們三場丟了301分,總分合計輸了66分;伊朗隊則是12支球隊中進攻最差的,他們三場小組賽僅得206分,總分合計輸了77分。這兩支球隊也是本屆奧運會輸分最多的兩支隊伍,當中國男籃沒能參賽,在奧運舞台之上,亞洲籃球和世界籃球的差距依然明顯。
由於很多日本男籃運動員的傳、運、投基本功尚可,他們在場面上時常不算難看,但隨著比賽的推進,他們總會被對手逐漸甩開。他們的進攻時常開展得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但效率卻沒辦法保證,因為他們既搶不到籃板,也搏不到罰球,進或不進都是一錘子買賣。本屆奧運會小組賽里,日本隊場均籃板數量在12支隊伍里排第10,僅好於伊朗和捷克。而更糟糕的是,作為東道主,日本男籃場均僅有10.7次罰球,比倒數第二的義大利足足少了3次。
而本次奧運會還反映出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日本隊頭號球星八村壘目前在FIBA比賽里很難起到核心作用。他在華盛頓奇才隊打球時,在進攻端一直扮演終結點的角色。回到國家隊,在承擔更多出手任務之後,他有時候看起來像一個日本隊弱化版本的科懷·倫納德。以日本隊後衛策動進攻的水平,他打得比在NBA更吃力。本屆奧運會小組賽場均得分前十的運動員里,八村命中率倒數第二,僅高於每場要扔10個三分球的帕蒂·米爾斯。他自己持球發起的水平並不高,遇到包夾時沒法出球——在NBA可沒人包夾他。在沒辦法由他發起進攻的情況下,就個人在國際賽場上的影響力來說,目前八村壘可能還要更遜於36歲的哈達迪。
在伊朗隊的比賽中,我們時常看到,一旦哈達迪下場,伊朗隊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進攻。38歲的巴赫拉米同樣還在這支伊朗隊里扮演一個重要角色。在對捷克和法國的兩場關鍵戰里,他都上場了32分鐘。再看看31歲的卡茲米、30歲的賈姆西迪,這支曾經與中國男籃角逐亞洲冠軍的伊朗男籃已經垂垂老矣。日本男籃倒是確實有進步,但未必就比中國男籃更強,他們能在奧運會上出場,主要還是因為他們是東道主。
您要問倘若是咱們中國男籃替代這兩支球隊里的一支,到了東京,咱們能不能表現得比他們更好?這問題咱們不好回答,要是說能,那就成了「貸款吹」。但咱們還是有信心,不說更好,起碼很難比他們更差了——以咱們亞洲球隊打出來的這成績,那實在是沒有啥下降空間了……
很多朋友希望中國男籃能向高速進步的日本男籃學習些什麼。自甲午海戰以來,我們學日本已有一個多世紀,學得多,學成得少。有些關注亞洲籃球的朋友們談到了最近蓬勃發展的B聯賽,但事實就是,日本男籃的進步和B聯賽的發展也沒有直接關係。B聯賽的頂薪運動員富堅勇樹,年薪不過100萬美金,比起CBA的頂薪運動員拿得少的多。日本的頂級籃球運動員都希望走出去,在達拉斯獨行俠試訓失敗之後,馬場雄大選擇了去澳洲NBL聯賽打球。你說對頂級運動員來說,B聯賽和CBA聯賽哪個更好?CBA請到的外援什麼水平,B聯賽的外援是什麼水平?就比賽強度來說,有外援的CBA聯賽和B聯賽哪個更高?B聯賽外援可以報名三個,場上可以上兩個,上場時間無限制,歸化球員沒有上場時間限制,沒有歸化球員的隊伍還能申請亞外,跟CBA聯賽比,哪一個更能充分鍛鍊國內球員?
這些問題,可能每個讀者心目中都有答案。CBA聯賽可能確實沒有持續出產足以與世界接軌的籃球運動員,但B聯賽也同樣沒有。在奧運會開始之前,曾有很多看好日本隊的聲音出現。但經過了奧運會的洗禮,我們發現除開二位NBA大哥之外,日本男籃也沒有一名球員能場均拿超過10分。無論是富堅勇樹、比江島慎還是田中大貴,都沒能持續地給予球隊幫助。事實已經多次證明,亞洲級別的聯賽就不可能出產世界高水平運動員。姚明、易建聯這種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一遇的運動員,難道是靠聯賽培養就能培養出來的嗎?哈達迪在伊朗隊一柱擎天15年,難道他是伊朗聯賽培養出來的嗎?
起碼在亞洲範圍里,國家隊水平和聯賽水平就目前看來沒什麼關係。日本男籃的水平提升,主要是靠他們亞洲一流的鋒線水平,是靠八村壘這樣的混血運動員和羅希特、愛德華茲這樣的歸化運動員們。
那我們能不能通過鼓勵跨種族婚姻來「量產」我們的八村壘?這不是中國籃球領域的政策和舉措能解決的問題。我們能不能通過歸化球員來得到我們的加文·愛德華茲?目前看來,在社會上也很難得到足夠的支持。
咱們想要提升國家隊水平,得想別的招兒。混血拔上限,歸化補短板,日本男籃在最近幾年裡表現攀升的兩條通道適合人家,未必適合咱們。看看八村壘擔任奧運會入場旗手、大阪直美親手點燃奧運聖火的日本,我只想在此單純地陳述一個事實:日本男籃補強的辦法,咱們,真學不了。